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以德化传统陶瓷作品从室内案台到室外公共空间雕塑的介入,造型从小到大对陶瓷的突破;充分发挥材料作为独特的"媒介"和"载体"等几方面探索了陶瓷雕塑应用于公共空间雕塑的潜力,从而拓宽了研究艺术新的外部形态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丹麦馆     
丹麦馆从上俯瞰形似一个螺旋体,带来不断穿梭于室内与室外的感受。丹麦的象征、著名雕塑——"小美人鱼"第一次走出国门,放置于丹麦馆中央,让参观者感觉置身于安徒生的童话王国。展馆内介绍了丹麦人日常生活、性格爱好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雕塑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雕塑与建筑的关系问题,论述了雕塑与建筑的历史渊源以及雕塑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雕塑与建筑有亲缘关系,雕塑艺术,尤其是现代抽象雕塑艺术,对于现代建筑语言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和根深蒂固的。雕塑给予了建筑灵魂,让建筑更象雕塑、更象纪念碑、建筑更具视觉冲击力,有些建筑,甚至直接追求雕塑语言。建筑与环境更离不开雕塑作品的衬托,雕塑艺术品在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让建筑更具环境包容与公共认知。雕塑给了建筑美的语言、高尚的灵魂,建筑给了雕塑生存的理由。  相似文献   

4.
从雕塑素描与一般性素描的关联与区别入手 ,论述了不同专业性质对素描各要素不同程度的需要和主次的区别。强调指出雕塑素描的内渗性、架构性、空间性、情感性等个性化 (专业化 )特点。从而使雕塑专业工作者注重掌握雕塑素描的精髓实质 ,进一步丰富和拓宽雕塑语言 ,以利于更好地为雕塑创作和雕塑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中街景雕塑存在的种种问题,以西安典型街景雕塑大唐不夜城街景雕塑群和雁塔美术一条街街景雕塑为例,从街景雕塑的主题与题材、功能与表现形式、尺度与视觉观赏特点、空间维度、材质的运用等五个方面来说明当代城市街景雕塑在规划和设计创作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并且从中总结了城市街景雕塑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规划和设计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以使设计者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够为人们创造出更高质量的赏心悦目的街景雕塑作品。  相似文献   

6.
雕塑作品的多种类型,也具有了各种各样的功能,主要包括经济功能、文化与社会功能等方面。主题雕塑的题材、形式等会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的影响,所以只有雕塑与这些影响因素相互协调,才能充分发挥雕塑在城市中的社会、审美、文化功能,得到社会认可,成为优秀的环境艺术作品。研究柯尔克孜族主题雕塑的审美特征以及创作的思维方法,旨在为柯尔克孜族主题雕塑的创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雕塑艺术以独立的品格作为艺术门类之一,以其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而存在于艺术之林。然而,我们看到当代雕塑发展的近二十年来,传统雕塑的概念与模式早已泛化与外扩,并且有一部分雕塑家所关注的焦点已不在雕塑本身,而是在雕塑的边缘或者边缘之外的领域进行探索与创造。虽然这是当代艺术状况大为进步的表现,但是同时我们看到,当今世界似乎很难给雕塑下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雕塑的概念比任何时候都来的令人捉摸不定,雕塑的概念已经宽泛到吞噬雕塑的边缘。  相似文献   

8.
现代环境雕塑是一种将雕塑与周围建筑环境、地域文化、社会历史综合考虑的艺术创作,是一种将艺术创作概念与城市生活空间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活动。现代环境雕塑与它所处的建筑空间的关系是多样的,近年来,现代环境雕塑的创作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艺术家们各显神通,作品千姿百态。在现代生活中,现代环境雕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从雕塑创作的角度出发,并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雕塑创作中的一些艺术观点。论述了精神内涵和生命力是雕塑创作的核心和灵魂及创作中的任何部分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指出雕塑语言在雕塑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及雕塑创作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环境艺术中的雕塑的和谐性问题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雕塑与环境的主题,内容要统一;二,雕塑这个本体要做到形与神的兼备;最后,为雕塑作品的技法与思想观念要和谐。  相似文献   

11.
欧美雕塑公园发展策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雕塑公园在我国作为营造文化环境和公共景观艺术的载体,是一种较晚的自觉。本文从雕塑公园的起源入手,通过对欧美雕塑公园的类型、艺术特征及发展策略的介绍和研究,阐述了欧美不同形态的雕塑公园在发展模式、雕塑作品更新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并分析比照我国雕塑公园的现状,以期对我国快速发展的雕塑公园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历史及独特性,大学校园环境雕塑的设计首先要展现出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独特性,其次校园雕塑艺术要与学校传统、人文、建筑、环境相和谐统一,才能达到一定的审美境界,最重要的是校园环境雕塑的设计和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改变了艺术史的认知模型,它将对艺术作品的语义研究扩展为语义之外的语境研究,把探求符号意指的艺术史认知模型转变为强调话语构型的艺术史认知模型。这种艺术史的视觉文化转向影响了从现代主义雕塑到晚期现代主义雕塑“自足性”问题的变迁。与现代主义雕塑不同,晚期现代主义雕塑的自足性不在于物质自足性。相反,晚期现代主义雕塑建构了一种以“剧场性”为核心的雕塑自足性话语范式。艺术家通过在剧场性中设计视觉辩证的观看结构和体制批判的观看权力,将对雕塑内部的语义探究转移到对雕塑外部的语境建构上来。可以说,晚期现代主义雕塑自足性问题的转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艺术史研究的视觉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4.
凤翔与淮阳作为典型的北方泥塑艺术产地。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两地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泥塑艺术风格,各自固定的泥塑表现手法、厚重的文化底蕴、鲜明的艺术形态深受世人的赞誉。从制作工艺、泥塑造型、纹饰、色彩等方面进行对比剖析,总结两地泥塑特色,使之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并就民间泥塑艺术衍生品造型设计、泥塑动画角色设计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动物雕塑艺术历史悠久,融汇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随着工艺水平、审美能力及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中国传统动物雕塑发展形成多个文化体系,其中不同时期的动物雕塑其文化特点及艺术特征区别较大。通过分析传统动物雕塑艺术的元素构成,了解中国传统动物雕塑的艺术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从艺术表达的维度探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内容,进一步从多元化视角传承传统动物雕塑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空中之鸟》以纯粹的形式体现了雕塑的三种语言:体感、量感、质感。雕塑是体感、量感、质感的艺术,这句话用抽象的术语表述出来,也就是,雕塑是"存在"的艺术。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是"变化",雕塑艺术的基本精神是"存在"。  相似文献   

17.
宁夏隆德县杨氏家族雕塑艺术已传承了六代一百多年,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雕塑彩绘、仿木建筑木刻、壁画艺术等门类,是杨氏家族雕塑艺术传承的主体。第四代传人杨栖鹤奠定了其家族雕塑艺术的艺术地位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阶段与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大体一致 ,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阶段。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石雕、木雕、铜雕和泥塑等类型 ,包括摩崖石刻、玛尼石刻、建筑装饰木雕、印刷模具木雕、封经板木雕、大型泥塑和擦擦等。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体现了藏族文化鲜明的宗教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