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问题的理论研究。结合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储蓄数据,分析了中国转移收入对储蓄影响状况。得到的结论是,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转移收入增加减少了居民储蓄。从不同收入阶层看,转移收入对储蓄的影响多体现在高收入阶层,对中低收入家庭储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对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研究可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基于欧拉方程,建立了储蓄谨慎系数测定模型,利用1999年以来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储蓄谨慎系数进行了对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远远高于城镇居民。最后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对检验结果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保障会影响和改变居民的储蓄与消费模式.中国社会保障供给与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存在相关性的分析表明,中国社会保障缺失可以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及连续多年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现象.同时,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也说明了中国城镇社会保障存在供求缺口,亟须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居民储蓄是国民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国民生产总值、利率水平、政府政策以及居民收入差距对储蓄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针对我国偏高的居民储蓄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6年初,我国城乡居民储蓄高达16亿元,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储备,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资金向投资的转化。高储蓄现象的形成,主要受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投资渠道、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而要改变这种现象,既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又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还需转变居民个人理财观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增长和金融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符合中国金融增长的基本规律性。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获得快速增长后,使居民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两因素作用下就构成了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形成的基础。目前,在中国居民的储蓄增量中,手存现金比重有下降趋势;虽然居民持有购买证券保险资产比重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但在中国证券市场规模不大和市场发展不成熟条件下,证券市场分流居民储蓄的能力有限,投资于银行储蓄存款是居民的主要资产选择,其结果必然表现为居民购买证券保险资产的比重不高。因此,居民储蓄增长中银行储蓄存款比重高居不下是必然的,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也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双循环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亟须消费拉动,这使得对中国居民“高储蓄率”之谜进行全面、客观解释尤为迫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数据和相关历史资料,从儒家文化视角分析了家庭高储蓄率的原因及背后的作用机制。为克服内生性偏误,选取明清时期状元数量作为儒家文化的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地区儒家文化氛围显著提高了家庭储蓄率水平。机制分析表明:一方面,儒家文化氛围越浓厚的地区,家庭“男孩偏好”的观念越强,储蓄率水平越高;另一方面,儒家文化氛围显著提高了居民的风险厌恶程度,抑制了家庭投资风险资产,进而提高了家庭储蓄率水平。异质性结果显示,儒家文化对低教育水平、中西部地区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家庭储蓄决策影响较大。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居民储蓄和消费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同时,应加强文化宣传和教育,完善养老金保障制度,消除生育偏好等对扩大内需带来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居民储蓄分流问题新视角:储蓄替代型证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呈高速增长趋势,其形成的巨额居民储蓄存款已部分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和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现状和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以积极推进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作为有效解决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社区》2002,(18)
储蓄,工薪层的“根据地” 据统计,我国居民储蓄总额已达6万亿元,虽然经过了7次降息及征收利息的大降温,但是对广大工薪阶层来说,储蓄仍然是首选投资项目。 教育储蓄是中国工商银行独家开办的一种新型储蓄种类,具有利率高、免收利息税以及可优先获得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等优惠;对于工薪族来说,教育储蓄是为子女就学的最好投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储蓄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在现今我国消费低迷的形势下居民储蓄问题又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许多人都对居民储蓄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从宏观的角度揭示了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由于农村居民的储蓄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这些结论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解释力并不是很强。因而本文利用个人储蓄理论对农村居民储蓄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其成因,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居民的储蓄特点。在本文中居民储蓄是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个人消费的差额。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