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本文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料 ,重点阐述了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法规范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并依据传统经济生产、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所反映的生态保护事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而运用女性学和社会性别视角探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因为,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妇女的知识与经验,论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妇女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和行为,并通过女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管理机制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事例,阐述少数民族妇女对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发生互动关系时,为了适应生态环境而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文化观念。从而挑战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文化下,对少数民族妇女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经验的忽视,强调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男女两性共同创造的,应该包括少数民族妇女在构建、传承民族文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符合社会发展的知识与经验,不仅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也适用于各民族社会,对此要加以重视、总结、弘扬,并使其成为今天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技术有着本质区别的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的器物文化和非器物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方面和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方面共存.现代技术的自主性是现代技术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文章主要从宗教神话、生产耕作方式、树木崇拜、丧葬仪俗等方面 ,探讨了少数民族的生态意识。从中可以看出 ,不同民族的许多文化行为对生态环境起着顺应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族院校图书馆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作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主渠道的民族院校图书馆要做到 :建立特色馆藏 ,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提供文献和知识储备 ;参与教育和科研过程 ,让广大师生从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创新中吸取精神动力 ;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情报资源 ,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资讯服务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地扪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对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的新思路,即将地方生态博物馆与文化旅游的发展相结合,同时注入民间资本,由社区居民来管理社区文化,解释自己的文化并选择其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实现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也是关于生态博物馆发展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7.
浅谈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森林资源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少数民族有大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传统观念、法制、规定和习俗。这些内容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生态保护特征,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情况,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的影响和作用。该文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及其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挖掘和借鉴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促进我国林业建设,是林业工作者的紧迫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生态意识及其经济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部分。西部开发过程中的现代化进程必然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但决不能以牺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是要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双赢效应。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应包括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强调要树立民族文化生态的"环保意识",提出"文化生态经济"概念,大力发展"文化生态经济",把它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研究和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不仅有利于唤起人们对保护民族地区文化生态重要性的认识,而且也是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文章以少数民族神话传说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为例,指出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和变异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对其现代价值的研究,既要重视文献资料的发掘,也不能忽视田野调查的结论,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更为切合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人类学、宗教学、伦理学等学科相继出现了和生态学有关的交叉学科。寻求生态保护途径,似乎成了人类的一种未来选择。殊不知在历史上,生态保护早已是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已有之义。弘扬新疆少数民族生态保护意识将有助于人们重视信仰在环保中的协调作用,恢复生态保护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1.
在西部大开发中 ,怎样正确对待包括宗教信仰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 ,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实施西部大开发至关重要。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与现代化问题 ,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故作者在该文中认为宗教文化是西部一些民族文化的标志 ,进而提出保护发展、利用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朝鲜族教会和苗族教会中,我们可以从基督教的思想内容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形式、基督教的伦理与少数民族的传统伦理、基督教信仰与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等四个方面,看到基督教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两个民族的教会处理基督教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不同,主要取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类型和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3.
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同宗教或者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教派少数民族汇聚到一起,使不同宗教之间会发生碰撞。如何使不同宗教或同一宗教内部各个教派之间在移民安置地和谐共处,将会决定生态移民工程能否取得最大效益。从当前西部民族地区若干生态移民安置点的建设状况来看,当地政府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于改善移民生活,以及迁出地生态环境的恢复等方面,政府对于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移民文化的保护力度稍嫌不够。这种状况导致移民工程能够改变移民的生活条件,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的消失。  相似文献   

14.
武陵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是加快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的重要课题,与加快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社会转型阶段,应该构建推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的四个内在运行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对接与整合机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机制;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互...  相似文献   

15.
天人关系不仅是汉文化系统的主要问题,也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思想所具有的内涵之一。西南少数民族先民对天与人有着丰富的认识,在天人关系上表现为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思想。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内涵,而且具有宗教神学的意蕴,为西南少数民族的信仰提供了理论支撑。这种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的宇宙图式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观的主旨是相一致的。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天人观的探讨,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南少数民族思想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生态保护、养生理念、人生境界等方面提供了文化资源与借鉴,凸显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传统生态文化与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乡土知识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具有很高的环境教育价值。如民歌民谣可以陶冶学生的环境情操;地方风物传说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人类起源神话可以使学生感悟自然之恩;民间信仰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生产生活过程中环境保护习俗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历史故事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加家乡环境建设等。开发富含乡土知识的校本课程可以为环境教育立足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提供较为开阔的田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考察和论述了云南省与周边跨境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文化的力量既很脆弱,也很顽强,它会迅速适应现实经济生活的变化,又有抗拒同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形势变化和争取民族解放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遵从各民族风俗习惯、维护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动员和团结了各族群众反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思想解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也为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以文化人类学观之,随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新生节日的增加,饮酒习俗的不断恢复发展,其酒歌的社会功能也日益丰富。土家族《咂酒歌》、《调年酒歌》等在民俗中则主要起着娱人娱神、传递感情及审美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