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舍勒是现象学运动中重要的代表性人物,对现象学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尝试从认识对象、认识方法和认识主体三个方面对舍勒的本质直观的现象学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推进我们对舍勒现象学哲学以及现象学运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许多研究者认为在舍勒思想的发展中展现着三个“谜”:⑴为什么舍勒没有为他关于价值和人格的明察提供现象学的基础?⑵为什么舍勒在《形式主义》之后转向宗教、形而上学的研究,而未完成其伦理学?⑶为什么舍勒会从一神论的立场突然转向泛神论的立场?斯佩德的《舍勒的伦理学人格主义》针对这三个谜,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体现了一种追寻舍勒思想发展的连贯性的努力。结合斯佩德的论述来分析这三个“谜”及其解决,并检讨之或补充之。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的自律本性看舍勒哲学的基本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勒所理解的哲学自律本性,指哲学是没有任何前提而自我构成的,这种哲学通过其自身,并在自身内部和自身的持存中寻找并发现其本质和规律。对于过去的认识论者和形而上学家来说,哲学仅仅只是有关各种各样虚假问题的智力格斗。然而,真正的哲学思考,意味着使思考者的人格全面地紧张起来,并投入到世界当中去,去遭遇价值和本质的世界。价值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得人格介入和参与到价值和价值本质的相互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4.
舍勒对佛教的研究立足于现象学而展开,在佛学诸要素中,舍勒不注重从意识结构的角度去探讨佛学的特质,而是直接从佛教的世界现、人生观入手,剖析佛教的实质.他认为佛教实质是一种受苦的形而上学,这一学说对苦的本质以及如何去苦有其独特的理解.舍勒指出,佛教慈悲观念的实质意义在于否定自我与个体,从而最终趋向于虚无.舍勒从人格(位格)角度对佛陀等圣者形象所做的现象学描述,具有普适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舍勒的代表作《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为分析文本,阐释了他的“质料先天”的价值内涵及其现象学的理论基础.揭示了他与康德和胡塞尔的复杂关系。“本质直观”是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理论基石,这不仅反映在他对“质料先天”价值及其秩序的理解上,也体现在他的“人格”概念中。  相似文献   

6.
对情感的关注是舍勒思想的一大特征,也是舍勒分析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运用舍勒情感现象学的理论,对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神童》进行分析,能够清晰地洞悉少女弗朗西斯的烦恼与困惑,体验其微妙的情感变化:在练琴过程中从高层次情感的满足到片面地追求结果。当其行为与价值的方向产生矛盾时,就阻碍了爱之秩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舍勒立足于对人的界定,以现象学还原方法深入爱恨秩序,探讨怨恨的根源及途径,将怨恨界定为资本主义时代人的精神气质,并在社会文化精神的普遍意义上对怨恨予以伦理追问,认为怨恨是人类意识中出现的价值颠倒或价值崩溃的根源,它导致现代价值体验结构的转型和价值位移。舍勒的怨恨理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哲学无论在视野上,还是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各种文化哲学学说异彩纷呈,其中有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的文化哲学、胡塞尔的本质的文化哲学、舍勒尔的情感的文化哲学、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的文化哲学、斯宾格勒与汤因比的历史的文化哲学、杜威的社会的文化哲学、弗洛伊德与荣格的  相似文献   

9.
在意识现象学的领域中,情感行为占有很大的权重。与它相近的意识体验类型还有感受或感情、情感、情绪、心态等等;而与它相邻的意识领域则主要由认知行为和意欲行为构成。对情感意识的各个类型的界定和分析是意识现象学所要施行的初步工作。舍勒所完成的诸多情感意识的现象学分析为后来的情感哲学研究揭示了一个方向。他将感受行为首先理解为价值感受及其种种形式,对应于被感受价值的种种质料。各种迹象表明,情感领域中的先天感受形式与后天感受内容完全可以用认识领域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模式来解释,因而在整个意识领域中都处处可以发现胡塞尔所说的“先天综合原则”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现象问题上,本质主义的失误就在于,把现象仅仅理解为物理现象、意识现象,而忽视了情感现象的独立自存性.布伦塔诺等现象学家虽关注并赋予现象以较高的哲学地位,但都未发现一个新的独立自存的价值现象领域.舍勒和哈特曼虽发现、证明并确立了一个与事实世界并立的价值世界,并使哲学的人本主义深化为伦理学的人本主义,但没有从价值现象学的角度对之进行系统考察.事实上,价值现象具有与物理现象完全不同的特质,是哲学真正的生命绿地,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而存在的精神基地.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瑞典化学家舍勒在化学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是瑞典国王毫不知情。在一次去欧洲的旅途上,国王才了解到自己国家有这么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于是,国王决定授予舍勒一枚奖章。可是负责发奖的官员孤陋寡闻,又敷衍了事,竟然没有找到那位整个欧洲都知名的舍勒,却把奖章发给了与舍勒同姓的另一个人。  相似文献   

