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成长型县域经济概念 的提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截止2000年12月底,全国县级行政区划2861个,全国县域内国土面积为90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94%;县域内人口达9.4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全国县域经济GDP占全国GDP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基础设备建设滞后、人才和技术短缺等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把发展县域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全国各地都把发展本地区的县域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农村实现小康的基础和载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从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指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做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测算,2002年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达到29.1分,位列前100名县域的综合发展指数达到59.8分,与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相比更显发展活力。位列前10名的最发达县域分别是广东顺德、广东南海、江苏昆山、江苏张家港、江苏江阴、江苏常熟、浙江萧山、浙江绍兴、江苏太仓、江苏吴江。  相似文献   

5.
上期我们介绍了“中华神农网”的基本概况 ,本期介绍中国农业信息系统工程之县域经济信息系统。  二、县域经济信息系统(CountyInformationSystem简称CIS)  中国幅员辽阔 ,地区差异大 ,全国2 0 0 0多个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千差万别 ,再加之信息渠道不畅 ,严重阻碍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以上现状 ,我们认为要促进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在全国的传播力度。县域经济信息系统 (CIS)是县域经济系统的网络版 ,是县域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 ,是某种程度上的区域经济电子商务化…  相似文献   

6.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是经济上的百强,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是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领军力量。文章对衡阳4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找出差距,为衡阳市4强县步入全国百强提供具体思路和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的经济增长理论中,货币资金是经济增长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的发展相对缓慢。根据相关的调研与考察,全国县域区域凸显一个共同的现象,即县域区域的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发展呈现不相匹配的现象,这正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的调研对象——黎平县,在黔东南地区来说,其金融环境相对较好,所以调研结果显示其经济发展势头比其它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较好,这充分说明了县域经济要发展,改善其金融环境是有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的系统性研究越来越重要,而县域特色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界定特色产业与县域特色产业的内涵,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深入探究县域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能够综合反映县域特色产业特征的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更具实用性和适用性的县域特色产业选择模型,并结合例证分析对某县域的特色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为县域主体进行特色产业选择提供更广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平均数值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县域经济竞争力处于上升态势,但百强县发展不足,竞争力来源单一。SOWT分析表明,河南县域经济的优势集中在自然资源、区位、人文资源、政策、劳动力资源等,劣势主要是人口素质较低、综合实力较弱,机遇在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依托,未来发展需要面对投入要素制约以及县域治理理念与手段制约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县域保险是保险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发展县域保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证分析发现: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县域保险发展的程度也较高;相反,县域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县域保险的发展也相对滞后,即县域保险与县域经济之问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基于此,我国县域保险的发展模式不可能全国统一,而应体现出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中国发展第3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行 《华人时刊》2007,(1):10-15
“皇权止于县”。千百年来,县一级一直是政权的基层和终端。在新的形势下,县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主体地位已越来越突出。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涵盖“三农”(农村、农业、农民),联结城乡,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正因为如此,中国经济在向城市经济侧重近20年后,开始了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壮大县域经济”,已经作为重大的战略任务,叫响全国。目前,在全国各地,“县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是全国经济的基础,是连接城市现代文明与乡村综合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县域信用体系是一系列信用制度安排的综合体现,对于促进县乡中小企业诚信经营、改善"融资难"局面、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构建和谐新农村都是一个任务重、意义大的时代课题,且已成为突破县域制度瓶颈,维系并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建设的现实思路和基本构架包括:领导机构组成、征信数据库构建、信用产品生产、信用市场培育、失信惩戒机制形成、信用运行模式与建设路径的选择。此外,农村信用文化、企业信用互助担保联合体、融资信用保险制度等也成为县域信用体系的有机组成内容。县域信用体系的成熟运行,将为建设省域乃至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客观衡量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进行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每年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蹒跚起步的初期之后,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开始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与同时期全国其他省份发达的县域经济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连续五年落选全国百强县市的现实,昭显出湖北县域经济面临的窘境和急待追赶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古语云:“郡县治,天下安”;“国家之强,在于州县”。作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县域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承上启下、沟通城乡、总揽农村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是“五个统筹”的最直接操作平台,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截至2005年,我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62个,全国县域内陆地国土面积87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4%;县域内人12总数达9.18亿,占全国总人12的70.2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8.8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8.10%。  相似文献   

16.
自秦实行郡县制以来,尽管在归属、区域、职能、性质等方面发生过这样那样的变化,但县域经济历来是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就目前中国国情而言,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区域经济的的更大发展,也不会有全国经济的大发展.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使得我国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更进一步一致起来了.应该说,这给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也应该看到,县域经济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篇大文章,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关,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题,无疑是县域经济发展中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富有时代意义的课题.本文试图结合鄞县工作的实际,提出几个问题,仅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依靠旅游富县强县的典范,如安徽黟县。为了定量地研究旅游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大小,引入了区位商和产业贡献率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并以黟县作为研究案例。首先,对黟县旅游经济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定量化分析了旅游对黟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旅游对黟县县域经济贡献巨大。最后,分析指出黟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株洲市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国百强县比较存在明显的差距。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管理体制不完善,思想观念落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居民生活质量未得到明显提高;县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资金短缺,人才外流严重;县域特色经济不明显。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解放思想,更新县域发展理念;加强城镇建设,有效发挥聚集作用;完善法律法规,转变政府基本职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动群众,深入挖掘特色资源;积极吸引人才,实行"人才强县"战略,以促进株洲市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快培育产业集聚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是促进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首要任务。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发达省市比相对落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这些均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通过优化县域内产业集聚发展的环境、培育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县域之间良好的产业衔接机制,能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快县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实践探索充分证明,立足资源禀赋和突出比较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推动思想解放和重视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围绕特色产业和培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协调城乡关系和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是县域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激活要素活力和促进市场化水平提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这些可供借鉴和值得进一步推广的宝贵经验启示我们,欠发达地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必须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围绕县域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经济优势,通过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战略促进县域经济与区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协同融合;同时,在制度创新基础上遵循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以新动能助力县域经济全方位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这对于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崛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