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萧统《陶渊明集序》曰:“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盖陶渊明之文学因萧统而显,其《闲情赋》遂亦因萧氏而成为一段争论不休的公案。反对萧氏此说的先有苏轼,其态度极其强烈,他说:“渊明《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留存的诗风一百多首,却以平谈自然之风卓立于大家之林。其赋现存三篇:《归去来兮辞》、《闲情赋》、《感士不遇赋》。虽仅三篇,亦令人为之侧目。其中,《闲情赋》更引起了一场文坛公案。其缘起是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的一段话:“白壁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此言一出,遂成千古诉讼。围绕着萧氏此言,文人持对立的两方意见,或赞成,或区对,亦有模棱两可者。由于自唐代以来陶渊明影响渐大,集矢于萧统者皆是居多,如宋之苏轼、王观国、俞文豹,明之袁宏…  相似文献   

3.
对陶渊明人格和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的,首推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被钟嵘、刘勰冷落之时,萧统独具慧眼给陶以应有的地位。赞曰:“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趺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陶渊明集序》)然萧统对《闲情赋》颇有异词,说:“白壁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车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细审萧统的文学观,觉得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萧统在《昭明文选》序  相似文献   

4.
(一) 陶渊明的《闲情赋》是一篇长期被漠视的赋体佳作。对这篇作品,由于以往评论者鉴别能力和审美观点的不同,所得的结论也迥然相异。有的论者对该赋持否定态度。例如为陶渊明编文集、做序言的萧统,他对陶的为人曾给予充分肯定,惟独对《闲情赋》不感兴趣。他说:“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拴其笔端,惜哉,亡是可  相似文献   

5.
历代评论陶渊明,总是冠之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歌之祖”的称号;或者对他的《归去来兮辞》及其得意而忘言的诗作大加赞赏。而他作品中独具一格的《闲情赋》往往被冷落一边,有的甚至把它列入不屑一提的伤风败俗的下乘劣作。清人方东树对《闲情赋》就曾经作过这样的评价:“昔人谓正人不宜作艳诗,……如陶渊明的《闲情赋》可以不作。后世循之,直是轻薄淫亵,最误子弟。”①就连最先全面认识陶渊明作品的萧统,也把它看作是“白璧微瑕”②,并将它摒弃于《文选》之外。  相似文献   

6.
萧统与钱钟书对《闲情赋》的评价最得其实。苏轼批评昭明是因误解陶赋之“强生事”;现当代部分学人说《闲情赋》大胆敢于反礼教,是拔高真在文学思想史上之地位,为全集”缩小’眼界之故。另通过对昭明在《陶渊明集序》中高度评价陶渊明其人其文,而《文选》仅录陶作寥寥数篇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辨,指出:此非如国内外某些学人所说的是因明之矛盾,而是其采取道德(功用)与审美分殊之价值取向所致。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以诗名世。他只留下三篇赋,约占现存文稿的百分之二。历代对其三赋作出的评价也多众说。对《归去来辞》,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巳”;苏东坡也有相同的意见,并“于建中靖国间,和《归去来》”。对《感士不遇赋》,明张自烈说,“此赋未为佳”;清孙人龙却谓“有助于风教”。至于《闲情赋》,大多就“爱情”和“比兴”立说。主“比兴”说的又有“求道”、“恋主”、“思帝  相似文献   

8.
萧统与钱钟书对《闲情赋》的评价最得其实。苏轼批评昭明是因误解陶赋之“强生事”;现当代部分学人说《闲情赋》大胆敢于反礼教,是拔高其在文学思想史寂之地位,为全集“缩小”眼界之故。另通过对昭明在《陶渊明集序》中高度评价陶渊明其人其文,而《文选》仅录陶作寥寥数篇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辨,指出:此非如国内外某些学人所说的是昭明之矛盾,而是其采取道德(功用)与审美分殊之价值取向所致。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是神秘莫测的。最近十几年来,对陶渊明诗文的研究探讨,越来越深入,新见层出。陶渊明依旧具有空前未有的吸引力,他简直是一处富矿。仅就其《闲情赋》而发表的文章,已达数十篇之多;如果将一些论陶专著而涉及者亦计算在内,则庶几近百篇。各执己见,众说纷纭,或主言志寄托;或主讽谏感遇;或主爱情浪漫;或主游戏文字……俱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扬扬洒洒。人们对此篇《闲情赋》引起更大兴趣,因为此赋确系千古奇文,神妙非凡,想像超越,文采绮丽,荡人心魄,为一少有的审美对象也。笔者殊喜渊明此赋,1986年前后先后发表了《陶渊…  相似文献   

