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50年的10月1日,当家作主的中国人,家家户户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而以创作瘦胳膊瘦腿、大脑袋、三根毛发的上海滩"流浪儿三毛"形象,被后人尊称"三毛之父"的著名漫画家张乐平,此时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他不禁想起临解放时宋庆龄帮助上海滩像"三毛"这样的游泳儿的前后。1948年,天寒地冷的冬天,蒋介  相似文献   

2.
人们喜欢三毛本人以及作品中的三毛,但现实生活中的三毛由于迥异于常人的生活经历,最后又走了一条异于常人的不归路。因此,三毛的“我执”写真实创作态度,使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的三毛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三毛构成“三位一体”关系,这种关系注定三毛的作品要同其生活同沉同浮,也注定了三毛要为“艺术真实”付出“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我被沈涵秋芬兰之行所感动,于是乎我与她的思绪一起飘浮:夜深时.满天繁星.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星星,隐隐约约还看到一些星云。我终于相信古人是可以凭星相来判定方向的,我望着远方判断着“家”的位置。想起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忽然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爱上那片沙漠,就为这片星空也值得。  相似文献   

4.
重点讨论三毛中后期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揭示了三毛的生活经历对她作品风格的影响。三毛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展现出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趣味。此外,分析了三毛作品基于真实情感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5.
龙应台、三毛、席慕蓉是台湾知名度很高的女作家。她们的作品,或解剖社会病象,或叙说浪游经历,或抒写家园亲情;作品的风格,或犀利,或放达,或温馨,深受两岸读者的欢迎。透过这三位女作家的作品,我们能体悟到"旋风"的呼啸,山水的魅力和生活的雅趣。  相似文献   

6.
10·10·10     
易明 《北京纪事》2010,(11):94-94
某大报记载:2010年10月10日,三"十"相连,被人们寓意"十全十美"。不用说,结婚的又扎堆了。让人想起十全老人乾隆爷,良辰吉日,讨个好彩头,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如报纸说:"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7.
三毛形象意蕴探寻李红叶有谁来临这寂寞的路程这开始与结束之间的倾诉如花开且纷纷落——笔者题记三毛是一个独特的作家,她说:’‘我”写作只是我生活的记录。”三毛的作品是以“攻“为中心,“我”的生活世界和“我”的爱情及情感世界构成了三毛作品的艺术空间。她一生...  相似文献   

8.
京城冬天的窗外,街道两旁的银杏树已然将黄灿灿的落叶铺了一地,手边有一本翻了一半的《枫声》,突然想起这本书的作者——80后京城知名媒体人秦枫曾向我推荐过故宫边上,有一家视线景色绝佳的书吧可供消遣,遂打电话向她询问具体位置,不想电话不通,一支烟过后短信回复地址并附言"正在采访,结束后电联"。短信让我想起了上一次约见秦枫的故事。为约见秦枫,  相似文献   

9.
三毛散文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散文语言极具个性,对此进行一些探索有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评价三毛及.其散文.三毛通俗浅显、生动形象的散文语言表达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三毛将成语、古典诗词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内容信笔化入自己的语言,使得其散文语言的格调俗中透雅;而聪明活泼的个性表现于散文语言便是俏语喜人;将强烈的情感融合于意境之中,是三毛散文语言抒情性的别具一格之处;富含哲理的散文语言是三毛对人生体验和思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人活在世界上,各有各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态度.三毛为自己的心选择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并以文学作为载体.三毛作品折射出三毛对自由自在的生存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真挚持久的情感三者高度契合的理想世界的不朽追寻,而其中表现出的对于个体生命存在与个人生活方式的探索,乃至最终上升到人类普遍生存方式的探寻,正是其可贵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郭玉琴 《中华魂》2013,(10):42-42
女作家冰心曾在散文《南归》里这样写过她的母亲:"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遮蔽?"每当想起这句话,我就会想起亲爱的母亲,她老人家在我的心里也是一把伞,不仅是在心中雨点来的时候,我渴望寻求她的遮蔽,即使晴空下,一样渴望与她分享同行。母亲一生劳苦,  相似文献   

12.
台湾歌手齐豫,她的成名代表作是一曲《橄榄树》.那朗朗上口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在海峡两岸经久不衰.她也因为这首《橄榄树》而蜚声歌坛. 《橄榄树》的词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其实,这首歌原名叫《小毛驴》,并不叫《橄榄树》.齐豫在唱这首歌时,总感觉效果不怎么好,唱不出那种深邃、宽广的意境来.于是,齐豫找到三毛,忐忑不安地跟三毛商量:“能不能将《小毛驴》修改下?” 三毛听了,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竟向自己提出修改歌词,这种情况,自己过去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三毛看着齐豫,疑惑地问道:“你想改成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三毛脱口而出:“他们都是宋朝人。”  相似文献   

14.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橄榄树》是三毛给我的第一印象。三毛,这是一个不易忘记的名字。再度相见,是在《西风不识相》里。这惊鸿一瞥,看书的人至此再也无法忘怀其中玉树临风的潇洒,婉转鸟鸣的清丽。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三毛作品选集》。《三毛作品选集》里最有光彩最有魅力的是三毛的流浪生活。三毛来自雨季的台湾,离家在陌生的异域流浪,在浩瀚如海的沙漠里流浪,每一步都需要勇气,每一步都充满艰辛,然而每一步都是在温暖家中得不到的人生经验。丰富的见识和经历,活泼了她的心性,她的笑容如阳…  相似文献   

15.
三毛散文中透露出的生态意识使她的散文有着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由于三毛特殊的流浪经历以及深受传统文化和宗教思想的熏陶,她的散文不可避免地流露出生态情怀,具体表现为对自然万物的崇尚、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和对人类生存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提到"技术派",我想起学校汽车车身修复(汽车涂装)专业一个非常牛的学生,他有一个很"萌"的名字——李萌。他有多牛呢?如今二年级的他入校以来,拿过上海市的奖学金,获得过2014年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2014年松江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她致力于追寻精神家园,可谓是滚滚红尘的边缘人。然而孤独感和死亡意识的缠绕,使得她的流浪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孤独感和死亡意识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而三毛心理意识的文本呈现,也形成了三毛作品独特的文学符号,体现了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师生斗智     
《可乐》2007,(8)
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把三毛叫起来。  相似文献   

19.
台湾女作家三毛,原名陈平(1943-1991)。她是一个传奇女子,懂得多国语言,一生游历过59个国家,走遍了万水千山。她又是一个在台港、大陆及海外华文读者中享有盛誉的知名作家。她的作品以坦诚率真的感情,浓郁的异国风土人情,清新自然的风格,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她在文坛掀起了一股股“三毛热”,其影响是深远的。透过三毛的作品,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健康、豁达、洒脱不羁、热情洋溢、真挚直率的三毛。透过她一生的经历,我们又分明看到了一个极为感性与敏感、内心忧郁寂寞、历经红尘沧桑与疲惫不堪的三毛。三毛的性格是多重、丰富的。但…  相似文献   

20.
姜辉 《中华魂》2012,(19):60-62
当前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危机,让人想起列宁曾经说过的一段诙谐而深刻的话:"历史喜欢捉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20多年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时候,世界处处都在议论"社会主义的危机",有人兴高采烈地弹冠相庆,有人忙着撰写"社会主义讣告",有人信心满腹地宣布"历史的终结"。当时是一场多么轰轰烈烈、声嘶力竭的反社会主义"大合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