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语言交际是一种社会行为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通过语言交际进行各种社会活动 ,实现各种社会目的。语用学正是研究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文章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 ,讨论认知语境在相互明白、话语相关及话语理解中所起的作用 ,强调交际双方正是在一定的认知语境下 ,根据相应的语境因素 ,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 ,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
轴心时期的中西古典语言思想家都倾向于从语用、语效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语言 ,将语言 当做一种话语而非一个纯粹的符号体系来加以研究。然而 ,从这一共同认识出发 ,中西先哲对于无法从 社会文化语境中抽象出来的语言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古希腊主流话语理论家在其'言说'或 '修辞'理论中倾向于对语言采取一种积极正面的态度 ,先秦诸子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语言具有的不稳定性 和颠覆性的担心甚至恐惧 ,流露出一种'语言忧思'。先秦和古希腊语言思想的这一差别深刻地影响着 中、西话语形态在随后两千多年的发展。以这一差别为视角来观察我国的话语传统 ,对提高我们的文化 自觉 ,尤其是在全球化语境内重构当代中国话语 ,都将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的深层原因。对于学术来说,具体的观点和思想深深受制于术语、概念、范畴和话语方式。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可以从语言的角度得到深刻的说明。中国现代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现象、观念不同,而在于这些现象和观念背后的话语体系不同。与古代汉语体系和现代汉语体系相对应,中国学术话语大致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学术话语和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两种类型。中国古代学术话语又大致可以划分为从先秦至秦汉、从魏晋到明中叶、从明中叶到晚清三个阶段。中国近代学术话语的主体还是传统方式,但增加了异质的东西,这种异质并没有动摇中国传统话语的根基,异质只是作为因素而存在。  相似文献   

4.
从庄子对世界本质("道")的认识和语言的态度与他独特的言说方式("三言")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庄子的言说方式对中国的话语传统具有深远影响,对中国固有文化规则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与西方传统及当代话语模式有着根本区别。我们有必要努力发掘自己的文化和话语规则,实现话语分析在中国的文化转向,建构真正的当代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5.
随着反本质主义思潮的兴起,传统“宏大叙事”模式开始瓦解,语言的透明性和启蒙的合法性问题在当代西方文化中受到了普遍质疑。当代反本质主义在对语言表述机制的重新思考中,解构西方文化中客体知识的启蒙传统,倡导从客体语言表述到主体话语实践的回归,并试图建立一种主体权力关照的文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从象征主义诗论开始,一直到俄国形式主义、海德格尔的诗学、以及法兰克福学派与接受美学,都致力于文学话语的独立性和纯洁性的探寻,其目的并不是要割断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而是通过对文学话语的看护与更新来对抗社会僵化、陈腐的话语形态,更新读者的感觉方式和思维方式,批判主流意识形态.通观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所走的是从语言批判到意识形态批判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广告站在市场的最前沿,彰显了中国社会体制、文化、经济等多维度的变迁。广告语是透视广告的眼睛,改革开放30年来广告语主要发生了三个向度的转变:从政治话语向娱乐话语转变;从集体话语向个人话语转变;从理性话语向感性话语转变。广告语逐渐由对产品的介绍,转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话语诉求,从一种新的角度展现了产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互联网的舆论环境中,青少年在公共参与时经常使用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本研究选取“95后”“00后”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公共参与中,通过网络语言的使用、传播与扩散,进行话语抗争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青少年在公共参与中使用网络语言进行的话语抗争,是一种软性话语抗争。它是在青少年个体的表演、群体的围观、整体的惯性中逐渐形成、扩散和被“包装”的,具有底层性、弱者武器性质的一种日常软性话语抗争。它开始于话语,也往往止步于话语,而不是像“传统”的社会运动和集体行动中,话语作为抗争的可调用工具或文化要素,或者作为一种延伸。青少年的这种软性话语抗争,从语言角度投射了中国青少年在公共参与语境中的复杂处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语境中的后殖民文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理论以话语霸权理论来重构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为消解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解构主义言说策略与殖民地文化历史主义重建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后殖民理论传入中国,使一直纠缠中国近现代学界的中西文化关系命题有了一个重新梳理的机遇,但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强化了对西方话语的批判,却忽略了对中国现有话语结构的深层分析,于是也就遮蔽了对中国现实话语复杂性和混杂性的体认.在此种话语场景下的民族文化重建,只能是一种缺乏比较文化视野的自我想象.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的重建,关键要做的是对自身的文化属性做出准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任何时期的个人主义都不是西方原本的个人主义,而是我们理解的个人主义。中国近代个人主义话语内在的紧张根源于中国传统国家伦理思想与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冲突,而中国现代个人主义话语的内在紧张则根源于西方个人主义本身的矛盾。我们既不能从汉语语源的角度,也不能从英语语源的角度来解读和理解中国现代个人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11.
话语伦理致力于建设和维护文明、和谐的话语行为。建立话语伦理的关键是确立话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即平等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要通过加大话语伦理的理论研究、加强话语伦理教育、建立自由、平等的话语交际环境和建立良好的话语交际秩序等途径来加强话语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2.
旨在借用语言学理论之一语篇分析理论,通过对大学英语中四项语言技能的研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篇分析这一新的理论在阅读及写作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要素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由彼此联系、相互匹配、协调发展的五个要素构成的,这五个要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语境。它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哲学话语不同于日常话语、艺术话语和科学话语,它有其自身的特征:语义独特、内涵确定、言简意丰、逻辑严谨。哲学话语的多样性是由哲学术语的多样性造成的。哲学术语可以从若干不同的角度(如直接来源、使用范围、民族特色、所属分支)加以区分。哲学话语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因为世界太无常。  相似文献   

