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费尔巴哈是十九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 ,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是在批判宗教、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主要是通过分析自然宗教和基督教 ,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同时他认为宗教和封建专制是当时社会一切罪恶的根源 ,而封建神学又是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本文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从三个方面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孔孟之道在滞缓而曲折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被推崇备至达两千多年,以至今人仍多把先秦儒家学说看作是中国历代封建专制的正统的理论基础,主张批判封建专制主义须自批判孔孟始。笔者以为大谬不然!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3.
程朱理学是地主阶级为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融合儒、佛、道思想而拼凑起来的新儒学。它系统地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剖析和批判程朱理学,对于认清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反动实质,肃清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流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论述了章士钊的调和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认为章士钊的调和论与中国主张“和而不同”的理念 ,强调矛盾同一性的辩证思维和中庸理念 ,以及将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归结为周而复始循环的循环变易思维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章士钊在《甲寅》杂志 ( 月刊) 时期 (1914 年5 月- 1915 年10 月) 所发表的政论文章为研究对象, 努力在这个具有面的意义的点上做些清理工作。章士钊在不同时期所发表的文章, 其观点、理论和词义, 都有所变化, 本文尽可能地从他的前后歧异的表面性议论深入到他真正关注的目标、他的观念思维和理论选择的深层次的思想之中, 并尽可能把握他的看似矛盾的论点背后, 隐藏了哪些共同的东西。本文着重分析了 “调和”观念, 用意在尽可能真实地说明章士钊思想的实质和核心内容。本文探讨了章士钊思想的西方政治思想渊源, 以期从这方面认识思想史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个人主义以社会契约与自然权利为理论工具,批判封建专制的"君权神授"学说,提出"人民主权"理论、分权制衡与法治思想,不仅打开通向民主政治的大门,而且为宪政民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金锁记》的伦理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伦理学角度观照《金锁记》可以看出,七巧的悲剧实际是在婚姻、金钱、情欲的三重枷锁下人性的毁灭和扭曲。通过对人物的毁灭的伦理分析,实现对封建伦理道德尤其是封建贵族文化的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8.
洪武年间,朱元璋大力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极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继唐、宋之后我国历史上专制主义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正确评价朱元璋的历史功过,为了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和流毒,对朱元璋强化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原因、途径和历史作用进行探讨和研究,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明初加强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原因和条件 中国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经济和农民个体小生产的产物。但是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为什么在明初会变本加厉地强化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考察当时的具体社会条件入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历史和思想史的发展层面对鲍敬言的"无君论"进行了分析与评介。指出,鲍敬言的"无君论"的理论出发点是道家"自然无为"的形上理念。其"无君论"主张既是对儒家名教伦理的大胆否定,也是对封建专制下的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鲍敬言对封建专制皇权的抨击与痛斥在思想领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他对理想社会的设计也明显带有道家自然主义之风韵。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被列宁称为马克思特别优秀的著作之一,它标志着马克思对黑格尔整个思想体系进行系统批判的开始,是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和新的世界观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并不是出于单纯的“爱智慧”的哲学僻好,而是力图弄清国家的本质,正确认识普鲁士的政治现状,以回答现实的迫切问题的需要。因为“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所以,对这种哲学的批判,就是对“现代国家”和同它联系着的现实的批判性分析。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对黑格尔君主立宪制国家理论中封建专制主义糟粕所进行的哲学性批驳和剖析。今天,当我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深入清算中国封建专制思想遗毒的时候,认真学习马克思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论述,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逸仙》一书是章士钊在邹容的激励下编译的一部孙中山早期革命斗争史。该书1903年出版后,风行天下,成为鼓吹革命之有力著述,其影响堪与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相比驾。特别是在宣传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和政治主张,提高其在革命知识界的声誉,确立其在当时及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的领袖地位方面,该书起到了当时其他著作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炼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修辞学家。他以其论著创建了一座令人关注的当代修辞学大观园。其主要特色为学科结缘,交相生辉。这种多维的观察和研究,为描写修辞学和解释修辞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有见于社会政治及社会思潮的混乱,宋初的某些士大夫重视思考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张载就是其中一位。他找到稳定社会的工具是礼教。张载不仅"躬行礼教",而且发展了"礼"的学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礼学思想。将主要从礼的学理、践行及意义方面,来论述张载的礼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张岱年接受了怀特海“事”的观念 ,也接受了二十世纪前期流行的物质结构论。前者重在刻画事物的过程性、流动性 ,和中国传统哲学“生生之谓易”、“太和即道”的思想吻合 ,是他的形上学的基础。后者重在刻画事物的规律性、确定性 ,是他的新唯物论的基础。两种物质观并存于张岱年前期哲学中 ,表现出他对外来思想的接受和融会方式  相似文献   

