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转基因生物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从转基因食品问世至今已经有15个年头,随着转基因食品商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由此引起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转基因生物体和转基因食品的一些国际惯例,各国针对本国国情制定出相关的生物安全法律体系,以确保对转基因食品管理的安全有效。对欧盟、日本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和法律规范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国目前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法律规范的建议:首先要健全转基因食品检测和评估体系,其次要加快中国的《生物安全法》以及相应的转基因标识管理法规的制定,第三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转基因食品管理法规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立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涉及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对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以最大限度发挥转基因食品优势,减少转基因食品带给人类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介绍了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并分析我国现行的转基因生物安全制度,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法律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制订专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法规、制订统一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标准以及建立转基因食品专利权制度等立法建议,以期从法律层面促进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转基因食品研究最新进展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作为食品应用的转基因生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推广应用情况,纵观全球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态势及各国政府对发展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对我省应当如何开展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发展转基因食品产业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过于狭窄,标识制度的执行和监管以及食品标签内容存在欠缺;在转基因食品的信息传播方面,有些媒体在传播有关信息时存在偏差,加上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能力较差,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普遍存在恐惧感。这些都影响了公众在转基因食品上做出自由的、理性的选择。在转基因食品销售中,为保障和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要严格执行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改进标识方式和内容;专家、科普工作者和媒体要站在客观立场上向公众传播转基因食品技术和知识,要注重双向互动和沟通交流,并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有针对性地传播。  相似文献   

5.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快速发展和转基因食品争论的日益激烈,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凸显出来。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包括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理论基础、结构系统、基本原则、主要标准和基本方法等重要问题。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基本原则是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整体性原则、效用原则、公正原则和预防原则,它们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了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标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食品商业化种植以来,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连续14年保持快速和稳定增长。同时,围绕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应该商业化、是否应该标识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问题。社会评价标准是进行转基因食品评价的重要依据,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产量和质量相统一的标准、效率与公正相统一的标准、利益和责任相统一的标准。三个标准共同构筑了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7.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转基因技术问世以来,关于转基因技术和食品的争论一直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理论和舆论引导功能,对受众认知转基因食品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大众媒体对转基因的正负面报道影响着受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但是,目前大众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报道呈现出报道不足和有失公正的现象,造成了受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不够甚至是误解。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成为转基因食品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而大众传媒在消除受众不确定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此,探讨了大众传媒在转基因食品推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食品的各种争论和分歧,归根结底是社会评价问题.公众作为社会评价的重要主体,参与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我国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存在以下问题:社会评价主体在观念上认识不足,社会评价机制不合理,公众参与面临语境困境,公众参与的有效渠道明显不足等.为了解决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的不足,必须提高评价主体的观念认识,完善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机制,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完善对话的语境,拓展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渠道,促进转基因食品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有争执。从科技哲学的角度看,我们既不能过分夸大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而忽视了它的潜在利益,也不能鼓吹它所带来的利益而视风险于不顾。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的现在和未来需要人类做出理性的反思和审慎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看似理论依据充分,实际上,这些理论依据都只是对市面上转基因食品存在的合理性进行的事后证成。这些理论依据掩盖了转基因食品问题的争论焦点,因为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争论的根本焦点并不在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而在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能否食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公权力机关的干预应该秉持精于研究、慎于应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以探索技术及技术转移相关规律为研究目的,基于知识类生物理论对技术的分析发现,技术具有原生性、遗传性、变异性、群合性以及媒(酶)合性的类生物属性。在技术的类生物属性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发酵模型;将模型的构成要素与技术转移评价指标相结合,认为技术菌株的先进性、技术母体的选择、技术酶的利用对技术转移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并对技术转移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现实出发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指出了我们在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中应持的一种心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加入WTO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要求 ,指出了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需要作出制度上的创新和改进 ,并提出了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植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中的伦理问题与道德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具有一种生物性状的基因分离转移到另一种不具备这种性状的生物中去的技术,它的出现使植物育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由于转基因技术创新打破了物种界限,使不同物种间的基因可以进行前所未有的新组合,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难以预见,这就使转基因技术创新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并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很多全新的社会伦理问题,引出种种有关生物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和学术自由的哲学争论。在转基因植物技术创新中,功利主义的预设和学术自由的主张必须以人类的价值、尊严和社会公正为前提条件。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必须担当起必要的道德责任,把握好伦理横杆,以促使转基因植物技术创新沿着科学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辩证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简析,并就其现状展开了较为深刻的辩证思考。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作为当今世界最有前途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已经且正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度的加强其知识产权保护已迫在眉睫,由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讲述3个方面:第一,遗传学研究者自始至终把基因作为研究对象,一部遗传学史,就是人们对基因实体性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第二,在分子遗传学高度发展基础上,科学形态的遗传学转化成技术形态的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活跃的生产力走向了产业化道路;第三,生物技术的发展充分显示新技术犹如双刃剑的两面性和对社会伦理的冲击与挑战,对社会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生物技术安全立法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技术安全目前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加强此领域的立法.本文在探讨生物技术安全的立法实践及现实矛盾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生物技术安全立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新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是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并结合科研项目,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教改研究,提出了将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纳米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重点。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生物环境保护和生物医学应用上有着广泛的前景 ,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同时又是技术和经济层面上最具争议的领域。经济学界也非常关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及相关问题,该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影响的研究现状,主要是转基因及其产品的风险影响、利益问题、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问题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综述,以期勾勒出关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影响的研究过程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