12.
怨恨是一个哲学的范畴,是伴随着现代代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所衍生的一种负面社会情绪.在西方,尼采和舍勒对怨恨理论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尼采主要从现象学的角度分析了怨恨的效用和后果,主张启用希腊意志中的狄奥尼索斯精神——“酒神精神”来战胜人生的悲剧.舍勒分析了怨恨形成的根源、机制和后果,提出恢复和重建基督教的爱的秩序的价值观.文章借鉴现代西方关于怨恨的基本理论,提出消除转型期中国社会可能存在的怨恨情绪的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对资本主义的反思与批判中,形成了两条路径:马克思所开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和韦伯所开辟的价值伦理批判路径。在韦伯和桑巴特研究的基础上,舍勒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病症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失序的陌化状态,而这根源于现时代的资本主义精神——逐利欲望。舍勒试图以爱的共同体精神取代资本主义秩序之法统、构建先知的基督教社会主义以拯救资本主义社会危机。虽然舍勒对资本主义的拯救依然陷入了精神救赎或宗教救赎的窠臼,但他对资本主义精神陌化现状的分析和对一种全新精神气质的寻求,不仅极具启发意义,而且也是对马克思解放道路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现象学在舍勒思想中不是借用的方法,而是与其哲学目标内在一致的思想主题,具有独特的内涵。从根本上说,现象学态度是作为位格之人的本质态度,人通过这种态度直观价值及其秩序的过程就是人摆脱动物状态,作为位格而存在,成为人本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秩序之维度展开他的理论思考与奂践批判;而舍勒从资本主义人心价值秩序之维着手他的理论反思和批判。两者的反思与批判殊途且异归,但都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病根,并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设想和蓝图。分析马克思和舍勒批判资本主义的不同维度,吸收各自的思想精华,对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开创的现代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秩序的构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哲学人格思想的历史转向——从康德到舍勒余潇枫一、苏格拉底:哲学人格问题的缘起苏格拉底是“人的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用理论和生命去获得独立人格的哲学第一人。公元前33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控犯有传播异说、毒害青年的罪行,并被民主派当权的雅典法庭判以...  相似文献   

17.
权利、义务是法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对于权利、义务起源的逻辑机制,在国内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舍勒在《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和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一书中对“价值”和“观念的应然”、“规范的应然”、“义务的应然”以及“正当”的探讨,对我们理解价值及其秩序和法学中的权利义务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以舍勒理论为基础,我们可以看出价值及其秩序对法律、权利、义务有着逻辑的先在性和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舍勒实质的价值学的基本特征 施特格米勒在论述现代哲学的主流问题时,突出地强调了康德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巨大影响。并在概括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时指出:“在伦理学领域内,康德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否认的。康德以前的伦理学始终或者具有幸福论的特征,或者是价值物伦理学即目的伦理学。舍勒认为指出由于这种试图必然导致相对主义的结论,从而所有这种建立伦理学的试图是荒谬的,是康德的贡献。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形成的结构的特点,康德自己的伦理学也受到了重大的怀疑。从而产生了这样的任务,建立既避免这一缺陷、又不陷入被康德克服了的观点的伦理学。”这里,从欧洲近代伦理学向现代伦理学发展的角度,表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哲学?舍勒认为哲学活动是人的精神介入到本质存在中去的爱的行动,哲学认识是一无前提的自明性认识。胡塞尔认为只有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从同样作为现象学哲学家的两人的哲学观的差异可见,追问哲学“自在”的本质是徒劳的。“哲学”作为一个语词,具有实现其意义的特定语境。哲学家试图对哲学加以本质界定,但我们只有从其理论动机和目的出发,才能恰切地理解其之所谓哲学本质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康德美学思想是西方近代美学的转折点。以“主体”为核心的美学话语是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 ,对人类精神价值的终极性思辩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类学意义。由此导引出费尔巴哈、舍勒等近现代思想家的哲学人类学话语 ,并成为西方现代、后现代思想话语的理论起点。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审视康德的美学话语 ,有助于当代人找到精神回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