15.
实现政治和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向往的政治理想,他们著书立说,对政治和谐及其建立进行充分的论证,并设计方案、展开实验;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政治和谐提到理论高度,列宁则将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建设付诸实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探索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谐之路。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及所蕴含的政治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封锁》是张爱玲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刻画了两个无聊、寂寞的都市男女在一辆封锁期的电车上的一段"艳遇"。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封锁》这部小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方式。论文拟对《封锁》以精神分析和解构主义的方法进行解读,以探索张爱玲不凡的叙述张力。  相似文献   

17.
《开明专制论》是梁启超探索民族(政治)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成果,也是梁启超研究宪政中国化的标志性文本。梁启超在《开明专制论》前三章,分别对“制”、“专制”、“开明专制”予以了概念界定,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梁启超整个“开明专制论”理论体系的严密完整,在概念上的细致入微,更反映出梁启超深刻的哲学思想与政治智慧。所以说,开明专制的概念分析不仅鲜明地展现出梁启超的渐进改良的哲学基础,也折射出“开明专制论”作为宪政中国化理论,其理论本质就是中国现代化的过渡理论。  相似文献   

18.
王文涛 《南都学坛》2007,27(2):25-30
汉语中的“专制”一词并不用于君主,而是广泛用于人臣,这是中国古代帝王臣民普遍认可的观念。鸦片战争以后,人们逐渐习惯于将“君主”与“专制”联系在一起,并将这一观念放大到古代,这是一种误读。一般说来,君主总是尽可能地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由于军事指挥的特殊性和笼络重要人士的需要,才授予臣下“专制”之权。古代人臣专制有受命与不受命之别,是否奉承了君主之命,是判断人臣专制合法与否的唯一标准。历代君主对“背法专制”者无不施以重罚,以巩固自己的权位。人臣超越制度的规定行使权力,即使所做的事利国利民,也要受到责罚。专制制度培养的是循规蹈矩的官吏,专制帝王需要的是俯首贴耳的驯民。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权的无限性与君主实际能力的有限性是非常突出的矛盾,撇开法律和制度的制约,绝大多数君主都难以防止皇权的异化——人臣专制的发生。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大势是君权不断强化,人臣专制是暂时的,他们想要建立的最高权威不外乎皇权,其实质是专制王权的变态与向专制王权的回归。古代“专制”的应用语境直接关系到专制政治的定义,是研究君主专制制度应当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如何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始终是贯彻民主集中制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 ,也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还没能完全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民主与集中之间面临着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鸿沟。要实现民主与集中鸿沟新的跨越 ,必须全面领会和贯彻十六大精神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建立以民主为主导的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新的体制。  相似文献   

20.
莱布尼茨和谐学说的理论特征主要在于 :把“过程”概念引入了和谐学说 ,强调和论证了和谐的自主性和神恩性及其两者的一体性 ;其理论困难和理论缺陷主要在于 :对于解说身心一致或和谐缺乏说服力 ,论证和谐自主性与和谐神恩性的内在悖论以及其和谐学说的封闭性。中国阴阳和谐学说同莱布尼茨和谐学说的根本差异在于 :和谐的“前定性”与“生成性” ,和谐的“封闭性”与“开放性”以及和谐学说的“解说型”与“实践型”。未能全面理解和积极借鉴中国阴阳和谐学说的合理内核 ,是莱布尼茨学术生涯中的一项重大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