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周礼.考工记》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所记工艺分六类三十个工种,包括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等,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制陶和城市规划等内容。本文在全面整理《考工记》车舆词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训诂学的训诂原理、语义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运用义素二分法(Dichotomy of Sememe),①[1](p19-24)类聚、梳理并分析《考工记》车舆词语系统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全面整理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车舆词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训诂学的训诂原理、语义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运用义素二分法,类聚、梳理并分析了《考工记》车舆词语系统的关联性和有序性。关联性主要表现为近同关系、并列关系、对立关系和比例关系;有序性主要表现为词语结构概括性搭配限制的有序搭配关系。《考工记》车舆词语之间具有纵向、上下和横向的结构关联,由此形成词语立体网络,进而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3.
《周礼·考工记》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所记工艺分六类三十个工种,包括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等,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制陶和城市规划等内容。《考工记》手工业职官系统具有层次性和有序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西南巨儒”郑珍字子尹 ,号柴翁 ,清嘉庆十一年 (1 80 6)出生于贵州遵义 ,同治三年(1 864 )逝世。其平生著述 ,莫友芝曾预言 :“经训第一 ,文笔第二 ,歌诗第三。而惟诗为易见才 ,恐他日流传 ,转压两端耳。”的确 ,莫氏预言颇有见地 ,百多年来 ,郑珍创作的诗歌 ,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赢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备受人们推崇。《巢经巢诗钞》前九卷 ,由郑珍亲手编订 ,其子郑知同 (伯更 )手写付梓 ,起自道光六年(1 82 6) 2 1岁 ,迄道光三十年 (1 850 ) 45岁 ,共2 4年之诗 ,凡 493首 ,咸丰二年 (1 852 )自刻于子午山望…  相似文献   

5.
《大理国写经卷》中有一则《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仪轨》,其中“护国般若佛母启请仪轨”中有一幅“法界轮”图。此图虽然在“护国般若佛母启请”仪轨中,但所绘的应是以毗卢遮那大法身为中心的金刚界法界轮。经爬梳其图像的文本来源以及对法界轮图中的梵字的辨认,其图像形式应为来自不空入唐所传的金刚界曼荼罗,尤其是与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中的三昧耶会相关,最外重十六字可以确认对应的是贤劫十六尊。  相似文献   

6.
《考工记》是成书于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典籍,其中的《考工记·钟氏染羽》篇记载道:“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人为缥,五人为缄,七人为缁。”详细地描述了先秦的服饰染色工艺。虽然此处是针对染治鸟羽而言的,但其工艺技术和内在的文化意蕴却是和染布帛相同的,从侧面体现了先秦服饰艺术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郑珍,字子尹,晚号柴翁、子午山孩、五尺道人,嘉庆十一年(1806年)三月十日生于贵州遵义西乡,卒于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十七日,享年五十九岁。郑珍是清代朴学大师之一,在经学、小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著有《经说》一卷,《仪礼私笺》八卷,《论舆私笺》二卷,《说文逸宇》二卷,《说文新附考》六卷,《汗简笺正》八卷。郑珍也是清代著名诗人。陈田《黔诗纪略后编》赞郑珍为“当代诗人才学兼全一人而已。”胡先骕在《读郑子尹巢经巢诗集》中说:“郑珍卓然大家,为有清一代冠冕。纵观历代诗人,除李杜苏黄外,鲜有能远驾乎其上者。”这些评论虽有过誉之处,然郑珍诗确实不愧为清诗中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8.
戴震的《考工记图注》是礼学研究史上的一部开创性的著作,代表着他名物研究的最高成就。戴氏以科学的眼光审视《考工记》中的名物,以传统训诂方法对名物进行训释,指出了名物的沿革和变化,并在注释后绘以详细的图解,使名物研究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从这些名物训诂实践中,可以看出戴氏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因物求则的治学原则。  相似文献   

