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变革,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其实质是将传统的计划经济为主配置资源的方式转为在国家宏观测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功能,适应市场供求变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再造微观经济基础,是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以公有制为主体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内在趋势。长期以来,公有制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最重要的实现形式。于是,人们片面追求公有制占领一切领域,希望以公有制取代其他一切所有制。然而,实践证明,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中并构成计划经济基础的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上的单调呆板抑制了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探索新的、能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必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这对于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教育来说,既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同时又是一个挑战。成人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改革与发展,主动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走出一条新路子,既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正在  相似文献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导致劳动关系的变化。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正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益一体格局 ,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分化与协调的方向发展 ,劳动关系内部的力量对比也正在由旧的均衡态势向充满利益差别的不平衡状态转化 ,劳动关系问题将日益成为政府和企业重视的问题 ,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变化动因 ,分析劳动关系分化的方式 ,把握劳动关系未来趋势 ,把对劳动关系政策的挑战变成强化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机遇 ,已成为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强化税收工作,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宏观调控作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税收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虽然市场经济在许多方面优于计划经济,但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这就需要国家通过经济、法律手  相似文献   

6.
一、统计转型我国经济体制目前正经历深刻而巨大的变革,这就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作为反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面临转型问题,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统计模式向市场经济统计模式转型。我国统计模式改革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经济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初期实行集中型计划经济体制是受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影响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以改革创新精神进行艰苦探索,对原有集中型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渐进式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几个问题黄庆建,王允修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决策。正如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的体制改...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对我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将会带来历史性的变化.教育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急需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担任高等院校领导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改进作风,主动适应并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一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五十年代按照苏联的模式建立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始终占据统治地位。应该承认,计划经济体制为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济基础,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曾超过积极作用。但更应  相似文献   

11.
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概括为“邓小平经济学不等式”,并用“两重性逻辑”的辩证模式予以解读,如此可以消解传统经济学僵化的两个教条。劳动产权的引入能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奠基,能为马克思对雇佣劳动制度的批判与邓小平经济思想之间建立辩证的联系媒介。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转轨的时期,各级政府既是计划经济制度的改革者,又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供给者。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正常有效运行基础之上的。而市场经济正常有效运行需要政府进行规范的微观规制,以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两者是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道德观念作为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则维护和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则破坏和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它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那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计划经济的超越,这一超越体现在把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从“物”转变到“人”。第二个超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主要强调的是在劳动资源的利用上扩展了资源的空间,提高了劳动者能力水平,它的优越性体现在不仅把现有劳动资源还把未来劳动资源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从而确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作为乡镇领导,要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试验,主动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但从乡镇领导干部的现状,特别是从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看,当前,乡镇领导更需要的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重新审视与调整自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扬长补短,摒弃一些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思维方式,以推动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建立…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领导集体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的结果.毛泽东曾经认识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弊端,并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过改革,但是没有结果;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未竞的事业,对计划经济体制深度改革,强调市场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江泽民大胆实践,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最终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胡锦涛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与一般的商品生产的不同之处在于追求“超额利润”,以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当前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同样要考虑商品生产的制度性特征,通过政治、经济、法制的规范逐步实现商品生产的极大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水平之上  相似文献   

18.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运行机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只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运行机制才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条件是:政府放权、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其主要特征是:仍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有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两种调节手段,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运行的结果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要注意根据教育本质和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教育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杨国东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变革时期。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建设,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校党组织所面临的...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是经济基础、经济内容、经济模式三者的有机统一体。中国既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自然也就选择了反映其本质要求的商品经济内容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