10.
萧统编纂《文选》的录文"底线"是无"有伤风教",而于集陶渊明作品则强调"讽谏",即其责《闲情赋》而录《神女》诸赋,采用的是不同之价值取向。《文选》录诗文的取向与其序文所说合,而这二者与《陶渊明集序》间存在的差异同,故考察本研究的相关问题,需合观这三者。刘孝绰有"子渊淫靡,若女工之蠹;子云侈靡,异诗人之则"说,《文选》则录这两家之赋,即例以刘孝绰为《文选》实际编者说,更是"自相矛盾"。清水先生的"这是太子未亲自参加实际撰录的一个证据"说,实际上乃缘其一再之疏忽所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1.
《闲情赋》是陶渊明作品中一个颇为独特的篇章。自从梁代的昭明太子肖统把它收入《文选》,并发了一点“白璧微瑕”的议论开始,就引起了对此赋的思想内容的解释和艺术价值的评价的意见分歧。看法虽是众说纷纭,讨论却并没有深入,对《闲情赋》思想内容的解释也还缺乏科学的论证,而只停留在臆测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何天行的《楚辞新考》,为了否定屈原曾作《离骚》,在引用了刘勰《文心雕龙》的《辨骚》、《神思》等篇之后,紧接着说: 他在另外一部著作《新论·正赏》篇中却说,“郢人为赋,託以灵均,举世而诵之,后知其 非,皆缄口而捐之,此为未知文也。”他所谓“郢人为赋,託以灵均”者,明指《离骚》赋而言。还说:“可惜刘勰没有说明原委,但从这一段话,可知《离骚》的作者虽系楚人,而必不是‘灵均’无疑。”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的《闲情赋》历来引起众多学者的争论,本文从诗、史、赋三者结合的角度出发来论述该赋,从陶渊明这位真性情诗人平凡而伟大的创作一生来透视他那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而摇旗呐喊、苦闷彷徨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闲情赋》作于《感士不遇赋》之后 ,二者为述志陈情姊妹篇。《闲情赋》比兴象征 ,不同于《感士不遇赋》直抒胸臆。苏轼之评《闲情赋》 ,最具心眼 :“与屈、宋所陈何异 ?”本文首次紧密联系屈、宋 ,认为表现了忠君爱国之重要意旨 ,或缅怀古圣帝明君 ,或感念东晋诸帝 ,或独示对东晋恭帝被刘裕所毒害之感慨 ,或俱兼包其内也  相似文献   

15.
关于陶渊明《闲情赋》之系年与主旨,聊陈论纲如次。此赋,非为三十岁丧偶抒情之作,亦非四十一岁彭泽致仕以后之中期作品,应是接踵《感士不遇赋》,而作于晋宋易代之晚年,即五十八岁前后;二赋为姊妹篇。关于《感士不遇赋》,王瑶于《陶渊明集》、廖仲安于《陶渊明》,皆认为作于“晚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的《闲情赋》这样热烈地、坦白地歌颂爱情的作品,在古代文人创作里,实为不多,把她说成淫诗,打入冷宫一千四百多年是不应该的。《闲情赋》既不是艳辞淫诗,也不是“忠臣恋主”;她不是美玉中的微瑕,而是众多美玉中的和氏璧  相似文献   

17.
正值纯学术书的出版处于低谷之际,李华先生的《陶渊明新论》出版了,这是值得庆贺的事。 这部新著的特色之一,是把考证得令人信服的年谱放在全书之前,接下去便是“考释篇”。李华先生的考据功力颇深。 例如,过去许多研究者把陶诗中的“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之“南亩”,释为田亩泛称。而李华指出:“实则渊明癸卯岁于南亩之田虽为初耕,但其躬耕生活并非始于斯年也。因知‘南亩’并非田亩泛称,乃专指一处田地。渊明诗文中写到田亩,皆有专指,除‘南亩’、‘南野’、‘南畴’外,尚有‘西田’、‘西畴’、‘下潠田’,而少有泛称也。’(见《陶渊明新论》82页,以下只写页数,不再写书名。 )由于对“南亩”的考证,我们不仅了解到“南亩”有专指,同时也知道“南野”、“南畴”、“西田”、“西畴”等地,都是有所专指的。李华的此种考据可谓一考而多得。  相似文献   

18.
历来人们对苏轼评价陶渊明<闲情赋>的一段话,都没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其实,苏轼这段话,前后观点并不一致.前边的意思是说,<闲情赋>是一篇象<诗经·国风>中的情诗一样的"好色而不淫"的爱情赋;后边的意思是说,<闲情赋>是一篇象屈原<离骚>一样的借写追求美人以抒写追求政治理想的有寄托的赋.  相似文献   

19.
《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句,叔师《章句》云:“甲,日也。鼌,旦也。屈原放出郢门,心痛而思,始去正以甲日之旦而行。”洪补曰:“鼌、晁并读为朝暮之‘朝’。冯衍赋云:‘甲子之朝兮,汩我西征。’”两说并无分歧。以往治《骚》者,白朱子至郭老,均因王说,殆无疑义矣。《杭州大学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刊载薛恭穆《<楚辞>解诂》云:“古人用干支纪日,甲之,即‘甲子’。之、子古字通。”为示不掠人之美,又把此项发明权归于洪庆善:“视洪氏此语,意在说明鼌字之词义,实际上却已将‘甲之鼌’即冯衍赋之‘甲子之朝’的消息传告给读者。”薛文认为:“冯衍赋此句内容与句式显然是模拟与糅合《九章·哀郢》这句‘甲之鼌吾以行’与《招魂》:‘汩吾南征’两个分句而成。所以‘甲子之朝’一语,正好可以作为此句的注脚。”又引《左传·僖公五年》:“八月甲午,晋侯围上  相似文献   

20.
《文选》是在总集的基础上再次选编作品的总集,其赋篇的来源当是以《历代赋》为蓝本。其一,从其选文的下限来看,《文选》赋类的选文范围与《历代赋》相符合;其二,奉敕注《历代赋》的周舍为昭明太子东宫高层官员,他在东宫任职的时间恰恰是昭明太子开始从事总集编纂的时期,其对太子的影响不小;其三,从《文选》未收陶渊明《闲情赋》和张融《海赋》来看,恐怕也与《历代赋》的选赋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