9.
《考工记》是两千多年前由齐国人编纂的一部手工业科技文献,也是目前中国所见年代最早的有关手工业制造及工艺技术的记述。早在1996年,在齐文化发源地山东淄博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科技典籍国际会议”上,学者们就此书的科学价值发表了多篇论文,形成了《考工记》研究的一个高潮。重温这部我国手工业制造编纂史的奠基之作,对指导科技档案工作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礼·考工记>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所记工艺分六类三十个工种,包括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等,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制陶和城市规划等内容.<考工记>手工业职官系统具有层次性和有序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考工记》是先秦时代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手工业技术著作。该书汇集了当时各主要手工业工种的设计和制作技术,记述了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中,力学无疑是最早发生与发展的学科之一,《考工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从书中述及的车辆、兵器、农具、建筑、水利和冶金等方面的设计和制作技术中,处处反映出我国先秦时代的工匠已掌握了丰富的力学知识。最早注意到《考工记》中的力学知识,并对其作出解释和补充的,应推东汉经学大师郑众(?一83)和郑玄(127—200)。郑玄的《周礼注》对《考工记》中多处涉及力学知识的记述作了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汉语大词典》、《辞源》“车渠”词条下第一个义项的释义和引例提出商榷。“车渠”作为车的一个部分 ,其确切意义是“车辋”———车轮的外周 ,而非上述两部词典所定义的“车轮”。在结合《周礼·考工记》和其他古籍中的材料对这两部词典都引用的《尚书大传》中的例证进行分析后 ,认为该例证中的“车渠”既不是“大车之渠”(车辋 ) ,也不是“车轮” ,而是一种巨大的海生物车渠。北宋著名学者沈括也在《梦溪笔谈》中提出相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鄞江送别图》所绘是康熙十八年(1679)甬上证人书院诸学友及子弟为万斯同、万言叔侄将北上修《明史》而饯别之事。饯别席上郑梁被嘱托绘《秋郊饯别图》以留念,最终未能完成。《秋郊饯别图》恐非《鄞江送别图》的旧称。“鄞江送别”的命名中蕴含了万斯同对自身北上修史的期许。他计划以一幅《鄞江送别图》为始,一幅《都门送归图》为终来总结自己这段修史生涯。鄞江的地理位置,恰是万斯同舍“西郊”“秋郊”等名称而取“鄞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不少学者认为《考工记·匠人·营国》记述的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是从两周都城的布局规划中提炼而成,从而推断其形成年代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广泛考察有关两周都城的考古资料发现,本时期都城布局实际与《匠人·营国》的内容相去甚远,由此可证明《匠人·营国》之制形成年代不早于两周时期。西汉都城长安城是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后新建的都城,它的布局特色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布局特征与《考工记·匠人·营国》记载的都城布局规划思想完全相同。由此可知,《考工记·匠人·营国》记述的都城布局规划完全是按照西汉长安城的布局事实附会加工而成,其形成年代应当在西汉时期  相似文献   

15.
先秦文献中有关古代造型艺术方面的资料是很缺乏的,绘画与雕刻两相比較,又是绘画方面稍多而雕刻方面比較稀少。《考工记》记录古代工艺技术因而附及于造型艺术,在绘画和雕刻两方面都保存了較系统的资料:绘画方面有专论《画繢(绘)之事》的部分,介紹服饰的色彩与纹样的种类,以及彼此间配合的关系,《锺氏染羽》部分,说明当时染色工艺之进步,它们虽然都属于工艺美术范围,但对于古代绘画的研究却有着  相似文献   

16.
在整理《考工记》时间和空间词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训诂学的训诂原理、语义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运用义素二分法(Dichotomy of Sememe)①,类聚、梳理并分析《考工记》时间和空间词语的相容、相入和相距关系,提出《考工记》各种时空词语之间有序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多层、多向、往复不断的网络,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作者篇名期页·特稿·张小南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为建设美好四川培养创新型人才1 1·学习十七大精神·张小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体会6 1王民朴伟大的旗帜光辉的道路科学的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体会6 5·语言文字·钟如雄释“《”1 1杨观张红梅词义札记二则1 4李丹丹《国语集解》训诂札记2 43王天佑汉语取舍范畴说略2 46李海霞《论》《孟》《老》《庄》的程度副词及其与明清的比较3 42张文国《训诂学初稿》引文辨误(上)4 4李亚明《周礼·考工记》车舆词语系统(上)4 7…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是学界论及中国传统设计时常用的术语,然而多数只是从传统设计产品的外在形态上作表面的阐述。通过对《考工记》里的车的象征意义作深入的剖析,揭示了当时“天人合一”造物观的早期形态。  相似文献   

19.
诗书画历来号称姊妹艺术,一人而兼擅者被称为“三绝”。“三绝”兼擅,事非偶然,这是由于诗书画有它的共同特性。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书画异名而同体。”清人查慎行《高斯亿为余画竹以诗报之》诗中说:“画竹原从草书出,眼中孰是张芝笔,”宋人又认为诗画异体而同貌。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卷五十《韩干马》云:“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张舜民《画墁集》卷一《跋百之诗画》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相似文献   

20.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其丰富的造物思想,对当今艺术设计也具有启示作用。其中《考工记&#183;玉人之事》篇中记载:“天子圭中必,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描述了用于祀天的圭璧结合的玉器造型。从解读文意人手,探讨了这一设计形式背后所体现出的设计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