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反贫困模式的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研究的理论课题。通过对开发式反贫困、小额信贷反贫困、异地开发反贫困、对口反贫困以及企业反贫困等农村反贫困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综合现有各种反贫困模式的优点,认为政府支持背景下农户参与式反贫困模式——“政府+中介组织+贫困农户”模式才是符合农村贫困地区特点、可行、易操作的反贫困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精准识别和精准扶贫的目标,通过多维贫困测度法探索贫困的深度和诱因变得尤为重要。基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的调研数据,采用Alkire Foster多维贫困测度方法从收入、健康、教育、生活设施和自然地理环境5个维度对贫困地区农户进行多维贫困测度与分解。研究表明:(1)单一维度上,农户贫困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各维度贫困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2)多维度贫困测度上,多维贫困指数随着贫困剥夺维度K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变化趋势呈现倒“S”型曲线,变化速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3)多维贫困指数以及发生率高于其他研究,表明生态敏感区的异质程度高;(4)多维贫困指数存在地区异质性;(5)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存在维度差异性,教育、收入、健康和基础设施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致贫因素复杂,扶贫任务艰巨。基于秦巴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A-F测度方法对农户多维贫困进行测度与分解,并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在厕所类型、做饭燃料、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贫困现象普遍。K=3时,农户多维贫困发生率高达90.56%,多维贫困指数为0.391 6;农户家庭65岁以上人数、耕地面积、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家庭人口数量等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从生活水平、健康医疗、养老保障和教育等方面进行重点扶贫,使农户早日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专业村模式被认为可以在连片特困区村域“产业扶贫”中加以推广。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保靖县黄金村为例,重点考察了贫困村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以及专业化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发现:贫困村的专业化发展遵循典型的“S”型轨迹,产业传统、关键技术突破、政府推动以及能人的示范效应对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伴随专业化发展,农户的多维贫困呈下降趋势,村域经济的专业化发展对不同贫困维度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即对经济贫困、健康贫困和住房贫困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在信息、教育和交通贫困维度上的减贫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三期数据,运用条件混合回归,从信贷可获得性视角考察数字技术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减缓农户多维贫困,采纳数字技术农户的贫困降低了23%,缓解信贷约束是数字技术减贫的重要机制,且突出表现在正规信贷部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减贫存在“精英俘获”现象,减贫红利没有被全体农户公平共享。基于贫困维度分解发现,虽然数字技术能减缓绝对收入、生活条件、医疗、教育维度的贫困,但经由信贷可获得性的减贫效应仅体现在绝对收入维度,农户信贷需求仍以满足消费性信贷为主。因此,在激发“互联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要考虑数字红利公平共享和农户多元信贷需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致使“相对贫困”成为一个活跃的热词。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界定和测量贫困的两种方法,二是制定反贫困政策的两种理念。作为政策理念,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既有差别,但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对贫困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种发散的思维和包容的氛围,从而产生了多维贫困和多维贫困指数等新概念。在现代贫困研究的过程中,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是随外部环境变化而在政策理念和行动策略上的响应,现在的问题是要将其落实到政策和行动上。  相似文献   

7.
后脱贫攻坚时代农村社会救助反贫困的困境及政策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脱贫攻坚时代,中国农村反贫困形势进入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的新阶段,面临着新形势:“两无人口”数量巨大,兜底脱贫压力激增,相对贫困问题更加突出,已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大,农村贫困人口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反贫困“造血”功能不足,救助标准过低,兜底脱贫作用有限,救助政策简单叠加,能力提升政策缺失,低收入群体争当“贫困户”。面对后脱贫攻坚时代农村反贫困的新形势,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亟需强化兜底脱贫保障和政策衔接,更加关注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规避救助依赖,建立贫困风险预警机制,注重贫困者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不仅是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焦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多维贫困的准确测度是有效攻克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环节。基于秦巴山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1325份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 F指数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存在明显的交叉性与多维性贫困,致贫原因亦复杂多样。依据测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度贫困地区的反贫困路径: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深度贫困区生活条件;积极发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提升深度贫困区人力资本水平;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健康网络,强化深度贫困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实做到社保兜底;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动,拓宽深度贫困区农村居民收入渠道;重视深度贫困地区综合发展,有计划地推进深度贫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采用2014年CFPS微观调查数据和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资本异质性、融资约束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农户多维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融资约束依然存在,融资约束显著抑制了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缓解。