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型大学培养学生创新人才的差异化培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创新人才的学校培育体系入手,分析影响学校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主要因素,并综合价值链管理的思想,构建了高校的学生创新人才价值体系,而且分析研究型大学中与创新人才价值体系相关的资源特点,最后,依据研究型大学的资源特征,提出并阐释了研究型大学培养学生创新人才的差异化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研究型大学人才集聚软环境的研究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人才集聚软环境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才集聚软环境是研究型大学的灵魂,是研究型大学未来发展的根基和源泉,是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通过对人才集聚软环境的研究,阐述人才集聚软环境的理论基础,人才与软环境的辩证关系,介绍了前人在建设研究型大学人才集聚软环境方面的经验,试图找出建设研究型大学人才集聚软环境的基本因素,并介绍了我校在建设人才集聚软环境方面所做的一些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发展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型大学都将教学改革作为加强精英教育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经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研究资源,体现研究型大学培养目标的精英性与学术活动的创新性。根据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实际,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研究性的教学模式,推进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优质生源、人才培养以及学校声望等角度探讨了研究型大学重视本科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存在定位不准、教师不愿意从事本科教学、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以及精品教材奇缺等问题,提出了成立本科教育改革委员会、建立具有研究型大学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提倡和鼓励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和规范教材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定位与教学改革方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发展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型大学都将教学改革作为加强精英教育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经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研究资源,体现研究型大学培养目标的精英性与学术活动的创新性.根据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实际,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研究性的教学模式,推进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否拥有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差距主要体现在杰出人才、教育资源、科研实力、领导力与战略规划、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为了消除差距,我们应采用培养和引进拔尖创新人才、多渠道融资等方法,积极打造优势学科,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选拔一流的大学校长,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大力创建国际化的学术平台,为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和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入胜任素质相关理论和方法,并综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可以建立包括基本素质、教学能力、行业素养、科研能力四个维度的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与工作绩效的相关关系,探析工作满意度和学术氛围在教师胜任素质与工作绩效关系中的中间作用,结果表明:工作绩效与胜任素质整体水平和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学术氛围和工作满意度起着中间作用。依据研究结论设计的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教师管理框架和思路,为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的选拔、培训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过程中,文科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表现为:整体水平仍然不高、缺乏特色和层次、学科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缺乏大师和高层次科研成果等。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的文科要面对社会需求,形成、突出优势和特色;要采取引进领军人才实现学科团队水平跨越式提升等有效措施促进文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型大学人才群体的优化以个体的优化为基础,人才群体优化又反作用于人才个体,促进人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研究型大学人才群体中存在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种核效应、纳同排异效应、杂交优势效应、开放效应、非均衡效应、梧桐树效应等八大人才生物场效应,每种效应对研究型大学人才队伍建设都有积极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论研究型大学与高科技时代的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确立大学核心理念的根据入手,讨论了高科技时代的人才模式及其对大学理念的影响。指出,根据高科技发展的特点和由此而来的人才模式的变化,研究逐渐成为大学的核心理念,高科技时代的大学应当是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制度创新、创办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竞争激烈、变化神速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健全人格,这无疑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校能否向社会输送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这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据此,本文提出了教师具有健全人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压力过度现象分析及压力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和高教改革全面推进的当今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都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文章在介绍压力的内涵、形成原因和两极性特点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的压力过度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了造成高校教师压力的六方面因素,并从学校和教师自身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压力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认为当前佛山大学的发展巳从侧重于面的铺开转入重在提高质量上,对师资的要求大为提高,必须抓紧师资工作提出了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把坚持方向,提高水平,克服断层,调动积极性,作为师资工作的重点。把实行培训与引进并举,重在培训提高;认真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工作;深化职称改革,实行评聘分开,在职务聘任工作中引进竞争机制等作为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师资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教师教育肩负着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历史重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非常突出的战略意义.因此,必须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教师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提高质量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教育健康稳步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高素质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关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和扩大。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学校通过改革课程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科研业务水平等途径,落实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现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必须探索新的聘任办法以适应改革的需要。本文对现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分析 ,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 ,必须从观念更新、科学合理设岗、强化考核、加强聘后管理等方面入手 ,变教师职务终身制为聘任制 ,建立起教师“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 ,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正是指整个教育制度体系对于处在这一体系之下的行为主体之间的以自由与平等为其基础的均衡博弈关系。必须融合政府、教育机构、教育者、受教育者等多方的愿望与需求;必须正确地界定政府的教育职能范围、教育机构的法定权限、教师教学权利的正当范围,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正当范围,并就这四个方面的权利主体构建一个互动的博奕平台。在这样一个制度平台下,各方的权利都应受到平等的对待与尊重。  相似文献   

18.
以教师专业化为理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以教师职业专业化为核心,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加强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促进教师培养模式的专业化、加强教师专业精神培养、加强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是发达国家改革与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具体措施。以教师专业化为理念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进程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该文根据当前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比较,指出北京林业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主要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激励机制,实施特聘教授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评价制度,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实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在目前形势下,通过《文献检索》课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制止不正当竞争是教学重点内容。更新观念、提高师资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是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