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85年,中华女子学院成立了理论部,随着学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础教育部。 基础教育部现设有五个教研室,大学语文与写作教研室、经济学教研窒、哲学教研室、德育教研室和体育教研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系部还将建立:人文与自然科学教研室和美学与艺术教研室等。  相似文献   

2.
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组织和管理的主力军。当前,教研室普遍存在教学组织功能弱化、教学学术功能缺失、专业和课程建设重视不够、实践环节创新不足、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欠缺、育人能力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本文以以电气化教研室为对象开展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教研室功能塑造与提升的建设思路、途径和目标,主张通过强化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的中心职能、强化教研室教学学术功能、强化专业课程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教研室社会服务功能这些举措,有效地强化教研室的组织作用,突出教研室在基层教学组织管理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提升教研室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前哨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教学研究室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学研究室,目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研室的设置问题、定位问题、教研室之间的互动问题及领导对教研室的认识问题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研室作用的发挥。因此,对教研室作为教育政策落实的载体、教学研究活动开展的实体及师资培养的作用应有充分的认识,采取优化教研室设置、选拔好教研室主任、营造其内部学术氛围、加强制度建设及提高领导对教研室的认识等措施来发挥教研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水教研室现有教职工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人。这里曾产生过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我校校长2名、博士生导师9名,一些教师还先后担任国际、国内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农水教研室也是我校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农田水利工程》所依托的教研室。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和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也体现在教研室党建工作上。一、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培养发展对象高标准、严要求,是农水教研室发展新党员的一贯作风。80年代末,先后发展入党的几位老教师曾是向党组织递交了十几年、有的甚至是二十几年入党申请书的同志。由于标准高…  相似文献   

5.
教研室管理,是一个关乎学校办学效应、社会声誉的重要课题。针对普通高校教研室管理中存在的6大问题,明确教研室主任的任职条件与职责、待遇;加强组织建设,实现教研室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重视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组建学术团队;建立教研室奖励补贴、考核、评估机制等是加强教研室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教学单位教研室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落实教学任务、教学研究与改革、科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教研室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教研室功能的发挥。对新建本科院校教研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意见,希望能对新建本科院校基层教学单位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新形势的发展,作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室因其管理与改革尚未得到重视而出现了许多与高等教育新形势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而基于"积木原理"的课程小组能促进宽口径专业的建设、能提高教师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教师的分工与协作,并能增强教学科研的协同效应。因此,新形势下要逐渐淡化教研室模式,在吸收高校教研室的优点并规避其缺点的基础上,以某类课程为基础,组建适合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小组。在课程小组的具体构建中,首先确定其理论架构与实现机制,然后制定构建方式与构建原则,第三是课程小组成员的选择及规模的确定,最后从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领域课程三方面给出具体的构建实例。  相似文献   

8.
教研室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最基层单位,同时又承担着科研、学科建设和师资培养等任务。教研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科研、师资培养和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目前教研室的状况不尽人意,有些教研室形同虚设,教学的自由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教风滑坡,教学质量有下降趋势,甚至出现某些课程开不出,没有教师上课的现象。教研室这级组织要不要存在?应不应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探讨。为此,重温教研室的性质与任务,加强教研室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一、教研室的简要历史回顾教学研究室(组),简称教研室…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的教研室 ,是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和自身培养提高的学术性集体 ,是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管理组织。教研室在高等学校中处于一种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学校办学和科研的前沿阵地 ,其主要职能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组织科研课题研究、协助校系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教研室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以及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 ,搞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研室工作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也是教学评估的重点。建设成为一个优秀的教研室 ,可以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10.
最近,哲学系的辯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和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分別举行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問題的討論会。出席討論会的除本教研室的教师外,还有其他教研室的教师、外校的进修教师和哲学系的一些研究生。討論会充分貫彻了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会上发言踊跃,暢所欲言,气氛十分活跃。辯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的討論会上,发言的絕大部分同志都认为“一分为二”是科学地、准确地、鮮明地、通俗地表达了对立統一規律的,但是在这些同志中对“一分为二”的理解也并不完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临床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通过提高临床教师教学意识.完善教研室工作制度,加强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引导临床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等具体实践,确保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教学团队的建立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素质、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高校的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践中,我校世界史教研室于2010年被遴选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本文拟就教学团队与教研室之间的关系、教学团队与教研室建设的实践与心得做一初步研究,以其为高校教学团队和教研室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近70年,我国中小学教研工作经历了"初创定型期""停滞偏离期""恢复发展期""改革深化期"和"转型创新期"五个阶段。"教研"是学校教学与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实践样态,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教研工作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如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效果不够明显、教研人员专业发展缺乏制度保障、教研职能定位不准、教研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由此,我们应在"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下,强化教研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结合;致力于由关注知识传授的研究转向关注全面育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推进制度创新 提升高校教研室整体教研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研室是高等院校组织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基层组织。制度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挥 教研室在集体备课、新教师培养、集体评卷、教师整体水平提高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是全面履行高等教育职能的内在要求和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质;促进专业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是高校教师的职业使命。在专业内部不同课程之间发展水平不尽均衡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优质课程建设的示范效应、辐射效应和资源整合效应,有助于推动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基于上述理念,全面分析了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教学团队以农村社会学优质课程建设为契机,开展以优质课程建设促进专业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改革实践,并对该团队在实践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从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以农村社会学国家级教学团队为核心,形成了一支教学与科研水平双高的师资队伍;以农村社会学为优势和特色,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教研成果;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提升了学生专业认同感,培养了面向城乡社会建设的社会学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围绕人才培养这个高校的主要社会职能,讨论了教育教学和科技活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给出了科技活动促进或引导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指出了构建教学与科研和谐发展局面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建立保障教育教学与科技活动和谐发展体制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国内各高等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中,都存在着教学研究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实践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不显著,有些研究成果在获奖之后,很难产生与研究成果齐名的改革实践成果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升水平和地位.应针对高校教学研究工作重教学研究成果产出、轻成果转化的问题,探索出一套将教学研究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教师教学改革行为的成果转化模式,形成成果转化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指南.  相似文献   

18.
论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的互馈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重点分析了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论证了科研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科研是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教学是科研工作的检验和有力的驱动力,是教师从事科研的驱动力。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好教学与科研的互馈作用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得以生存、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