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汉魏以后的哲学,势必涉及儒、释、道三家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本文仅对三家之联结点作一尝试性探讨。所谓儒、释、道三家,系指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三大学派。其中,儒、道二家皆创立于先秦,释家则乃自后汉之初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始有之。从此,儒、道、释三家并立,成为我国古代哲学舞台上的三个主角。毫无疑问,儒、道、释这三个主角之所以能够在同一舞台上表演,并在发展中趋于合流,就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当然包括三者之间互相贯通的关系。本文所谓的“联结点”,正是指其相通之处而言的。我们说儒、释、道本来就存在着相通之处,这当然是指在它们的创始人的学说中就已内在地包含了某种相通的思想。这种相通的思想体现在他们所提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道生态伦理的相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之整体思想虽然迥然相异,但是根植于自然经济的儒、道在自然环境保护上却是殊途同归,无论是生态环境观,还是生态伦理原则,生态伦理规范等方面皆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3.
《十一家注孙子》汇集了自魏武帝曹操至北宋张预等十一位注家对于《孙子》的注解。关于治国之道 ,孙子与儒家的思想多有相通之处 ,同时又各有侧重、各有特点。这十一位注家在注释《孙子》过程中 ,既阐发了孙子的原意 ,又融合了诸多儒家的思想观念 ,体现出“以儒释兵”、“兵儒整合”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化思想上,儒、法两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居于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儒法两家的社会政治主张有一种既相反又相通的互补关系,这种互补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政治的思想观念和实际操作过程。(一) 儒、法两家所以能构成互补结构,是由于他们两家的社会政治主张是一种既相反又相通的关系。这里,首先论述两家的思想分歧: (1)在社会观上,两家对社会关系本质的看法完全不同。儒家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看成是一种相亲互爱的伦理关系。他们以“五伦”来概括整个社会中人与人的基本关系。即如孟子所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他们认  相似文献   

5.
儒道理想人格的会通互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理想人格 ,从社会群体出发 ,推崇人的道德属性和道德建设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是一种道德型的理想人格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理想人格 ,从生命个体出发 ,崇尚人的自然本性和个性自由 ,主张理想人格“道法自然”,不要有所作为 ,是一种自然型的理想人格。儒道两种理想人格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但它们又存在着相通互补之处。  相似文献   

6.
儒、释、道的诚信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释、道三家的诚信观念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其中起作用最大的是儒家,其次是佛教和道教.儒、释、道三家的诚信观,由于种种原因,均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儒家诚信观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仅限于道德层面的构筑,而缺乏制度化建设,仅限于一般地道德说教,而缺乏强而有力的社会制约机制.佛教和道教的诚信观,由于适用人群范围较为狭窄,主要在宗教领域内流行,加之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使其诚信说教也具有了某种神秘性.  相似文献   

7.
《文子》与郭店楚简的道儒两家文献都有密切关系。在道家有《老子》、《太一生水》 ,在儒家有《五行》、《成之闻之》 ,其中一些是久已失传或不见于载籍的古佚书。《文子》与这两方面都存在着联系 ,体现了以道合儒 ,兼采百家的融合互补模式。  相似文献   

8.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就存在社会管理问题。儒家、佛教和道教对社会管理问题,均有其各自的管理思想和实践。认真批判继承儒、释、道三家社会管理观的精华和糟粕,不仅具有学术理论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现实管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的身体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人文性,是为各种话语形态所建构的,是历史的作品。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基于自身不同的人文价值取向而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处"身"理想:修身论与赤身论。它们从身体出发思考人作为身体性存在如何确立自身独特的人文品格,共同反映了先秦中华民族主体意识觉醒过程中人们自我塑造、自我超越的热忱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儒道互补"既体现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现象,亦体现为一种生活实景.道为宇宙万有之本根、宇宙生命之原质,以及个体以道的践履为通达其生命价值之终极境域的观念,这些均为儒、道两家所共有.儒、道两家之相异的根本点,则在于儒家在将道确认为存在之本体的同时,又将它确认为道德的本体,故生命价值必借道德践履才能充分实现;而道家则将道还原为生命本身,故唯有向自然生命之本真状态的回归才可能是通达于道的真正途径.但亦正因此故,儒、道两家遂开辟出了既具有本质同一性而又具有实践差异性的两种不同的生活世界与价值世界.  相似文献   

