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济人"、制度和制度伦理探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尽管根据“经济人”理论假定 ,“经济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主体 ,但在现实经济社会中 ,它必须受制于制度、在伦理道德领域必须受制于制度伦理的约束。制度是准则、规则的集合 ,制度伦理则是制度的道德性与道德的制度化相协调的一系列规范和规则的制度安排。道德建设的基本路径依赖是制度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区伦理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伦理是指在社区生活中所蕴含和活跃着的社区成员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及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种社会的区域伦理和综合伦理。社区伦理最重要的现实基础是社区制度。由物的目标、关系目标和人的目标所构成的社区目标则是社区伦理的重要价值依据和导向,是社区伦理建设的最终落脚点。社会道德传统是社区伦理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借鉴。社区伦理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实现需要的功能、规范行为的功能和凝聚人心的功能。社区伦理的运行则要依靠舆论机制、教育机制、自我调适机制和组织机制的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制度伦理研究的理论视域与实践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伦理应该在伦理学的论域中得到规范;制度伦理问题研究关注社会生活实践,是当代伦理学正在进入的新境域。制度伦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实现道德“应然”与“实然”的契合;制度伦理建设成为消解现代性伦理危机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4.
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仅仅依靠德育课教学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制度伦理建设。目前社会制度、高校制度和德育制度伦理缺失是导致高校德育课教学低效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德育课的道德理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等没有形成制度的伦理规范;另一方面,社会制度、高校制度、德育制度伦理精神的缺失无法塑造个体和群体的德性。因此,建设蕴涵道德理念、道德原则,渗透时代伦理精神的社会制度体系、学校制度、德育制度对于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说明了传统的强调道德教育的道德建设路径有一定的局限性。制度伦理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道德问题。制度伦理有两方面含义:制度的道德性和道德的制度化。两者有密切的联系。制度伦理是道德建设的有益方向。制度伦理的第一层含义,启发我们进行道德建设时,必须审视现存制度的伦理基础。制度伦理的第二层含义,启发我们实施道德建设时,可以将道德加以制度化。道德的制度化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制度伦理是道德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社会生活的必然表现。制度伦理化是社会成员对于国家或政府的道德要求,伦理的制度化是国家对于社会成员个人的普遍要求,二者具有一致性。制度伦理的提出使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具有了可操作性和直接性、可预期性和确定性,丰富了伦理学研究的内容,推动了伦理学理论的发展。制度伦理不关心人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容易将道德工具化;制度伦理容易弱化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使道德面临着失去存在的合理性的危险;制度伦理排除了传统道德的影响,使道德失去了历史的根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需要利用传统的道德资源以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给人们以价值的引导,需要注重人的美德的培养以使社会的道德获得坚实的基础。因此,道德建设不应仅仅局限于制度伦理的层面,而应该是上述各个方面的有机构成。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获利。但获利的途径和手段必须与社会的发展方向、道德规则要求相一致。一般而论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选择的行为方式 ,是以制度的公正为前提 ,如果社会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 ,且制度体制存在着重大欠缺 ,而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持久地坚持选择正当、合法的行为则是不现实的。因此 ,建立和完善诸种制度 ,构建制度伦理 ,对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约束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的转型促进了制度伦理的发展,制度的伦理性诉求与伦理的制度化建设相互作用,推动了制度的完善和道德的重建。制度伦理建设既适应并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当前道德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制度伦理建设本身需要通过多途径的努力得以实现,同时,制度伦理建设侧重外在规范性要求,必须与个体道德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道德利他是现实道德生活之中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在道德建设中,道德利他现象与制度伦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状态的制度对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不同影响,因而要在遵循促进道德利他制度伦理构建的基本原则之基础上,提出不同领域的制度伦理构建对策,即经济上要重视道德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建立道德回报机制;政治上要提升政府和社会的公信力,加强相应的政策保障和组织利他;文化上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形成理解、宽容和关爱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0.
