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政府组织与社会治理:作用、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急剧的社会转型,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同时由于传统的治理模式即政府作为单一的权力中心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不能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必须予以改革.转型期呼唤以非政府组织(NGO)作为功能载体之一的社会治理模式.中国的NGO不仅可以成为政府的帮手、公益事业的补充,而且可以充当有效的社会控制中介,在社会转型的稳定和发展间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但NGO并非万能,有其发展的困境;治理的对策是从NGO外部环境建设和自身建设两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NGO.  相似文献   

2.
推动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治理是落实进一步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回应农村治理危机、重构农村治理秩序的现实需要.近年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在农村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治理主要功能是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利益表达与整合、社会资本积累.目前,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合法性困境、资金人才匮乏、自身管理能力不足.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治理的作用,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领域中的市场化改革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的变化,国家与社会逐步分离,各种社团组织蓬勃发展,国家权力开始发生了一定转移,这为自下而上的社会动员提供了酝酿的土壤和发生的条件.由于行政控制和法律约束,现实社会动员转向成本低廉、传播迅速、监管较难的互联网动员发展.作为公民社会重要主体的中国非政府组织通过影响政府政策、动员公众及联动其他组织三个渠道,在网络空间中对社会动员的发生和扩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非政府组织的网络应用能力和自身治理能力的欠缺,其在网络动员中的作用也不应被夸大,中国非政府组织欲在网络空间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应致力于治理能力的提升.面对非政府组织在网络动员中的作用,政府也应转向在"公共治理模式"下探寻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非政府组织在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基本属性、公共义务与资源约束成为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逻辑起点,承担公共责任是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必然选择.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是指组织履行自己的职责,并有义务对曾经做过、正在做和计划做的事向公共责任的客体做出解释和辩护.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落实公共责任存在着法律法规、政府规制、社会监督、自律机制等方面的困境.要从完善法律框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强化多元监督、注重内部自律等方面来超越困境.  相似文献   

5.
非政府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服务大众为宗旨,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公民社会与善治理论是其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支持,专业优势、效率优势、资源优势、沟通优势是其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现实优势.理论支持与现实优势表明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问题涉及非政府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问题,也是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基本关系问题.如果仅仅从法律标准讨论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问题,对该问题的本源和实质的分析还是不够深入和全面的.文章认为,应当从实质合法与形式合法的基本关系入手,从社会、政治、行政和法律的不同层面考察其合法性问题,才能有效解决中国非政府组织合法性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政府组织的特性,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时扮演着政府“助理”的角色,指出非政府组织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及其面临的困境,从管理主体、社会层面、制度建设上提出发展和完善非政府组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效的危机治理需要多元化参与和合作,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的自治组织是危机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其在资源汇集、专业能力与组织运转效率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政府的特殊优势,使其与政府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资源互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危机治理中的资源互补决定了二者不是单纯的合作伙伴关系,而是一种动态的双向型塑过程.促进两者的互动合作,是应对危机治理的必然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统治到服务: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逻辑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经历了由统治、管理再到服务的逻辑转换。在古代社会,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排除了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公共管理的可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只能是权力导向的统治主客体关系;到了近代社会,等级化的官僚行政垄断了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不允许政府之外治理力量的存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定位只能在单向度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思维框架下进行适当调适;随着治理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现代社会强调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尤其是强调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治理作用,由此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正在走向多样化良性互动的新愿景。  相似文献   

10.
在对危机事件的管理中.政府基于其地位、职责、资源、手段之所在,必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随着危机问题的日益突出,单纯依靠传统的政府和市场两级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非政府组织作为一支特殊的社会力量.逐步参与到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博弈关系,借鉴国外经验,研究提升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紧急事件中的流言与谣言 ,不仅对个人身心有害 ,对社会秩序的稳定甚至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有效地控制流言的传播及其消极影响 ,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不仅需要改革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 ,增加公共信息的透明度及权威性 ,同时也要研究紧急事件中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变化 ,研究流言的传播规律及控制手段 ,减少流言滋生的社会条件 ,提高社会成员的心理素质及抗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官办NGO的浙江省消费者协会在调解消费纠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开辟了一套高效的运行机制。这一运行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效能,而且还进一步融洽了社会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消协”为样本的官办NGO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所发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协调功能,是任何政府机关和纯民间组织均无法替代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官办NGO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积极创设其良性运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民间组织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发展民间组织对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民间组织的生存发展和规范运作,政府起着关键作用。研究政府在民间组织成长中的角色、作用以及管理职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从当前民间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规范民间组织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民美德是公民对构成公民社会的他人及其合法组织的理性认同,市场道德则是市场主体关于市场活动所共有的道德倾向的确认。公民美德与市场道德存在一致性,表现在对个体性、权利的伸张和强调位序以及政府作为的平等诉求。但二者也存在冲突,这主要源于各自依据的原则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同。解决二者张力的方式应采取现实且具有建设性的个案方式,而不能幻想提出一个或一整套对任何冲突都通用的指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海量数据普适记录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空前强大,形成足以支配社会资源、引导公众行为的新兴社会权力。数据权力以对海量数据的控制优势和处理优势为基础,一方面,数据价值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数据权力所具有的扩张性、广泛性、不透明性、排他性和软权力性特征,使之产生了数据监视...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民间组织可以对构建服务型政府起到重要作用,民间组织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是具有很强现实性和重大意义的课题。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我国民间组织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梳理和总结,就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归纳综述,并对进一步开展研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7.
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及其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是指包括国家政治权力在内的一切社会影响力.事实上只要有群体和组织生活的地方就必定产生权力现象.从国家与社会二元区分的角度可把存在于一个民族国家之中的权力区分为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两种类型.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权力是政治权力的基础,政治权力是社会权力的保障,两者形质相同,存亡相依;另一方面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冲突和制衡关系.一种社会形态的有序运行过程本质上表现为一元的政治权力和多元社会权力的博弈和统合过程.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就是做好公共服务。NGO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政府是影响NGO整体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要为NGO提供健全的政策法规制度,注意提高NGO从业人员的政治地位,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不同组织之间,形成一个竞争性的和谐的社会态势。NGO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注意适应社会的需求以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公众支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既是工会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工会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工会有能力、有条件参与社会管理,成为社会管理多元主体中的重要参与者,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工会要实现社会管理协同者角色,一方面需要党政组织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另一方面还需要工会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许多国家都在大学与政府之间设立高等教育拨款组织,这些拨款组织具有双重角色特征,一方面,它是高等教育的代言人;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的助手。本文在分析英国、印度和我国香港高等教育拨款机构的产生、性质和职责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这些拨款组织通过财政拨款、建议和咨询、中介和评估等功能的发挥在政府和高校之间起着“缓冲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