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萨特通过其"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展示了其人权理论。通过探讨了萨特人权思想产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从四个方面,即"世界统一于人"、"人的自由"、"人的道德与责任"与"人的解放"阐述了萨特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了萨特的人权思想,最终探寻了其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涵盖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斗、批、改"、"抓革命、促生产"、"斗私批修"等要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作为"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完全错误的,根本不符合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不符合中国实际,完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常的发展轨道,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迷途和失误。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沿着"去市场"——"反市场"——"近市场"的发展路径,衍生了"社会主义"与"市场"多维兼容的制度模式。空想社会主义内蕴了"去市场"的理论萌芽,马克思主义明晰了"去市场"理论的内涵,即社会主义"废市场"需要一定条件,某些条件尚需保留"市场"等观点。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去市场"理论,选择了"反市场"的实践模式。以市场社会主义为代表的探索率先把"市场"引入社会主义,完善了"近市场"理论。"近市场"与"去市场"的实践博弈造就了"市场"主导的兼容模式。事实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路径抉择,我国"社会主义"与"市场"多维兼容的制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渊源。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和理论渊源之一。其理论本质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其主体思想"论十大关系"是科学发展观"八大统筹"思想的直接来源;其思维方法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科学发展观在内涵、范围、历史地位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升华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首创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论述,为改革的实践提供了一种可能;而"基本适应"论的估计则导致我们未能适时进行改革。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对毛泽东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是"基本不适应"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区别和联系的论述,既找到了"不适应"的症结所在,又对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了充分论证,从而使改革的实践由可能变为现实,因而是我们改革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卫兴华 《中华魂》2014,(21):17-20
一、不能将生产力决定论错解为"唯生产力标准论"和"唯生产力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通过他们把持的舆论工具,大批"唯生产力论"。他们是把重视和致力于发展生产力诬之为唯生产力论。宣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并以此理论为引导,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搞"左"的一套"不断革命",用阶级斗争为纲冲击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粉碎"四人帮"后,理论界批判了他们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的研究著述颇多,但争论较多。这种争论实质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的建构原则之争。只有坚持"整体性"、"‘面'与‘点'相结合"、"一维性"、"严整性"和"相对稳定性"才能合理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即思想路线→核心价值和主题→基本理论→具体理论。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该理论鲜明的民族特色首先体现在它继承和超越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秉承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实现了对传统"义利观"的继承、改造和创新。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相比存在本质区别,它们对市场经济性质的看法不同、体现和雏护的利益关系不同、经济哲学依据不同、两者的理论创新任务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产生的理论基础不同,该理论的民族特色还体现在其表述形式和阐述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卡夫丁峡谷"理论认为落后国家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实现社会主义,但对"如何跨越"没有具体阐述。对如何实现第一次跨越,列宁和毛泽东给出了回答;对如何实现第二次跨越,邓小平"南方谈话"给出了解答: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挫折,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认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绝不跨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遵守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严格条件,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至此,完整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得以形成。"南方谈话"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论证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式,是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多种理论的组合,包括文化民族主义、文化革命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中国文化中的"人民观"、文化符号学理论、开放文化思想、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等。基于此,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思维特征可归纳为文化民族主义视角、文化革命思想视角、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视角、中国文化中的"人民观"视角、文化符号学理论视角、开放文化思想视角和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视角。  相似文献   

11.
1844——1846年的著作集中反映了恩格斯深刻而系统的生态思想。在这些著作中,他生态性地批判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以现实性的笔触描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提出了发动工人运动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以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途径的观点;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抽象自然观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从而确立起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议题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恩格斯这一时期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把握人与自然关系,人口发展与自然极限,反思工业发展的环境后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武夷岩茶包装存在着严重雷同和盲目追求豪华的倾向。在分析武夷岩茶包装现状、存在问题基础上,立于生态包装视角下提出了强化信息设计、减少包装油印面积、采用生态包装材料、精简结构、节省包装材料、提高设计师生态设计意识等生态包装设计与实施方法,并把设计作为人与自然宏观背景下解决人类生存环境的技术手段,解决人与产品包装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间接性生态观的逻辑推论与演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生态观不同于当代西方学者的"直接性生态观",但是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推论和演绎出马克思的生态观。这种生态观因为是逻辑推论和演绎出来的,因此应该称为"间接性生态观"。根据逻辑学推论法规,可以推论出: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不是问题"的问题;马克思讨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抽象的一般关系";人类可持续生存不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从马克思的理论中可以演绎出关于生态观的三个定理:人与自然的否定性同一是马克思生态观的结构前提;人为自然界确立生态界限;人对"物"的普遍占有是生态界限的生产方式基础。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中必须要遵循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识论、矛盾学说和群众观点等科学理论运用到党的群众路线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走群众路线,搞群众运动,使群众路线理论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负面影响,但这并不影响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历史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把握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精髓,对于全党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丘处机养生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长生是道家道教文化的古老传统。先秦老庄就已经提出以精神超越为主、以形神合一为归的养生理论,早期道教虽然以老庄思想为理论渊源,但与老庄相比,却更重视肉体长生。全真道否定了肉体可以长生的思想,提出了“全真而仙”的超越理念。但“全真而仙”的超越理念,却使全真道在养生与成仙之间产生了理论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丘处机开始重视养生,并提出了顺任自然、清心寡欲、炼养合一、德养结合的养生思想,从而又把成仙与养生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胡塞尔对感知行为的分析是其意向性理论的范例和基本层次。以对象的被给予方式为基准,胡塞尔把感知区分为两个基本类型:超越感知与内在感知。但无论是超越感知还是内在感知,它们都由于自身所包含的超越与内在的"间隙"而难以为确定性的知识提供根据。现象学的意向性构造理论即使在感知这样基本的层次上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认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施生态转化战略,走向生态社会主义。客观评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对于我们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学和生态外语教学的角度对CALL外语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指出其存在三方面的生态矛盾:教师主导与CALL主导的矛盾,学生主体与CALL学习环境的矛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所谓民众观,是指对民众的认识、看法和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着重探讨蒋介石的民众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内容和实践状况。由认识到民众的积极作用,到着眼于对民众的改造和教育。不同时期蒋介石的民众观是不同的。总之,蒋介石的民众观是矛盾的,它承继了儒家思想的君民观,有其理性的一面,但又是专制的而非民主的,且带有浓厚的党性色彩。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运用马克思的批判方法和批判精神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对生态危机的原因追溯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并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成因的理论剖析,试图寻找人与自然矛盾的生态化解之道,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危机理论。笔者主要对国内生态哲学界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初步梳理,试图呈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产生根源的多层次剖析和多维度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