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伦理学和法学领域的学术问题,也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政治问题。“以德治国”是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治国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入探讨,以及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分析传统中国处理德刑关系的历史经验入手,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为主线,重点论述“以德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构中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强调“法德兼治”符合当代中国法治需求。  相似文献   

2.
论“德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与法律虽同质属于上层建筑 ,但二者之间即存在差异又相互影响 ,这种哲学关系反映在治国方略上即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统一。当前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必须澄清和关注的问题是 :承认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但并不等于说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一切社会关系和行为均要接受法律的调整 ;倡导“德治”并不是对“法治”的弱化 ,强调“以德治国”并非等同于对“道德至上论”的认可 ;“德治”、“法治”不可偏废 ,二者共同发展并不意味着在治国方略中取消“重点论”。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如何在实践中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既是国家治国理论又是治国实践的现实课题。本文诠释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解读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论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应该秉承的理念;描述了现实处理法治和德治关系的图谱,即在法治国家建设的立法层面、法治政府建设的执法层面、法治社会建设的守法层面体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德治与法治关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有必要弄清以下五个命题:其一,法治即依法治国,与民主、宪政、人权是密切相关的概念,内含着所有人都要守法的要求,其深层含义是依法治“官”;其二,法治与人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式,“法治优于人治”历经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已属不刊之论;其三,实行法治,需以保障人权为依归,人权发达则国家兴旺发达,社会长治久安;其四,只有将“以德治国”的精义定位为以德治“官”,“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五,法治的达成不仅需要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诸环节的良性互动,而且离不开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权利文化、精英人物诸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治国方略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必然,是法律与道德功能互补的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社会主义性质为二者作为治国的方略并举提供了可能与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国体和政体的视角 ,分析和比较人治、法治和德法兼治运行机制依不同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利弊 ,并进一步阐述了法治与德治机制互补性和内在的一致性在治国中的显著作用 ,从而使我们坚信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道路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法主德辅”的原则,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和德治的主体是人,规范的是人的行为,调整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实现的是人的价值,因此,本文将从人性善恶的视角来探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提出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一些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以德治国”方略的探索,经历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初步探索、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到“以德治国”方略的初步形成、全面确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基本治国方略及其创造性发展的历程。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党走上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科学治国之路。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与法家人性学说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与法家在治国方略上针锋相对,儒家崇尚德治而法家强调法治。本文试图从儒、法两家的“人性论”中找出他们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并论证当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辩证统一的合理性。进而结合现实讨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在实践中贯彻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作为治理国家基本方略提出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法治外 ,德治内 ;法治流 ,德治源 ;法治身 ,德治心 ;法止恶 ,德扬善 ,法治德治互济 ,方可天下大治。它们的实施与健全是和物质经济基础的发展分不开的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要注意区分只有代表进步生产力的法律和道德才能作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依据 ;防止以德代法或以法代德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 ,要以法律为主。要进一步完善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 ,创造良好的法治和德治环境 ,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点都应当是"治官",这是由阶级整体意志和官员的特殊地位、特殊职业道德等决定的,也是"治众服人"的前提和基础.应当正确处理和把握好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治官"与"治民"的辩证关系,确立德治与法治并重的思想,摒弃以人代法、德主法辅、官贵民贱等封建残余思想.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一项宏伟的社会政治工程,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实现条件。从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与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提高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全民法律意识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正确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是依法治国得以实现的首要前提;同时,还应更新观念,在立法、司法、执法、法律监督等方面为依法治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人类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需要法治,而且需要德治。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对党的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富勒的新自然法学继承了以往自然法学的传统,追求法律的道德价值,强调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他还把法律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特别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他的思想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中国的法治之路,应实现中国式的法治与西方法治的互补与整合。  相似文献   

17.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表明应重视道德的法治价值。道德与良法的创制,司法工作者道德素质的完善与法的适用,行为主体良好的伦理意识与自觉守法三个层面显现出道德在法的创制、法的适用和法的遵守之间的价值关联。  相似文献   

18.
德法并举的治国理念,借鉴和吸收了古今中外“法治”和“德治”中的有益成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9.
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方略。法治与民主不可分割,但它并不等于具有工具主义特质的法制。但囿于我国的国情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民主革命反封建的缺失;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失误;商品经济的薄弱以及文化教育的落后等等。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可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互为基础 ,功能互补 ,相得益彰。因此 ,要充分发挥德治功能。贯彻以德治国方略 ,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 ,加强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 ,突出官德建设 ,努力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