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真理问题的讨论中,读了《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三期刊载的吴开胜同志《真理包含错误的观点不能成立》一文(以下简称吴文),觉得有些观点还需要进一步开展讨论。一、相互包含是不是同一性的普遍形式?吴文提出:“相互包含……确实存在,但不是普遍形式。”理由是:相互渗透的原本含义是互相贯  相似文献   

2.
自一九七九年以来,哲学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是否包含错误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真理包含错误的观点的几个主要论据,谈谈自己不同的看法。一有的观点认为,既然真理“是符合于客观实际的反映”,而客观实际中的对立面是相互渗透的,那末反映这种客观实际的真理和错误也是相互渗透的,真理之中包含有错误,错误之中包含有真理,“真理和错误相互渗透的辩证性质正反映了客观事物相互渗透的这种辩证性质”。  相似文献   

3.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相结合的又一重要的语言(外语)学习模式和教学理论成果。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任务"已经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但可以用来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外语学习)研究的手段,而且也可以用来解决外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相互冲突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按照行为语言学的理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L2)和外语(FL)时所犯的语言错误大多数是受其第一语言母语(L1)影响造成的,因此行为语言学非常注重研究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以前所学的语言对新语言学习的阻碍干扰的方式”(Ellis,1985:22)。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这样。第二语言学习者所犯的语言错误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语言的干扰只是第二语言学习中诸多错误产生的根源之一。Ellis在对第二语言错误作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之后阐述道:“语言错误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现象,而作为其因素之一的语言干扰(interfe…  相似文献   

5.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几种主要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有五十年的历史.七十年代前的研究比较零散,而且大都局限于经验方面的研究.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经验研究的增多,理论研究也随之兴起.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互推动而发展.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和观点繁多,本文仅拟对其中的几种主要理论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辨论和语言学界乔姆斯基革命的影响下,人们在探讨语言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开始将研究方向从“教”转到“学”上,并就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学习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和假设。其中塞林格(L.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假设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它从动态的角度把第二语言学习看作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外语初学者的启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于我们外语学习的启发就在于 ,我们可以在“学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 ,通过模仿和学习“习得”的过程 ,进而达到与“习得”相仿的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有人针对“真理只有一个”提出“真理是多元的”主张。他们依据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前提极不一致但对某一领域同样适用的现象,认为这些不同的真理(理论)是等价、平权的。因此在理论上,主张用“真理多元论”代替“真理只有一个”的观点;在实践上,提倡竞争,反对“独断”,主张真理寓于各学派之中。真理到底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真理是等价、平权的,还是不等价、不平权?弄清这些问题,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真理是人民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的认识.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同时真理同谬是相互斗争的.1590年伽利略的著名“斜塔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自由下落,物体越重速度越大”的物理学观点.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告诉我们,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同时它还启示我们如何认识真理.  相似文献   

10.
成人第二语言的教与学,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与母语的自然习得完全不同。然而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研究表明,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可以而且应该从母语习得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和借鉴。他对“习得”和“学习”概念的区分;对“输入假说”的研究和“i 1”(可理解性输入)的提出,使成人第二语言的学习进入一种近似于习得性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强化了语言运用的目的,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改进不无启发和助益,值得吸取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