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融资约束与多维贫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总体社会网络规模、邻里信任、政治关联性组织参与显著降低了家庭融资约束和多维贫困概率;干部信任显著降低了家庭融资约束概率,而亲戚交往显著增加了农户融资约束概率。社会资本与融资约束交互影响农户多维贫困,但存在差异。家庭社会网络总体规模、政治关联性组织参与两类优质社会资本介入显著抑制了融资约束的致贫效应,而亲戚交往联络进一步强化了融资约束的致贫效应。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异质性与农村家庭多维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甘肃、陕西省农户调查资料,实证分析社会资本总量及其结构对农户多维贫困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总量对农户多维贫困具有显著缓解影响。在社会资本的4个维度中,社会信任、社会规范能够显著缓解农户多维贫困状态,而社会声望、社会网络则会显著加剧农户多维贫困状态,反映出社会资本不同构成对农户多维贫困状态的影响具有方向不一致性。此外,户主年龄越大、户主为汉族、户主家庭中男性劳动力更充裕、户主所在村是扶贫移民村的贫困户,其多维贫困缓解更显著;而户主家庭人口规模较大、户主从事农业生产时间较长、户主所在村庄自然灾害越严重,则不利于其多维贫困缓解。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89-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通过生存分析研究家户贫困或非贫困状态的转变,以及转变发生前,初始状态的持续期限对这种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家户陷入贫困与脱离贫困的过程以非对称的比例同时存在,持续贫困或持续非贫困的时间长度对贫困状态转换的影响,因选择绝对贫困线或相对贫困线而呈现不同的变动趋势。而且,就贫困动态变化而言,尽管从绝对贫困理念看,贫困家户具有很大的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但从相对贫困的视角看时,却发现贫困表现出持续性特征,从而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固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因中国各省之间的县级统计指标不一、县级层面贫困方面的数据较缺乏,湖南省县级层面的数据相对连续和完整,所以文章以湖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例,利用该特困地区37个特困县10个贫困维度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主成分分析方法,考察了一维、静态多维和动态多维贫困的理论和实证差异。研究发现:其一,相对于一维和静态多维贫困得分,动态多维贫困得分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特困县的贫困程度。以动态多维贫困得分为基准,一维和静态多维贫困得分都存在不小的偏差,但静态多维贫困得分的偏差要小很多。其二,湖南省武陵山区各特困县的平均贫困程度比湖南省罗霄山区各特困县的稍微严重。武陵山区中,娄底市各特困县的平均贫困程度最高、邵阳市各特困县的排第二,常德市各特困县的最低。罗霄山区郴州市各特困县的平均贫困程度要比罗霄山区株洲市各特困县的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82-2008年间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及贫困发生率的研究发现,国家"一刀切"的贫困线标准会直接影响政府对贫困状况的评估,甚至国家扶贫政策的决策。在充分考虑甘肃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以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07-2009年对甘肃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的调查结果为原始数据,引入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方法进行测算,得到近三年甘肃农村贫困线标准,并将结果与甘肃现行贫困线进行比较,发现甘肃现行的贫困线标准较低,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罗素、逻辑经验论者和蒯因利用逻辑分析方法解决传统哲学问题所遇到的麻烦 ,从根本上说是方法上的困难 ,是逻辑分析方法过度扩张的结果。分析哲学运动的发展历程显示出了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营环境不佳,体制和技术落后,机制不活,管理粗放,导致一些煤矿区经济陷入危困,且积重难返。企业负债高、资本金短缺、亏损严重,职工工资拖欠,就业形势严峻,居民生活难以维持,影响社会稳定。危困煤矿区脱困是落实"三个代表"思想、振兴煤炭工业和煤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后2020贫困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发展中大国,后2020中国仍然存在贫困问题。考虑到世界各国经验和扶贫成效,结合中国国情,应根据人的基本需求变化来确定新的贫困标准,这既符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通常做法,又能够体现中国扶贫成效。扶持对象更加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解决难啃的硬骨头。扶贫战略应推动反贫困走向城乡一体,因为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低保和扶贫两项制度一体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能够为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贫困问题奠定基础。后2020贫困问题的政策取向可以是区域政策解决制约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外部约束,开发式扶贫政策提升一般贫困人口向上流动的能力,精准滴灌式扶贫政策解除特殊困难贫困人口的特殊困境,城乡一体化扶贫体系解决扶贫的“真空地带”。  相似文献   

17.
人文贫困的提出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历来是学术界和政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但以往对贫困的研究更多的是注重经济层面的分析.本文从贫困主体自身的社会文化属性出发,从能力和权利的视角提出人文贫困的概念,目的是由过去单纯关注物质贫困转向关注包括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在内的人文贫困。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特殊心理发展时期。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不仅身负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而且心灵上还承受着难以名状的心理负荷。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贫困学生各种常见的心理状况,并结合学生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关心。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问题是影响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要采取切实措施做好贫困生“心理脱贫”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心理贫困”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生教育及资助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贫困动态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Kaplan Meier法分析农户入贫和脱贫风险率并使用离散时间Cloglog模型考察了贫困状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农户脱贫和入贫风险函数均呈现明显的负时间依存性;家中健康人口比例对于东部地区农户脱贫和入贫的概率影响最大;中等教育人口比例对于中部地区农户脱贫和入贫的概率影响最大;户主教育年限和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人口抚养比以及家中工作人口比例对于西部地区农户脱贫和入贫的概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