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作家莫马迪的代表作之一《远古的孩子》为研究文本,重点研究小说主人公赛特寻求身份的历程,深入分析了赛特在白人社会中的身份困惑,探讨了他变形为熊、融入远古印第安神话、最终在印第安神话框架之中获得肉体和灵魂的双重再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阐释了莫马迪本人对印第安祖先神话传统的坚定信念,希冀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对莫马迪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帮助者形象在莫马迪的《远古的孩子》中对主人公赛特寻求身份的历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如老祖母对主人公身份寻求之旅的启发性作用,白人心理医生对赛特造成的副作用,印第安女药师格蕾对他归家之旅和精神重生起到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帮助者形象的演绎,莫马迪表达了对印第安群体力量的坚定信念,认为印第安年青一代也许会经历一段迷惘期,但在印第安帮助者的精神引导下,最终会在祖先的神圣力量中找寻到自己的家园和根基。  相似文献   

3.
小说《日诞之地》是美国印第安作家莫马迪的代表作,蕴含着深厚的印第安文化。莫马迪在小说中生动描述了印第安狩猎、农耕文化,玉米舞、太阳舞、颂歌、奔跑仪式以及"神圣环形",这些传统文化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及对和谐的诉求;莫马迪将印第安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与主人公阿韦尔的成长经历结合起来,指出切断了与部落土地和文化的关联所致的疏离感是导致当代印第安人精神困惑的根源,只有回归土地、遵循部落传统,印第安人才能消除无根状态,重构身份和自我;小说所揭示的印第安文化对于面临生态困境和精神危机的当代人具有警醒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神话对历史的折射、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的认知、对劳动和技艺水平的反映等三个角度 ,来阐释远古人类的幻想与所生存的真实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引发社会反主流思潮后,原来受压制的少数族裔文学开始受到关注.自从1969年美国本土作家莫马迪(N.Scott Momaday)的《黎明之屋》(House Made of Dawn)获普利策文学奖后,印第安文学开始复兴.莱斯利·马蒙·西尔科是众多印第安裔作家中令人瞩目的一位.本文试从分析西尔科的代表作《仪式》(Ceremony)入手,认识传统印第安母系社会以及一个印第安女性与自然有着紧密联系的神话世界.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林逋的复古与柳开、石介的复古不同,他具有复远古的味道。林逋的隐逸走的是儒家内圣之路。林逋的诗歌既有白体之平淡,又有贾姚锻句工警的特点,其为人、为诗皆为宋人所追慕。  相似文献   

7.
汉字起源问题,是由古而今的学者们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尚未形成共识。文章从远古文化背景,远古巫文化对汉字产生的直接影响、汉字应用、发展与远古巫文化的关系。现行汉字中巫文化字例析解等方面,分析论证汉字起源于远古巫文化。巫文化是汉字的始母。  相似文献   

8.
紧扣<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的记载,针对历代注、著中的相互牴牾,通读史记刨根究底,不为注家所囿,以史料为主,辅之以神话传说中的"质素、核心",结合"图腾学说",以人文思想为导向,辨误解惑,使淹灭在儒家思想禁忌迷雾中的"炎黄"之争,亦即"黄帝登熊湘"这一历史传说,渐露远古历史文化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记》,司马迁在撰写过程中不仅系统地总结、继承了我国先秦时期史学发展的成果,而且还经过慎密的辨析,运用不同的形式和手法,大量吸收了先秦时期的远古传说材料,于是先秦典籍中所保留下来的大量的远古传说就构成了他"通古今之变"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远古文明是一个由多元连接成的相互作用圈,逐步演变成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东夷文明是这一时期最古老、最辉煌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灵感与幻想。它是人类各种精神活动的起源 ,如宗教、祭祀、文学、艺术等 ,都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原始初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 ,创造了文明 ,也创造了神话 ;同时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丰富和发展了神话。本文试图就神话与上古西部的文明存在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了一个大致论述。  相似文献   

12.
神话是民族文化的土壤。但是,不同的古老民族,因其开始活动的时间有早晚的区别,活动的地域有条件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民族在民族习惯、民族意识,民族素质等等方面的差异,在此类种种差异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神话也就呈现出不同特点。这里,仅就中国远古神话在形态方面的主要标志,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正于方家。 一 笔者认为,中国远古神话在形态方面的第一个标志是其分树广立的格局。分树广立的结果,导致中国远古神话数量多,形体小,这是造成中国远古神话断片化的第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傈僳族创世神话是一部人类进步发展的史书 ,从神话中展示出傈僳族先民生产、生活发展进步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远古之美从古礼中典型地呈现出来,礼主要体现在仪式上。仪式的四个方面:行礼地点、行礼之人、行礼之器、行礼过程,前三者体现了远古之美的三个方面:建筑之美,人物之美,器物之美;行礼过程则体现了远古之美的整体特点:一种美与真、善内在关联、不可分开的关联美学特点。这些美学特点,为先秦之后的中国型美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莱丝莉·马蒙·希尔柯的短篇小说《摇篮曲》讲述了一位印第安老妇人在白人文化的蚕食下饱受亲情离散之苦,却能在与土地、自然以及古老印第安传统的联系中,重拾身份和自我,建立起与宇宙万物和谐关系的历程。通过对小说主题、神话原型、土地等意象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印第安人对生命、神话、土地的理解以及这些因素与宇宙万物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了解印第安人独特的文化生态观。  相似文献   

16.
远古图形设计,蕴涵丰富的视觉文化,无论是巫术仪式上使用的图腾,还是器物上的装饰,亦或最早的文 字符号,都记录了远古生活、生产场景,历史与信仰。现代的图形设计就是在远古图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理 解远古图形的诞生是十分重要的。愿这片文章能唤起人们对远古图形的重视与热爱。  相似文献   

17.
小说《典仪》通过融入大量印第安口头传说与民间故事对主人公塔尤的身份进行神话归域。具体功能体现为三方面:首先是对塔尤的身份进行集体化归域,意在表明他的疾病只是处于困境中的印第安文化的表征;其次是对他的身份进行生态归域,彰显印第安人主张宇宙万物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最后是对他的身份进行女性精神气质归域,弘扬一种以伙伴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考古材料,专家们对南京汤山和太湖三山岛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进行了细致梳理,刻画了远古"长三角"地区人类生存状况以及人类迁徙的大致轨迹。学者们对"长三角"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基本形成共识,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其它年代较远且影响较大的有苏州草鞋山和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目前学界对"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关系的表述不一。笔者认为,良渚文化后出现的"南京湖熟文化"和"上海马桥文化"与商周时期作为"长三角"主体文化的吴越文化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但有关这两种文化对后世的影响,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9.
远古神话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对于远古神话的理解有利于探究民族文化间精神的渊源及发展轨迹;而对于当今民族文化精神的把握又有益于我们理解古代神话.古代希腊神话、希伯莱神话和中国神话在"神与自然、神与人、神与神"的关系上既表现出神话的某些共有特性,又表现出不同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而这种文化精神又孕育、塑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九曲十八弯,悠悠然,不知不觉过去了数千年。当我们摹然回首,追本穷源的时候,才发现在这源头之颠,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耸立着一座对后世文学产生过不朽影响的丰碑——神话。一切民族在自己的童年时代都产生过神话,虽然其丰富程度存在差异,但都对本民族的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古希腊神话和中国远古神话的比较中发现它们的同异,使人们对人类童年时代的这两块艺术瑰宝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纵观古希腊神话和中国远古神话,它们产生的原因都是原始人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