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2004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短缺现象,即所谓的“民工荒”,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了变化,农民工的工资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整体工资水平偏低。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短期内提高地区最低工资标准,长期内解除农村劳动力流动障碍,消除地区收入差异,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对刘易斯模型理解上的偏差,是造成21世纪以来因两次“民工荒”所引发学术界关于我国“刘易斯拐点”是否出现的众多争议的主要原因。出现“刘易斯拐点”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下降,二是农业工资水平显著上升。近年来的经验数据充分表明:我国确已进入这一拐点,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越过“刘易斯第一拐点”,不仅意味着我国已从“第一次人口红利”阶段向“第二次人口红利”阶段转型升级,同时也由此为我们带来诸多重要的结论和启示。“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主要是由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对称造成的。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的新阶段,党和政府应通过大力加强各类教育培训来努力挖潜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要努力消除限制劳动力转移与流动的各种障碍,尽快营造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党和政府应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加全面科学系统地规划、部署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工作,为我国成功跨越“刘易斯第二拐点”引航助力。  相似文献   

3.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我国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建立在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而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还称不上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只能称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因此被扭曲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由此而派生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我国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越来越强化。建立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基础上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了。  相似文献   

4.
运用经济学博弈理论,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供求行为是多方博弈的过程.农村劳动力供给和经济需求的矛盾一直是困扰就业的主要问题,理解和掌握博弈率的基本原理对不断改善农村劳动力市场环境,进一步把握农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经济转型逐步加深,如何实施合理有效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营造农村人才成长和就业的良好平台,确定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博弈规则,进而创造良好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供求环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经济已发展到刘易斯转折点之后,进入劳动力短缺时代。本文选取苏北地区(其中包括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为调查地,运用日工折算法,计算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结果表明调查地区已经发展到刘易斯转折点后,运用刘易斯二元理论和劳动力供需模型分析该地区“招工难”的成因,并为解决“招...  相似文献   

6.
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利用1980年至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延边劳动力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延边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其生存水准,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说明延边经济发展未出现刘易斯转折点附近发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发展并未发生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7.
刘易斯拐点对甘肃地区“民工荒”现象的验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甘肃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是否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通过对二元经济模型和刘易斯拐点的理论进行重新梳理,确定拐点的判断标准,即劳动力转移引起农业部门制度工资上涨,进而引起工业部门实际工资上涨。结合甘肃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不能认为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解决"民工荒"的对策应该是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加大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科技文化素质;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于我国劳动力供给优势减弱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不少学者利用刘易斯模型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各种促进、完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的政策措施。文章仍从分析这一问题的经典模型——刘易斯模型入手,但重点借鉴了日本的成功经验,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刘易斯拐点来临之际,中国的非熟练劳动力陷于用工荒,高校毕业生就业却越来越困难。从劳动力需求来看,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熟练劳动力和创造性人才;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人口红利逐渐耗尽,现行教育模式禁锢了大学生的思维,培育了大量"知识结构无差异化"的半熟练劳动力,由此造成大量的结构性失业。专利作为一种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安排,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与保护思想的创造,而且容易为市场识别和认可,实现思想者的经济价值。大学生应主动拓展思维空间,学习专利知识,借助客观性的专利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大学及其主管部门要解放思想,全面革新教育模式。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应为大学生申请专利提供中介服务及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人口学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了人口结构快速转变及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揭示了人口转变与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出现的新变化,提出挖掘人口红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等建议,推动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有序合理迁移。  相似文献   

11.
“民工潮”与“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工潮”和“民工荒”都是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非均衡现象。为研究非均衡现象的产生原因,通过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模型的修改,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民工流动模型,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农业部门人口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业部门消费价格指数、加入WTO、农村新增劳动力高峰作为解释变量,实证“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一种价格波动情况下的“非均衡”民工流动。  相似文献   

12.
以"民工潮"为视角,通过描述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城乡关系的变化,探讨"南巡讲话"对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当前所经历的"民工潮"既是二元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也是经济制度历史安排的遗产,同时还是推动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力量。随着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扩大,面临"刘易斯拐点"的历史挑战,中国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进而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当前我国的新工人阶级,工荒问题自2004年春爆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解决。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招工难,而且留住工人也难,导致“工荒”现象越演越烈。在“工荒”的大背景下,农民工主要通过自主流动来实现经济待遇的提高。所谓“刘易斯拐点”并非是自发实现的,而是我国新工人阶级抗争的结果,它反映了我国新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南沿海侨乡发挥区域社会优势,吸引侨资发展经济。合资、独资工厂及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内地富余劳动力迅速涌入,出现人口东移的态势。相应地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的互动、与当地社会的融合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外来人员在寻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侨乡社区的变化。文章将通过对厦门"銮村"的实地调查,探讨这一融合过程的阶段性特性,以期对当前多元社区现代秩序的设定及有效管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抽象农民工”的总体化思维方式并未从根本上揭示青年农民工处境形成的具体机制。资本(市场)和工人行动(反抗)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场所、劳动过程中得到清晰展现。青年农民工的社会需求应该得到进一步重视。相关部门应在青年农民工的劳动过程和工作场景中融入柔性管理的精神,从政策层面加强青年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使青年农民工受到更多的尊重,从而进一步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有现象,是农民工等城市外来常住人口的落脚之地。开放改革之初,由于正式住房市场短缺,进城的农民工不得不救助于非正式住房市场,城中村应时而生;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为城中村本身的管理问题及其土地蕴藏的巨大级差地租,全国上下都陷入一场“赶超型”的城中村改造运动。而作为城中村居住主体的农民工,他们的住房权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最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坚持城中村改造方向的同时,制定了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房发展目标,但目标仍然偏低,这决定了城中村作为城市主要的廉租房市场仍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7.
农村进城务工者身份渐变的内生型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诱导的突变式农村进城务工者身份市民化存在缺陷,对应于拉尼斯-费模型三阶段劳动力供求对比关系发生变化,企业雇佣行为、市政府管理行为和进城务工者就业行为出现阶段式调整,进城务工者必然分三阶段完成身份进化:农民工、准市民、市民,这是内含于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进程的内生性过程。建议采取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培育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调节劳动力供求、乡籍员工层序开发、进城务工者积累工业人力资本和城市社会资本等方式实现进城务工者渐变、内生型身份进化。  相似文献   

18.
“吴满有方向”是学习吴满有运动中的口号和目标,即经济上是要努力成为劳动和发展生产的模范,政治上成为拥护革命和公私兼顾的模范。“吴满有方向”不仅是一场农业领域的学习劳模运动,更多的是从政治、社会文化视角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探索。边区党和政府关于充分发挥劳动效能、发展多种经营、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村“冒尖户”、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等体现“吴满有方向”的富农举措与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许多理念不谋而合,对当前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致富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由来已久,不仅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也包括农村转移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农民工子女和农村幼儿等不同特征农村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获得相应教育权利、机会和教育资源积累人力资本的限制性,以及人力资本作用发挥等方面的限制性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