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产业链理论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指出文化产业链的重要意义,其次基于产业链的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了分析,并以"哈利·波特"产业链为案例,分析说明了产业链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中的作用。最后对如何发展文化产业链分别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产业规划研究及衍生产品研发和销售3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产业链网建设的我国高耗能产业逐渐形成了产业集聚的现象,有必要研究高耗能产业群的循环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以提升和改善产业集群的综合节能减排效应。该研究涉及到高耗能产业群的协同发展和协同效应、产业集群或企业集团的绿色管理机制、产业链绿色传导机制、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集成和协同理论体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上述研究领域的文献梳理,提出了值得探讨的研究问题,从协同效应的定量和优化研究、产业链传导机制和可持续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理论等几个方面给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对产业链的研究是当前产业经济学的前沿问题。现在对产业链的研究大多是从供给和生产的角度展开而且很不专业化、独立化。因此,在产业链生成机制的理论解释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从需求出发,以供给和需求联动为基础,以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对接为核心,初步建立一个“三维需求空间”的柱形产业链模型,力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阐释产业链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产业进入全产业链竞争时代,产业链整合能力日益成为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全产业链"是产业链整合的最高形式,其顺利实施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均衡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能够实现产业间的有机衔接,是实现全产业链整合的重要途径。对大科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全产业链整合机理,即循环型工农业复合产业网络与循环型生态农业旅游模式构建。大科循环型全产业链的实现得益于灵活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即"以公司为主导,以基地为平台,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户为主体",保证了全产业链整体价值创造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增值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灾难事件频发,应急产业尤其是应急物资产业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资源基础。而应急物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还存在着标准不规范、产业定位落后等问题。从产业链视角阐述了我国应急物资产业发展的现状,基于产业链相关理论界定了应急物资产业链的基本结构,归纳了我国应急物资产业链的风险来源。认为:应加强应急物资产业链的发展规划,加强应急物资产业链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设,加强应急物资产业链的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对相关理论解析的基础上,从业态、层次、驱动力三个角度,探讨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模式,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可从产业链模块化发展形成联合体;利用旅游产业增长极的集聚与扩散机制;借助旅游产业休闲化发展趋势三条途径进行培育,最后以青岛市为例,划定产业集群模块并选择节点,对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网络布局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7.
发展模式是决定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根本因素。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满足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四个基本特征和三个交流机制,因此可基于该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研究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在一定的动力机制作用下,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呈现生态链发展模式、产业链发展模式和专业市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乡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关联度不高以及产业结构趋同的突出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产业链的角度,提出农业内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和城乡产业链双向延伸两条路径来实现城乡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最后,从外部推动机制、内部驱动机制、组织与载体机制、资金支持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方面构建城乡产业互动发展的良性机制,以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产业规模演化问题进行研究,但是从种群生态学视角展开的研究还很欠缺。借鉴种群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沈阳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种群规模演化过程为例,从种群结构及其动态演化的角度对产业规模演化问题进行研究,对企业的群聚行为过程进行阐释,通过典型生态学中的样方法采集有关数据,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单种群优化模型,运用Matlab进行数值拟合,并对产业规模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如何从大集体经营、小农户经营迈向现代农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以中共中央发布的20个"一号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词频统计和聚类分析进行政策文本计量研究,通过分析改革开放40年"三农"政策聚焦点的演变趋势,探究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和基本方向。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整合产业链、着力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核心;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经历了农业生产与研发双聚焦、农业全产业链构建、农业产业体系优化三个阶段,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今后需要从推动产业融合、优化产业体系、坚持科技驱动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中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价值链链接关系的深化大大扩展了企业内生性成长所需的资源空间,租金的追求是其动力机制。本文基于价值链关系,探讨了全球价值链中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问题,其竞争优势的强弱取决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特征。同时,笔者用租金理论分析了各环节的创新行为,通过深入的研究,对不同价值链形式的租金作出分类,阐述了其经济效应,从理论上论述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外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和电力工业技术经济特点,提出电价链概念,进而论述电价链各阶段电价互联、电力供求与电价互动和电力竞争与管制互补三位一体综合集成的电价形成机制;最后,建立电价链各阶段电价即上网电价、输电电价和销售电价计算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融一体化理论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金融一体化理论研究,应该以金融学和地理学为共同载体,并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系统科学中汲取营养[1](P62-68).只有植根于"区域",创立独特的"空间"视角,既坚定地理思维,也坚持系统科学,才能完成金融一体化理论的建构.金融一体化理论的建构过程也是"空间"与"金融资源"、"金融产业"、"金融地域运动"、"金融效率"、"金融地域系统"、"金融开放"等有机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大蒜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应用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文章在技术进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行为科学的一般机理,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将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主体界定为大蒜种植农户、加工企业及经销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蒜产业链各环节主体技术进步动力的构成及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构建了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动力机制系统模型,并讨论了机制的运行机理。研究表明: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动力包括主体内在需要动力和外部环境驱动力两种,其中内在需要动力分为利益需要动力和自身发展需要动力,而外部环境驱动力则包括技术推力、市场推力和政府推力;产生这些动力的动力源———大蒜种植农户、加工企业、经销商、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地方政府及大蒜产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各种动力能够协同作用,激励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5.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制造业转移是当代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国际制造业转移实质是跨国公司价值链"片段化"和空间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本文提出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并通过学习和创新沿价值链不断攀升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三螺旋冶是解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协同创新的一种理论框架.在中国的国家理论创新中,也存在着一个类似的“三螺旋冶力量,即国家理论创新的“三螺旋冶模式.通过“包容性增长冶与“包容性发展冶的个案考察,这一模式可以清晰地获得表达,即基于社会问题的“政治发动冶,它是国家理论创新的引擎;处于广度舆论动员地位的“媒体关注冶;处于深度理论思考地位的“学术研究冶.这三者以螺旋状之关系共同构筑了中国国家理论创新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产业链一般可分为产业“龙头”、产业“七寸”和产业“配套”三个环节。技术创新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之分,而产业链的创新则是上述三类技术创新方式有机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林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和宏基创始人施振荣的“微笑曲线”为理论基础,指出中国的林业产业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即“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原料来自国外、产品销往国外),分析了中国林业产业链的特点和各个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跨国集团美国国际纸业公司的产业链为参照,指出了我国林业产业链应该努力的方向。最后给出了整合我国林业产业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废旧电器存在着潜在的污染性和可再生利用资源性的双重特性.我国自然资源枯竭与经济高速发展矛盾突出,我国既是电器生产大国,又是电器消费大国,决定了我国发展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必须研究废旧电器产业链形成过程中的观念、理论、技术、制度、管理和市场创新.创新实现途径和机理必须以电器生产技术创新为源头,以废旧电器回收体系、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废旧电器再利用相关技术创新为核心,重点突破废旧电器再生资源和无害化处理的关键技术,有效实现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产业链多方位立体创新互动,促进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