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土家、苗、瑶、白族等四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6%。湘西,自古素有“金色桐油之乡”之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不仅桐油质量好,而且是湖南省的桐油主要产区。研究湘西油桐生产的历史,总结油桐生产在湘西民族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更好地发挥油桐生产在湘西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建国40多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民族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同相对发达地区比较,仍显得很薄弱,很落后.流动资金不足、物质技术基础差、网点设施简陋、民贸优惠政策不落实,仍十分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湘西民族经济的发展.稳定、完善民族贸易政策,目前比较突出的是自有资金、利润留成、价格补贴(简称“三项照顾”政策)和州级企业优惠利率政策的稳定和完善问题.湘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商品在途时间长,流通费用高,资金周转慢,资金需要量相对增大.如果自有资金少,大部分依  相似文献   

3.
后发优势是指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存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湖南湘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湖南东部较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但客观上存在着各种后发优势:交通枢纽地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与湖南省开发大湘西的双重机遇。湘西民族地区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后发优势,注意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选择和对策分析,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4.
<正>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吉首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在学校庆祝第七个教师节大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我校活跃着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他们立足湘西,面向全国,以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指导思想,近年来,对大湘西区域内的文  相似文献   

5.
湘西北地区新型工业化推进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北地区具有较好的资源禀赋、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在湖南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从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综合分析判断,湘西北地区总体上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具有加速发展工业化的良好基础;并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生产力空间布局战略性调整给湘西北地区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湘西北地区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规模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湘西北地区应充分抢抓机遇,用活用足政策;打造工业走廊,实施产业对接;加快园区建设,营造发展平台;培育产业集群,推进企业裂变;培育创新要素,增强创新能力等,以推进其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语境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重视文化的国际交流,努力让民族文化走出去。开放的湘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其译介效果关系到湘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由于共通性,湘西民族文化是可译的。民族文化译介和传播价值在于文化传承与发展,它将开辟一条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新路径。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这5个要素阐述了湘西民族文化译介模式的优化。希冀将湘西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在全球化时代求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湘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厚、独特。根据其资源特征和优势,文章提出了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湘西特色文化产业的构想,并就关于建设湘西特色文化产业的市场创新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民族地区的禁忌是人们约定俗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湘西苗族禁忌是苗族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民族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它对于形成优良的民族道德风尚,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湘西苗族禁忌习俗几乎涉及到生产、生活、精神文明等各个领域.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关系.因此,认真探索湘西苗族禁忌习俗对于进一步认识苗族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哲学、艺术、宗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湘西土家、苗、汉各族人民,自古以来,交错杂居,友好相处,互通有无,在共同开发山区经济的同时,建设着具有民族特色的集镇.研究历代湘西民族集镇的形成和发展的独特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性,作为今后的借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湘西历代民族集镇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清王朝“改土归流”前为止,前后几千年,是缓慢渐进阶段;从“改土归流”到鸦片战争以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仅仅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并不等同于经济优势。因此,在西部开发中,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资源优势,确立新的资源观,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自然、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明清两代在湘西修建的边墙、碉卡等设施,不是湘西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而是明清封建统治者镇压苗民的产物,它严重地阻碍了湘西苗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了苗族同其他民族间的团结和交往.  相似文献   

12.
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湘西包括张家界、湘西州和怀化三州市,同在湖南省的西部,是一个以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区.该区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人文环境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旅游态势强烈.但当前在旅游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依据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指向,综合考虑民族文化旅游内涵.构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新的模式,是值得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湘西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特殊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的风风雨雨.使湘西这块民族交错杂居的“神地”,逐渐形成了极具地方色彩的民族文化,为历代仕宦文人所关注.如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刘禹锡,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史学家朱熹,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现代文学家沈从文、闻一多、周立波等.其作品都留有湘西民族文化的遗迹.本文从搜集文献资料的角度出发,将涉猎有关湘西文化的东西,作一介绍,供研究者检索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湘西民族文化生态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受到冲击,湘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已成为湘西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应充分认识湘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发掘和重构中建设好湘西自治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采取多角度、立体性地保护民族文化生态,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湘西的影响,促进湘西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大湘西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很好的借鉴。大湘西地区旅游的开发要注重整合区域的相关旅游资源,控制同质化产品;突出民族性和地域特色,以保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魅力;着力打造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个性突出的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16.
两宋时期,在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西南地区的民族冲突频繁发生.从冲突主体看,包括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冲突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两大类型;从冲突形式看,包括经济冲突与文化冲突两大类型.为了实现稳定后方的战略目标,两宋政府在西南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控制措施,包括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两大类型.但是,由于民族冲突是建立在文化差异与经济利益争夺基础上的社会冲突,因此,这些控制措施并未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冲突的发生.然而,正是这一系列的民族冲突事件,成为该地区民族融合的前奏.  相似文献   

17.
<正> 清康熙、雍正年间先后在湘西苗区和土家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给湘西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土归流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如移民垦荒,土地开辟,人口增殖等.其中最为有效的是鼓励汉民入峒垦荒.大批汉民进入湘西,打破了土司原来据地自封的闭塞状态.使湘西与湖广和其他邻近行省各州、县连成一片,促进了湘西的社会生产、城乡贸易和农副业的发展,使民族关系产生了一种新的历史趋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 沈从文一生的前四分之一是在家乡和家边一条沅水上度过的.十四岁,他就开始在沅水上行游,饱览了由沅水两岸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读透了由这条大河贯穿着的民族哀欢史.二十年后,他走出湘西,成了作家,但仍在家乡的梦里生活.他毕生数百万字的创作,绝大多数是写湘西和写给湘西的.湘西,是他一生情感的依托,创作的源泉和土壤.他的作品充满着家乡的泥土气息,也充满着对旧湘西的忧患.他作品中的人物命运的升沉哀欢,紧紧系结着湘西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命运的升沉哀欢.本文将通过对湘西历史的回溯,从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比照中,对沈从文乡上优惠试作把握.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依托学科建设,以其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带动一个甚至几个相关高科技产业,以此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民族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依托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地方政府的一种政策选择.延边大学的实证研究表明,民族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应挖掘潜力,在特色方向上培育优势,拓展服务渠道和服务空间;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要注重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正> 生活习俗,体现了民族的特色,反映了民族的心理素质.千百年来,由于受历史迁变的影响,苗族生活习俗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在湘西凤凰的苗族却仍明显地保持着独特的生活习俗.它充分反映了这种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民族内部较强的文化凝聚力.现将多年来在实地考察中得到的认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