15.
Martin 的语篇语义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Martin(1992)的语篇语义学思想。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Martin的学术背景。然后从"语篇语义学"这个术语的含义讲起,讲到了Martin为什么提出这种理论,即关于三层分节的思想。接着讨论了语篇结构与语法结构的异同,特别是详细介绍了协商、识别、连接、概念这四个语篇系统的主要内容。最后讨论了语篇系统与词汇语法之间的互动,以及语境、语类、意识形态等概念。  相似文献   

16.
论新时期乡土小说的话语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小说呈现出话语喧哗的态势,其中以启蒙话语形态、革命话语形态和复古话语形态尤为突出。在多种相互颉颃的话语形态的背后,昭示着一元话语向多元话语流变的趋势,这种趋势对21世纪文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我们是用西方文论话语言说中国文学问题 ,而没有自己独特的话语系统。“西化恐惧症”和“西化崇拜症”的认识都是错误的 ,我国文学理论创新的话语策略应是 :第一 ,调整中西文论话语的错位现象 ;第二 ,实现传统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 ;第三 ,创造新的文论话语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福柯、布迪厄、巴赫金的权力话语观,提出了话语研究中的权力话语的重要性,认为社会语言学家应帮助公众利用批判性话语研究工具解构话语中隐藏的权力和社会意识形态,揭露权力话语对公众的欺诈性。  相似文献   

19.
方柱绕流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篇分析理论为传统的外语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该理论强调从宏观角度对语篇进行分析,将读者的积极参与引入教学中,力图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着重讨论了该理论中重要的一方面——语境,并将探讨语境如何帮助理解语篇,提出了自己在语篇教学实践中的某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为话语研究带来批判向度的批评话语分析(CDA)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常常受到批评,还因此引发了激烈争论。深入思考这些批评及其争议,对话语分析和相关研究来说很有必要。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探明CDA招致批评的根源,还可以更好地认识话语分析在任务、方法、目的等方面的问题及其错综复杂的发展格局和趋向。随着研究重心逐渐从“作为文本的语言”转移到“使用中的语言”,话语分析的任务越来越多地从描写推进到阐释,这为包括CDA在内各类目的不同的话语分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还向在文本分析基础上进行充分有效的语境分析提出了更大挑战,对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有了更高要求,话语分析也日益成为多视角、多维度、不同范式共存并相互混杂与冲突的跨学科和超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