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言中的味觉词大多都可以用来表达多种意思。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反映人的认知且需要通过人的认知获得解释。以"sweet/甜"和"bitter/苦"为例,从认知角度对味觉词语义拓展的分析表明,味觉词一词多义现象是概念隐喻、概念转喻两种认知方式抑或两种认知方式共同作用的产物。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词语多义现象研究的纵深发展,同时对多义词的教学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界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产生了三种阐释理论:范畴观、框架语义观和概念合成观。以动词“go”为例,运用三种阐释理论,从认知角度来分析动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进一步说明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3.
认知问题是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而认知问题的核心问题是“真”的问题。人的认知成果最终由语言来呈现,语言的基本单元是词,每个词都蕴含一个“是”,由是什么(词所指代的对象域)与何以是(该对象域确定为一类的标准)两方面构成。那么这个“是”如何而来?所知学认为一切由“知”而来,一切都是所知。认为“知”对于认知活动必不可少,但并非唯一来源。“信”与“说”有其自身不能等同于“知”的特点,与“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认知过程中共同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味觉词是描述人类味觉感知的基本词汇,对其语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拟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 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的视角, 以“甜”/ “sweet”和“苦”/ “bitter”为例,对英汉基本味觉词的认知语义进行研究探讨,着重分析英汉语言中,味觉词语义衍生的共性和个性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5.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经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控”的网络新义的产生,既有人类隐喻思维的作用,也是人类转喻认知的结果。“控”基于与日语词“コン”读音的相似性、语义的相关性,经过转喻→隐喻→转喻的认知转化,完成了隐喻义和转喻义的概念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感知是人类对所感觉到的数据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以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不同语言中颜色词的相似意义表明人类认知的统一性,但颜色词意义的延伸,即多义性还与人类和所处的自然、社会以及文化环境的互动密切相关。通过隐喻认知,颜色词的基本意义投射到不同的领域,产生民族独特的隐喻含义。研究颜色词的隐喻意义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的认知模式,减少交际中的障碍,促进颜色词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的“博士”一词自战国时期产生起,其词义、用法不断变迁。现代我国沿用了欧美的学位制度,博士指学位的最高一级。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语用因素和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影响,博士一词不断衍生出新的意义。从历史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博士一词从古至今在词义、用法上的演变及其动因和机制。象似性、社会文化、语言习得及交际双方的策略性互动成为博士词义演变的动因;类推、回溯推理、外借和语境义固化与消失是词义演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刘涛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4):130-133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识世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俄汉语中的“рука——手”同属基本范畴词,具有很强的转喻:隐喻能力。通过手部动作认知、情绪认知、场景认知、权势认知、身体结构认知等方面研究俄汉语认知域中转喻与隐喻的交互作用在词汇层面的连续体关系,将有助于从实证的角度对比分析俄汉语转喻和隐喻思维模式的异同,探求造成两个民族认知差异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控”一词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而肆意流行起来。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发现“控”的原型有别,发源于中国传统词义的“控”为“控1”,而网络流行词义的“控”为“控2”。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试图阐释“控”的认知演变历程,及其相关的构式特点。由于语言经济性的要求,人们对“控2”的识解使其偏离了其外来词汇的中心范畴,而更加接近中国传统词“控1”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义的角度以概念隐喻理论中的实体隐喻为理论参照,对比分析“花”在汉语中,古今隐喻意义的变化及“花”在现代英、汉语中隐喻意义的异同,笔者发现现代汉语中“花”的隐喻词项大大增加了,一些隐喻词词义发生了改变,“花”作为始源域的映射范围越来越广。英、汉民族在认知上义词“花”上有相同点,在感知其下义词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各民族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语用和语言的互动关联,语用上的强调可能会渗入语言而成为语言自身的构成部分,语言会用某些显性语法形式标志被强调成分并使其范畴化。意义制约着汉语语词的历时流向,其主要表现之一是有相同或相似语义特征的语词往往会呈现为相同或相似的演变趋势。汉语的增量语词有通过语法隐喻、从其他认知域投射到言域中演变为强调标记的可能。这可通过增量语词的基本类型,如持续量语词、延及类语词、复加类语词的某些演变范例给以说明及解释。汉语的虚化成分并不单纯,从增量语词演变来的诸强调标记既有作用上的相似性,也有价值上的对立性,造成对立的主要原因是诸强调标记从它们的源词那里继承了某些特征,并且可能演变出了新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衰老与语言使用密切相关,通过纵向跟踪一个人语言使用中的变化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提供依据来诊断衰老变化与质量,为老龄化时代的健康衰老模式提供理论参照。文章以美国著名作家梅·萨藤在57-82岁期间撰写出版的8本日记为历时性语料,利用LIWC词频统计软件,统计8本日记中7个文本参数的词频数量及其变化趋势,通过定性分析与语料解读,考察作者的语言使用是否或如何随着年龄而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年龄对于自我参照、社交词汇、消极情感词汇、冠词和大词的使用影响较大,而对于积极情感词汇和认知词汇的使用影响不明显。主要是因为随着人的变老,其自我关注程度、社交和情感需求、其他生活关注以及类别化思维程度等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词汇积累一直是英语学习瓶颈的原因之一就是汉英字词表层强大的异质性 ,人们认为这种异质性使汉语的字词认知心理在英语学习中无法正向迁移。从汉语和英语造字构词的方法上看 ,汉英两种语言在造字构成上具有共性 ,主要的词汇构成方式是近似的 ;因而利用汉语认知心理的正迁移大量积累英语中介语词汇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词义是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高级认知活动被称为范畴化。范畴化就是把通过体验获得的概念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认知过程。然而词义在范畴化的过程中也可能由于某些因素而丧失其原有范畴特征,经历非范畴化的过程。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探讨词义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相似文献   

