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大中学校德育的衔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搞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关键是 :一、弄清含义 ,把准标准 ,选好出发点 ;二、全面认识学校德育现状 ,正确确立“切入点”;三、精心安排 ,强调落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就中学德育与高校德育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探讨。文章就德育整体性和当前中学德育教育与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断裂”与“脱节”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辨证统一的理论高度论述了中学德育与高校德育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并提出和强调了做好中学与高校德育教育衔接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对大、中学德育衔接的思考吴伟松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小学、中学、大学在总的目标方向上是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四有”新人。但在教育内容和具体目标上,又各具特色,并呈现出从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任何一个阶段的德育不到位,都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学、中学、大学德育是一个整体的过程 ,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 ,强化德育的整体性 ,既要从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着手 ,也要从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着手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法与中学语法有许多不同之处。在体系选择上,大学语法具有任选性,中学语法具有决选性;在问题分析上,大学语法具有多样性,中学语法具有单一性;在价值取向上,大学语法具有唯理性,中学语法具有唯试性;在内容配置上,大学语法具有开放性,中学语法具有封闭性;在技能训练上,大学语法具有思辨性,中学语法具有移植性。要处理好大中学语法的衔接,首先,师范院校语法教师要把中学语法内容揉进大学语法教学中;其次,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既要领会大学语法精神,又要熟练掌握中学语法;第三,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毕业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把握语法教学的“度。  相似文献   

6.
德育居于学校教育的首位。要改变当前小、中、大学三个阶段德育不相衔接的状况 ,应从德育教材、道德认识、道德责任、道德人格四个方面的衔接着手 ,从而形成三个阶段相互联系、栉比鳞次、层层提升的学校教育的德育系统  相似文献   

7.
高校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正确发展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推广 ,促进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目前 ,衔接问题变得十分紧迫与复杂。我们应该认识其艰巨性 ,采取相应对策让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很长一段时间内不适应大学课程的学习,感到大学课程难学,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不久,就丧失了学习信心,往往因此而掉队。所以由中学到大学教学如何衔接的问题,应当引起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的重视。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感到大学课程难学,其主要原因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书介绍     
《全国各省市中学化学竞赛题解》为提高大中学校化学教学水平,江西大学化学系应各地要求,编写出版了《全国各省市中学化学竞赛题解》一书,供各地大中学校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原本系统化的大学与中学教育的链条被人为地割裂,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自身规律的要求,大学主动与中学建立经常性的协作关系,实现学科建设、课外教育和德育方面的对接已成为时代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重新配置,弥补德育国家课程体系的不足,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独有的人文、自然资源,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有利于德育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发展。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和以德育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要确立德育教师学校主人翁的地位,给予他们课程开发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存在较明显的偏差,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多次就高校立德树人作出重要论述。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的使命,在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需切实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和实践逻辑:从本质论视角深刻认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为谁培养人”,坚持办学的政治方向;从价值论视角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坚持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从方法论视角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中心环节,围绕“怎样培养人”,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认识论视角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围绕“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打造科学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高等师范院校应转换原有的思想观念,根据新形势下中等教育在道德、思想、专业、人文、师范技能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重新、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以适应新课改下的中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对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调研结果表明,教学内容与中学阶段存在重复之处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有效衔接,克服简单重复;按照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学生认可和接受,达到教学实效性。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有效衔接途径,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全程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体系,形成不同层级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机制,突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型特色。  相似文献   

16.
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民族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是实行党委负责制,在新的时期,这种德育管理体制也暴露出其弊端:使民族院校的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封闭的德育管理体制使民族院校德育脱离社会、脱离民族地区的实际;使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自上而下的德育教育和灌输,学生及班级成为一种惰性的元素。构建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制应该从民族院校的实际出发,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德育领导体制,由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负责民族院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建立以学科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为基础,德育专职队伍为主导,调动社会力量实施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提高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发展是经历一个有阶段的发展过程,各个道德发展阶段是交叉混合、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种趋势。这一理论对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具有重要启示。借鉴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合理思想,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使德育目标得以分层递进、德育内容得以循序渐进、德育工作体系得以整体推进,将有助于实现大、中学校德育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育“德”之育,是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它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但在目前,学校德育目标偏失这一本体论,片面地追求工具化、理想化、绝对化,而忘掉德育的本真是培养人的德性。因此,学校德育改革应唤起个体的自我意识,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发展个体的主体道德能力,塑造个体的主体价值,使德育成为完善人的“利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区初中规模不断扩展,农村初中规模越来越小。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规模初中的教研活动,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笔者在农村小规模初中的社会思品教研组开展了微型教研活动的探索,将传统的大型教研活动,按照大题小做、小题细做的思路,分解为若干微型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