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剖析了当前影响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组织内部管理混乱,缺乏经济收入来源等自身因素,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外部环境因素,并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建立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适度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扩大筹资渠道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转型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职能的分化和市民社会的培育,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研究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四种主要力量,即政府、社会、市场及国际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了归类,形成对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进行分析的新基础,进而探讨了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因特殊的产生背景、双重管理体制及私人捐赠激励机制的缺乏等原因,中国非营利组织在资金来源上存在着较强的政府财政依赖,由此决定了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政府主导模式。这种模式极不利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要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对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关系进行改革和完善,这需要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双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它对我国今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我国大力发展旅游非营利组织不仅可行,而且必要.针对我国旅游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应从对旅游非营利组织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自愿者体系和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以促进我国旅游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概念、起源及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三方面评述了当前非营利组织研究的主要理论。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在中国政治、经济背景下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起源、与其他组织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因此基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更为深入和详尽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及国家与社会关系不断的调整,非营利组织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且在社会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看到非营利组织快速发展和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功能发挥面临着诸多困境,尤其突出的是人员激励机制问题。为了促进非营利组织持续健康发展,推动非营利组织功能的发挥,本文针对当前中国非营利组织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克服非营利组织激励机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阐述了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认为两者是一种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从而得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中国社会转型关键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关于非营利组织属性的界定;探索了目前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作为非营利组织名实不符的特征;指出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应该以非营利组织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描述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中国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营利组织与项目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对项目性活动的管理。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经验实证和个案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应用项目管理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就项目管理在非营利组织的系统应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更好地发挥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荷兰与芬兰的教育都很发达,虽然同属西方教育模式,但各自的体系和特点有所不同,荷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欧的教育模式,芬兰则代表了北欧,比较二者的异同能使我们更清楚的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从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西方对MBO绩效的规范分析可从代理成本、激励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等多个角度展开。其主流观点认为MBO是有效率的,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其中能较充分解释MBO绩效来源的,大致可归结到代理成本、防御剥夺、企业家精神以及决策效率提高与税收优势四个理论中。本文试图将这些理论观点作以总结,意在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在表现空间上除了近大远小与透视等方式外,还用其它方式表现空间。其中之一是山水画利用空白产生空间,这种空间仍然是在二维平面上展开的,同时又作为虚实来看待,并使山水画的意境新奇别致,虚实相生皆出妙境;风景画则是利用模糊构成一种三维的视觉空间,体现一种远的感觉,使风景画更符合视觉的真实,同时也产生一种玄妙的新境而高于对象。“空白”与“模糊”是构成山水画与风景画空间的重要符号,本质不尽相同,但似乎又都是对具体对象的弱化的表现手段而作空间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道家“法自然”思想是否为西方“自然法”学说的讨论的基础上,分别论析了道家“法自然”思想以及西方“自然法”学说的意蕴,并对其进行比较,指出两者在对待法律的态度、思考天人关系的模式以及文化要义诸方面的不同,进而论证了道家“法自然”思想非西方“自然法”观念。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以耶稣会向东方传教为契机,西方绘画开始传入中日两国。东西方文明及其绘画的交汇,在中国和日本体现出许多共同的特点。但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主要由于中日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背景,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和绘画界也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形成有趣的对比。面对西方文化,日本不同的社会阶层都表现出与中国不同的倾向,民众的思想和生活境况使他们倾向天主教,促成了天主教美术的兴盛;作为武家政权的中央政府能够折衷性地学习西方文化中于已有用的成分,促进了兰学的发展和绘画中科学的因素的运用;而以中间阶层为代表的武家文化的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使得各种画派可以吸收西方近代绘画的写实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诠释传统中,《圣经》作为一种神圣文本是中世纪诠释学的焦点所在,对神圣文本的理解与解释具有代表性意义; 而中国古代《道德经》中的诠释思想则是中国诠释传统的典型。以《圣经》中的“神说”与《道德经》中的“道生”作为两部经典中的核心线索,对比分析两者的相通性和差异性,进而揭示中西经典诠释思想的异同,有助于厘清中西诠释思想不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苗族文化以口传为主,其民族历史靠服装承传,因服饰携带和保存方便,成为纪录苗族历史的重要载物。服装具有实用、审美、镇邪、象征等功能。服饰既属物质层面,是生活必需品;也属文化层面,包含服饰制作、审美、使用场合及年龄、性别和宗教信仰。湘西苗服多姿多彩,不仅展现了基本的生理需求,更表现了对社会文化的诉说。苗服与苗风是苗族历史和文化的集中概括和具体体现。湘西苗服体现了苗族自我,表现了独特的苗人哲学和服饰美学。  相似文献   

18.
阿伦特对现代性的反思无疑是非常深刻的,正像西方学术界第一个系统研究阿伦特的学者玛格雷特·卡诺婉所评价,阿伦特的洞见"不同于整个西方哲学的主流并对之形成挑战"。文章从现代性的起源与发展、现代性的危机、现代性危机的根源三方面论述了阿伦特对现代性的批判。阿伦特对现代性的批判,或许是帮助我国克服现代性危机、建立一个生机蓬勃的现代社会的一条"林中路"。  相似文献   

19.
红色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基本颜色。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 ,在中西文化中 ,红色所代表的意义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以及地域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文化中所表达的文化心理和象征意义又有更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就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作一简单比较 ,以期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与汉族不完全相同的独特文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不同于汉族和西方国家。结合知识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状况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应寻求文化、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模式 ,应从文化、经济、生态整合的角度 ,走以质取胜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