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英语成绩考试结构效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统计学角度,运用SPSS和G ITEST软件分析了一套试卷的信度与结构效度,发现试卷的总体信度和客观题部分的信度离理想值差距甚远。各大题之间的相关性大都没有实质意义。5道大题实际只考了2个因素,即(1)书面表达能力;(2)听力与语言知识。用G ITEST软件对客观题部分所做的项目分析表明:32%的题目不合格,在难度和区分度方面存在问题。对词汇语法部分不合格的题目进行了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对八股文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形成原因、存在动力和社会作用三个方面,八股文与汉字确实有着一而二的关系,其他种类的文字是不可能产生八股文这种文体的。韩愈为周作人所攻击乃在他直接促成了八股文的形式主义倾向。虽然八股文并非韩愈所发明,但八股文的理法却是从韩愈的文中得益不少。弄清楚八股文的来龙去脉在周作人是一种伟大的捕风,无非是讥刺时流,想风气有所转换罢了。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反对庸滥八股文的写作,倡导一种高境界有质八股文的创作。这一思想在其八股文理论中表现为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他对庸俗八股文嗤之以鼻;另一方面,他又对高品位、有质的八股文推崇备至。章氏的这一矛盾思想,既是对当时八股文写作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由其进步思想所决定的。同时,章氏提出了矛盾调和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从文学名士到民族志士 ——艾氏一生 艾南英(1583—1646),字千子,号天佣,明东乡(古属临川郡,今属江西抚州地区)段溪艾家(今属岗上积)人。其父艾夏臣官至兵部主事。南英从小天资聪悟,又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七岁写过一篇《竹林七贤论》,受到人们的称赞。十一岁时有人曾用四道八股文题目考他,他可不起草而挥笔立就。十七岁时参加县考,邑令李精白录取他为第三,认为他将以文名天下,此后,  相似文献   

5.
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也是八股文的写作高手。刘熙载所著《艺概》一书由六部分组成,其中《经义概》专门研究制艺即八股文的写作艺术,理论概括性很强。刘熙载《制义书存》是其早年八股文写作实践的记录,我们可以据以深入地了解刘熙载八股文的写作水准。虽然科举制度是一种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官吏选拔制度,但是其中的合理因素有益于我们今日所推行的公务员制度建设。八股文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类,它几乎囊括了中国文学的所有体裁,因而八股文对于我们今日研究写作艺术仍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英国历史上的类似事物为制艺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八股文“代圣贤立言”的特征有一个在儒家经典阐释传统中逐步孕育而成的过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明清科举考试中八股文“四书”题阐释的依据,其以心理体验为特征的经典阐释理论和实践也为明清两代文人所继承,客观上为八股文这一阐释学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朱熹的经典阐释理论以“切己”为最高境界,故从中引申出来的八股文“代圣贤立言”的命题自有其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焦循推举八股文为有明"一代之所胜",是因为作为文体,八股文前代未有,明代始盛,而明代八股文具备源于内容因素的价值支撑,存在不溺于科举爵禄之见,根柢经术,以行为本,厚积薄发的实学八股文;八股文具有作为文体形式的综合性,作为文学样式的延续性,作为文学作品的虚构性,作为文章体裁的趣味性。由于焦循遴选有明"一代之所胜"的标准存在缺失,这一总体判断与明清以来的公众舆论产生了错位,但焦循将八股文置于中国古代文体史与文学史的广阔视野中进行考察,引出了不少别出心裁而且很有意义的结论,体现了他对八股文复杂认真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看,明清八股文存在着“境界八股文”与“功名八股文”的对立。在明清文人的八股文理论中,区别八股文的不同品位成为一个很突出的主题。衡量八股文的首要标准应该看其作者是否文行一致———文的理论与行的实践的统一。明清两代一些有识之士是“境界八股文”的倡导者,也是八股文道德境界的实践者。承认八股文不同品位的客观存在,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八股文的有效职能,了解八股取士制度能延续近五百年的根本原因,进而回答中国封建社会何以存在如此长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成熟的文章样式,传统文章学成为《聊斋志异》效仿的典范。八股文"起承转合"的文法对《聊斋志异》叙事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蒲松龄所接受的八股文训练,有助于他提高结构叙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明代思想家李贽经历了近乎传奇的一生.李贽的生平铸就了他的人格.李贽<说书>两卷是其八股文的代表作,它们在八股文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在八股文的文献中属于珍贵的文献.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李贽的八股文合乎儒家传统但不迷信圣人之言;始终坚持对于真理的追求构成了李贽八股文的思想基础;李贽将八股文与文学作品同等看待,主张八股文必须有澎湃的激情;保持纯洁的心灵是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勃勃生机的人格保证.  相似文献   