11.
大同理想与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记·礼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人类矢志追求的理想。大同社会历来被人们视作无法实现的空想 ,但实际上其中包含着可实践的部分 ,因为大同理想是在吸取了先秦诸子尤其是儒家关于社会保障主张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先秦诸子百家的社会保障学说又与商、周以来政府的社会保障实践紧密相关。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和实践 ,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审美理论的核心问题即审美术体入手,分析了儒道两家对作为审美本体的“道”的不同解说,即儒家是伦理之道,道家是自然之道。立足于不同的审美本体论,儒家把审美过程看作是一种以情感为中介的感性活动,即感性观照;而道家则把审美过程理解为一种超感性的纯主观的心灵活动,即内省体验。这决定了儒家审美理论的功利色彩和道家审美理论的超功利性。并从美学史的角度,论述了儒道审美理论从对立走向融合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所提及的“乡愿”代表一种人格类型。这种人格类型与现今社会上的“老好人”“好好先生”在表现上契合。这类 人没有原则,为了一己之私可以放弃公义,对国家与社会的长治久安带来隐患。先秦儒家早就对“乡愿”做了批驳,认为乡愿是 “德之贼”。从两个层次来阐述全文:第一层次分析先前儒家代表们对“乡愿”的态度表现为批驳;第二层次分析先秦儒家对“乡 愿”批驳的原因。经过分析,原因如下,第一,与理想人格大相径庭;第二,异化和丑化了“中庸”“中行”;第三,乡愿行为与提倡 儒学人群的担当不符;第四,乡愿曲解了儒家推崇的“礼”。  相似文献   

14.
儒家倡导道德教化,强调美与善的统一;道家崇尚自然无为,强调美与真的统一。前者重视的是人与社会,后者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和道德心灵的基础,都对中国后世文学艺术创作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良知坎陷"与"转识成智"--兼论20世纪的新儒家与新道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两家尽管经过历史的融合,他们之间的精神脉络却并没有完全同一化.新儒家与新道家的学者对此都有高度的敏感与自觉.不过,两者之间的分际往往被忽视.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儒家与新道家的比较研究,表明两家在现代情境下的差异仍然是显著的.对于科学文化的吸收与改造方面,同样根柢传统的新道家的视野与思路较之新儒家更开阔、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从时代性和阶段性两个维度分析和探讨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在理论上可以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范域,在实践上可以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所谓时代性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理想信念教育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谓阶段性是指基于受教育者个体的心智发展水平,理想信念教育又呈现出层次性的成长特质。  相似文献   

17.
从盛唐后期开始,由于政治背景和学术风气发生变化,文儒的政治地位下降。他们思考社会人生、构建理想政治的方式也随之改变。"致君尧舜上"的共同抱负使得这一时期以"匡君"为目的的政治文学盛行,比如为批评讽谏君主而作的乐府诗,以及由元结明确提出的恢复"采诗"的乐府理论等,都强化了乐府的政治职能,中唐新乐府运动正滥觞于此。而"再使风俗淳"则要求发挥文学的教化作用,以文学为手段来恢复礼乐和道德。为了复兴礼乐,许多文人创作了"补诗经"、"补乐歌"的复古组诗。安史之乱后社会道德问题凸现,"先道德后文学"的观念逐渐形成,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加强,"穷者精神"被强调出来,文学理论上"风雅"传统的重心也逐渐由"雅"转移到"风"。  相似文献   

18.
庄子把道家“小国寡民”式的“至德之世”,当作自己的“理想社会”而加以追求,正是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学说特质,也是他否定社会现实,崇尚自然,强调返归自然的自由精神所致。庄子的理想人物,虽有“神人”、“至人”、“圣人”、“真人”等的称谓,但其“得道者”的本质与境界都是相同的。尤其是对“道”的礼赞,对“大美”的幢憬、追求,对“畸人美德”的注重关切,都使庄子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物,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传统社会中,宗族与专制国家间始终存在着离异和矛盾。这是一种权力分配方式,也是形成传统人格的大背景。道、法诸家虽欲从各自立场加以批判或变革,但其主张不可能成为主流话语。儒家对礼进行改造并赋予其新内容,强化了传统人格的精神内涵,但今天,传统人格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消融于精神血脉中的文化因子,儒家的"重生轻死"、道家的"厌生乐死"、佛家的"生死轮回"观深深影响着第三代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他们以对死亡的直面、认同,传达着强烈的对生的关注和思考;以对死亡的想象性体验,表达着对生命本质的观照和认识."死亡"成了他们自我认知与个性传达的言说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