15.
汉语的简缩造词有时会导致词素义的衍生:原词语经过简缩后,原来整个词的意义往往会被浓缩到一个代表词素里,此意义就是因简缩造词而产生的词素新义。新、旧义之间有联系,符合简缩造词的特征和词素新义具有首现性是判定简缩造词生成词素义的标准。简缩造词衍生新词素义有自己独特的过程和规律。简缩造词衍生词素义最直接的原因是汉语中简缩词的大量使用,人类的转喻认知和语言的类推机制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时期,汉语外来词单音成分的语素化和词缀化引起了我们的充分关注,这种新的语言现象必然有其深层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内在动因是现代汉语语素的单音节化、词的双音节化的要求;语言类推机制下的仿拟造词的促进。外在动因是对外接触的大量增加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外来词单音成分的词缀化;传统报纸媒体积极吸纳外来单音类词缀,推动了它们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言在不断的变迁中。由于经济、政治等原因,每个时代都存在特殊的具有标识时代意义的语言或词语。时代标识语具有时代性、高频性和近代性的特点,时代标识语的形成与所处时代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发展、媒体传介和文化因素都有关系,时代标识语的本质是人类对社会语境的认知产物。  相似文献   

18.
人体方所形式的隐喻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汉语中,人体部位词一般不具有处所性,需要加上方位词,才能构成人体方所表达形式"NP F"。人体方所表达形式不仅仅指示某一实际位置,有时又表达隐喻意义。我们对汉语中具有隐喻意义的人体方所形式加以研究,弄清汉语中以人体方所意象形成的隐喻,并对人体方所意象形成的隐喻意义作出认知解释,从而从一个角度证明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  相似文献   

19.
"双音化"指非双音节词语转化为双音词的过程,既包括单音词演变为双音词,也包括多音节词语缩略成双音词。双音化是汉语语法及词汇史上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发展也对语言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关于双音化的研究很多,近年来又有不少新的进展,本文主要总结归纳近年来人们在双音化的原因及其影响两个方面一些新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一个民族的语言借用、吸收另一个民族的语言,就产生了外来词。英语外来词大约有80万,而汉语外来词仅有1万条。英汉语中外来词数量悬殊是由社会与历史原因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差异、语言自身差异造成的。其中,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差异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