11.
明代山右散曲四家之中 ,常伦和刘良臣较为突出 ,常氏散曲可分为“言情”、“慕仙向道”、“诗酒风流”、“鄙弃功名”、“寄寓抒怀”五大类。五类之中 ,“慕仙向道”和“诗酒风流”类以表层的轻松写深层的痛楚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中叶失意士大夫的复杂心态。“寄寓抒怀”类则写得朦胧、迷离 ,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整体上看 ,常伦的散曲呈现出“豪放飘逸”的风格 ,在明代北派散曲中 ,占据着重要的一席 ,差可与冯海浮、康对山等大家比肩。刘氏散曲 ,则以描写田园生活的作品最为突出 ,不仅弥补了散曲流派中“田园”一派的空白 ,而且具有相当的艺术成就 ,理应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另外两家 ,杨杰写“闺情” ,宁斋写“歌颂” ,题材、思想、表现均流于“时尚” ,未足深论。仅宁斋《元夜》曲 ,描写当时元夜民俗曲艺活动 ,对民俗、戏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元散曲发展分期的研究 ,历来是曲论家们最感兴趣的论题之一。其中主要有三种分法 :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前二种分法比较流行 ,后一种分法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但却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元散曲发展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作为常州词派的代表作之一 ,张惠言的《茗柯词》具有一定的溯源开境之作用。其所开的“新境”主要有二 :一是以“热肠郁思”之笔写春咏春 ,意高格高 ,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翻出词家之旧窠 ,创出春词之新境 ;二是借托情寄意之物 ,开别有会心之新意象。但就总体而言 ,张氏创作所开新境影响不大 ,常州词派的创作理论之影响远远大于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4.
杨雁 《南都学坛》2011,31(6):59-62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因种种原因流寓到新疆的文人很多,除了一些早已蜚声文坛的大家,还有更多的作家、诗人是从新疆出发,从新疆起步,最后才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现根据其来疆原因将流寓作家大致分为四类:因政治原因被迫下放、知青支边、自我流放、工作调动。这些流寓作家促成了新边塞诗派的兴起,积极地推动了新疆当代文学的发展,开启了新时期作家对新疆各民族现实人生状态的关注和表现,使内地读者群开始关注新疆,为新疆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墨经》之“侔”,其得以成立之前提应为《墨经》之基本范畴“同”,而《墨经》所言之“同”凡十种,又可细分为“名”层面之“同”、“实”层面之“同”与“合”层面之“同”。墨“侔”正是基于上述三类“同”之前提得以建构,进而实现其“比辞而俱行”的内涵的,由此墨“侔”基于三类“同”之前提形成“侔”之三款,即“名”之“侔”、“实”之“侔”与“合”之“侔”;还可依据三种形式形成“加”之“侔”、“减”之“侔”与“换”之“侔”三款。此外,《墨经》中对“侔”之表述多为举例式,属经验性陈述,故墨“侔”成立之有效式只可经验归纳而得,先验演绎难以得之。基于上述认识,对以往学界所持之墨“侔”属西洋形式逻辑“附性法”、墨“侔”应包含“不是而不然”之“否定式”有效式及“是而不然”“不是而然”等“部分否定”有效式、墨“侔”之“减词”与“减辞”说、墨“侔”属“复杂概念推理”或“关系推理”、墨“侔”即“辟辞”属类比推理、墨“侔”属直接演绎推理等诸代表性观点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办学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就是在其办学过程中,通过制定制度、设置机构和规定方法等形成的民办高校运作的内在必然性。民办机制的特点是由其非公有制性质和直接面对市场等因素所决定;它的办学机制可以分为办学动力机制、管理运行机制、监督保证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等四个子机制;民办机制有其两面性,在运作民办办学机制时要注意加强党的建设,注意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注意克服忽视教育质量、轻视教育规律等弊端。  相似文献   

17.
乾隆元年正月十六日黄文旸出生于扬州甘泉一个破落盐商家庭,肄业于梅花书院,师事桐城派古文家姚鼐。他少负才名,胸怀利济天下之心,深谙八股为文之道,却屡试不售。其诗、古文、词曲享有时誉,颇受当道赏识。除总理扬州词曲删改局校曲事和参纂《甘泉县志》外,嘉庆年间他先后被两淮盐运使曾燠和浙江巡抚阮元延为座上宾,并应后者荐举,北上阙里,教授第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经文。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张承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承志是当代明确对鲁迅表示过尊崇的一位,鲁迅的思想和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无论是从张承志的小说创作还是散文随笔中都能感受到鲁迅的气息。张承志和鲁迅小说文本中的精神联结首先体现为“母亲情结”,但张承志对母爱的情感意识不但满足了他个人生命的需求,而且寄托着作家的个人理想;而鲁迅对母亲的主体意识更趋向一种爱与孝,认同与批判的双重精神世界。张承志由母亲而生发的“人民情愫”,体现了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但他远不如鲁迅的“立人”思想体系完整和深刻。张承志在精神层面上延续着鲁迅的决绝姿态,他“以笔为旗”,而鲁迅是“以笔为枪”。张承志是用笔来寻找文学的存在意义,鲁迅则是托命这支笔来开拓存在意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还乡》中和游苔莎和《边城》中的翠翠都有着鲜明的自然美、人性美和悲剧美.她们的美既有跨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共同特质,又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内容和文化积淀,寄托了作家独特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通过这两个形象,哈代和沈从文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思虑,构建出了各自理想中的现代人雏形和人生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作为晚清文学知识分子中最早接触西方传教士和西方文明者,王韬对于西方文明的认知解读接受,在时间上可以分解为上海墨海书馆时期、香港英华书院时期、英国协助理雅各佐译“中国经典”时期以及返港后在香港、上海主持《循环日报》和格致书院时期;而在对待西方文明的内容上,王韬的态度又可以分解为对待以新教为代表的基督教、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西学以及西方文学等三种不同的取舍方式。王韬的上述心路历程和思想轨迹,基本上都可以从他的两部漫游随录中得以解读。本文就《漫游随录》和《扶桑游纪》中有关王韬对于东西洋文明的观感进行了介绍解读,并就其中的思想成因作了相应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