制度伦理建构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制度伦理化"或"伦理制度化",而应当被理解为对制度自身的伦理属性以及对制度在社会伦理生活中的功能定位、作用方式的反思、批判与重建。制度伦理构建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它一方面表明制度的伦理基础的现代变革,另一方面表明制度必须在现代社会伦理生活中起着主导性的规范作用。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平等地保障现代个体的自由与权利,而对那些可能损及他人自由与权利的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则是其主要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企业价值决策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要在多方利益主体的价值冲突中做出正确的抉择,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多方面利益、多学科视角的复杂过程,企业价值决策的伦理基础自然成为制约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的核心难题。义务论、功利主义和美德伦理为企业价值决策提供了一般的伦理原则。但是,这三种伦理理论都无法单独解决企业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价值冲突问题,难以给出企业价值决策的合理方案。实用主义道德哲学从走向现实的道德生活、面向开放的道德过程、采用切实可行的道德方法三大方面,更适用处于复杂多变境遇下的企业价值决策。基于实用主义道德哲学的企业价值决策过程包括价值沟通、观点辩论和方案抉择三个阶段,它们构成了企业价值决策的完成过程,为企业管理者指出了价值决策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和基础,为和谐理念提供了及时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一般的道德规范走向社会伦理建设,是社会规范体系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伦理建设的重要标志。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既是我国道德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和步骤,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伦理及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体现出荣辱观由一般道德规范走向伦理制度建设的明确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从伦理层面看,中庸是一种品德,追求德行的完美;从哲学层面来看,中庸,即"中和"、"用中",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是对矛盾转化的新认识。中庸的历史价值: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却抑制了人们的进取精神;有利于德行的完美,却导致了人的非生命状态;有利于提升道德境界,却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庸的现实价值: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可资利用的伦理资源;为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供了思维方式;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供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15.
试析宗教伦理的涵义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宗教有两种思路:一是狭义的,将宗教视为和其他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如政治、经济、哲学、艺术等并列而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社会精神生活现象;二是广义的,将宗教理解为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理解为人性或生命存在的形而上学根基。根据两种宗教思路,宗教伦理有两种释义:着眼于个性形态,指在宗教领域和宗教活动中,由信奉者群体遵守的,从特定信仰体系里引申出来的一套伦理规范,与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等一样,属于一种特殊的伦理领域或伦理形态。着眼于共性意蕴,关涉的是对于人的存在来说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价值生存模式,将人的整个社会伦理生活秩序指向了某种终极意义或终极信念。依此,宗教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探讨人类生存的伦理秩序和信念根基之间的关系,一是人心道义秩序与信念根基之间的关系,二是社会伦理秩序与意义共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强烈的道德需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与保证。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决定了社会道德标准和人的行为方式,也最终决定了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需要。以道德需要的培养为中心的德育包括社会道德需要和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两方面的内容。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社会道德追求的改造和社会道德问题的重新解读,形成道德需要,道德实践的重构。基本的道德教育过程主要包括:理论准备、形成道德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道德理论与知识的教育活动、道德实践、道德问题的提出及解决、道德需要的满足(社会责任)、道德观念的内化、产生新的道德需要(道德的发展、道德需要的满足和层次的提升)等环节。  相似文献   

17.
伦理就是社会角色配置之道,人们把对社会角色配置之道的认识与体悟现实化就成为"道德"。道德的本质就是伦理的现实化,现实化有三种形态,一是现实化为社会道德规范,二是现实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三是现实化为具体道德实践。伦理总是对一定时空范围的社会共同体而言的伦理,我们把特定伦理适用的时空范围称为伦理时空。伦理关系的本质就是自我主体(self-sujects)与他者主体(other-subjects)之间的价值关系。哲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伦理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关系"。正义是具体条件下最能够实现共同体价值最大化的价值。道德正义有四种涵义,一是指道德规范的正义性;二是指作为美德的正义感;三是指道德实践领域的正义,即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均衡;四是可以作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总原则的规范。我们将对金规则的解释合起来就是:"以人为人、助人成人;人道人宜、非人非宜。所宜所欲,不宜不欲。"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救助制度关系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也就必然涉及到国家和政府的责任问题。国家和政府在社会救助制度中承担何种责任是一个复杂的现代性政治伦理问题。社会救助制度责任主体的历史变迁整体上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个人责任阶段、过渡阶段和政府责任阶段。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责任的正当性首先源于国家的公共性本质,其次源于现代社会分配正义的价值诉求。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伦理张力,社会救助制度责任主体的多元性,以及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风险决定了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责任的限度。  相似文献   

19.
施密特在阐释马克思自然概念的过程中,揭示了自然的社会伦理本质,生成了一系列自然与社会之互维性的问题式,其中包括自然概念的社会一历史性质;自然概念所具有的社会一历史性质;自然的社会中介和社会的自然中介;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机制。这一思想不仅为我们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了道德哲学基础,也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然伦理观的生成奠定了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