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解决学校纠纷案件的主要法律救济途径。这三种法律救济途径存在着受理程序上的不完善,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因此,我们要建构一种公平、专业的学校纠纷救济体系,完善学校纠纷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2.
法权关系的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最终都依赖于相关的法定救济途径的设置,在高校管理体制法治化趋势中,教育行政法律救济制度的完善与否是高校管理法治化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而关于我国教育行政法律救济的主要途径、教育行政复议的特征及其与教育申诉的区别、教育行政复议的范围以及教育行政诉讼等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过教育行政法律救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教育关系主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救济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研究法律救济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及其法律救济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救济在学校侵权行为中的根本作用就在于保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法律救济途径主要是通过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  相似文献   

4.
学校纠纷的民事法律关系与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纠纷就性质而言包括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学校与学生的纠纷是学校纠纷中最主要、最常见的纠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民事纠纷主要表现为因学生人身伤害案件引发的纠纷,学校与学生纠纷的民事法律关系应定位为教育民事法律关系。它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即主体的限定性、客体的特定性、内容的双重性。学校纠纷的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是民事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学校法律纠纷的救济途径主要有:建立校内纠纷调解委员会、建立学生申诉制度及司法救济等。根据我国民法理论,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学校伤害侵权案件中学校建立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通常是两种,即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5.
行政纠纷是引起行政救济的前提,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离不开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和发展。诉讼救济固有的局限性,使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在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体系中,必须重视行政协商与行政调解、行政申诉与信访、行政裁判及私力救济等各种行政ADR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纠纷的行政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滞后性、高校自身模糊的法律定位、高校与教师、学生不甚明晰的法律关系等是高校内部管理纠纷行政救济不畅的主要原因。完善行政救济理论,架构行政申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三足鼎立"的救济模式可以建立行之有效的行政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7.
学生与学校纠纷的法律关系及其权利救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学生和学校之间纠纷而引发的案例层出不穷,引起了理论与实务界的诸多思考与争议。面对学生与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如何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权利救济机制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针对我国学生与学校之间纠纷的现状及产生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纠纷的法律关系性质,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权利救济机制,从而有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教育纠纷,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理论认为在高等学校行政法律关系中学生是高等学校的内部行政相对人,高等学校对学生的纪律处分是内部行政行为;教育法规定学生不服学校纪律处分的救济途径是申诉,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没有将纪律处分行为纳入受案范围;法院在学生不服学校纪律处分而提起诉讼的问题上也做法不一,存在矛盾.事实上,高等学校学生应当是高等学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外部行政相对人,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行政处分实质应是行政处罚,因此,需要对现行法律、规章规定的学生救济制度作出调整,取消内部申诉制度,明确赋予学生对高等学校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行政职权之行为有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行政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行政手段,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必须加强对行政规划的法律控制,使其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对行政规划的法律控制主要是程序控制,包括拟定程序和确定程序,而针对行政规划的确定裁决的救济和针对行政规划变更和中止的信赖保护救济是对行政规划提起法律救济的两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9,(6):77-82
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在境外已趋成熟,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均已进行了专门立法,设置了专门的纠纷解决机构,使环境纠纷得到了妥善处理。而在我国境内,环境纠纷行政解决尚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也没有专门的处理机构和专业人员,处理方式只有行政调解一种可选,且处理结果无法律约束力。为此,我们有必要借鉴上述国家和地区成熟的纠纷解决经验,制定专门的《环境纠纷处理法》、设置专门的纠纷解决机构、配备专业的纠纷解决人员、将行政调解和行政裁决作为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并明确上述方式的法律效力、建立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辅助系统等,以此来完善我国的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学自治理论,特别权力关系学说,处理私人纷争并非基本权利本质属性等阻却高等教育权可诉性的理论学说和制度障碍进行剖析;指出在人权保障及法治的理念下,应坚持法律优先与法律保留、基础性与重要性关系原则,从法律权利与宪法权利不同层面、不同程度,通过违宪审查、民事、刑事、行政等不同进路,赋予公民高等教育权可诉性,以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自主权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因高校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而引起的法律争端越来越多 ,基于现代行政法理论 ,首先对高校自主权的性质进行了论述 ,认为高校自主权属于行政权力 ,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而非民事法律关系 ,探讨了高校自主权接受司法审查的范围 ,提出了高校自主权法治化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政府教育行政有限职能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应有限、合法 ,与教育行政资源和能力相对应。实现教育行政有限职能就要求转变观念 ,完善教育行政组织法 ,健全社会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等院校出现的各种纠纷越来越多,各高校的管理者为应付官司疲于奔命并为此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究其原因与管理者法律知识缺乏,法制观念淡薄有重大关系.为此,应当在高校管理中注重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制教育,建立和健全法律顾问机构,加强合同管理,尊重师生员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法制观念教育、法律教育、法学教育、法制教育和普法教育的辨析,提出了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的涵义。并对法制观念教育相关的概念以及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观念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行政和法分别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论证了两者的关系及其历史发展,阐述了误解两者关系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如何在当前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合理处理行政与法的关系,积极地同时推进法制工作与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切实达到推动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行政与法的相互促进关系将推动社会的进步,把握不好这种关系便会影响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进步,只有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行政与法的关系,立法工作坚持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提升并规范行政水平以及加大对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的监督,才能使行政和法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深入分析依法治国理论,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关系。为了推进依法行政,必须从加强法律教育、改善行政立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行政执法以及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等四个方面入手,使依法行政成为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不是基于《民法通则》设置的监护制度,而是源于带有公法性质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幼儿园与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教育管理法律关系。幼儿伤害事故分为过错事故和意外事故,在过错事故中,幼儿园按照过错责任原则归责,但是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在意外事故中,幼儿园不需承担法律责任,解决意外事故的真正出路在于幼儿园参加责任保险和幼儿参加人身伤害保险。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公立学校与教师之间主要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推行的教师聘任制,必然彰显出学校这一行政主体(属于法律授权的行政主体)与教师合法权益保障的不平衡与矛盾。为了确保教师聘任制的顺利推行,并能有效地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应借鉴关、日、德等国经验,单独为教师聘任制立法,引入司法救济,以有效解决行政法律关系中教师权利保护程序的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纲领是法学教育为法学实践服务,恢复实践法学传统,自国家主席起,联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公检法司等法学实践部门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共同进行法学教育工作。在法学教育地位与人才整合上,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应当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师吏一体,君师一体"的机制,对法学教育从课程开设、教材编排、教学互动、实效考核诸方面加以监控,彻底排除各种理论法学以及纯粹法典化思路的影响,依法开课,追求法学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