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欧元区东扩进程中,《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趋同标准"是研判中东欧国家进入欧元区的门槛。欧盟与中东欧国家间的入盟协议,赋予成员在适当时候引入欧元的"制约性义务"。在先验"进入意愿"条件下,中东欧国家因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及社会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差异,分化出目标明确、层次鲜明的三级梯队。"第一梯队"经济转轨时期的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诱发"结构性通货膨胀",引入欧元时间可能在2009—2010年间;"第二梯队"公共财政面临巨大压力,却有可能因财政标准软约束而提前进入欧元区;"第三梯队"与达标要求相差甚大,将是新成员中最后引入欧元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中东欧国家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对于欧盟经济依赖性较强,对外出口贸易结构单一,同时中东欧国家对中国贸易依赖度和市场份额较低.研究中东欧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结构,通过计算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可以深入挖掘与中国的对外贸易潜力,并出口“正确产品”.本文发现,中东欧国家主要进口资本与技术类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中国贸易结构同样过于单一,而且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主要为产业间合作,产业内合作比例较低.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中国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双边经贸合作起到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2015—2020)确立了"各国根据各自法规,欧盟成员国根据欧盟相关法规及作为成员国应遵守的政策,开展具体合作"的重要原则.该原则凸显了法律政策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也同时为双方在司法、仲裁、调解等法律政策领域的合作协调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打开了中国-中东欧国家乃至中欧国家在这些领域合作的大门.该《规划》到期之后,需要制定《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规划》(2021—2026).多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在经贸、文旅、科教、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成效显著,但对这些领域起保障作用、护佑作用的司法、仲裁、调解等法律政策领域的合作协调却相对滞后.因此,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行稳致远,需要制定《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规划》(2021—2026),并着重加强法律政策合作协调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研究2005至2017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竞争与贸易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2005至2017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货物出口成倍高于进口,在经济体和产品结构上均呈现出高度集中化趋势,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各种贸易关系向少数国家集中的趋势越来越弱;(2)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互补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强势进出口能力。虽然,波黑、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进出口能力相对较弱,但却为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出口空间;(3)中国在中东欧竞争关系网络中并不处于中心位置,但随着时间变化,与各国的贸易竞争关系越来越激烈。然而,从总体上看,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因此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经贸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5.
由于欧盟未能满足一些中东欧成员国以及(潜在的)西巴尔干欧盟成员候选国的期待,他们转向与中国发展关系,但其原因仍有待探讨。本文运用角色理论和克里斯托夫·希尔于1993年提出的"能力一期待差距"概念,探讨中东欧国家各自在欧盟未实现他们的期待(包括政治、经济和加入欧盟的期待)时是如何认识和发展他们与欧盟、中国相互之间的关系的。本文遵循角色理论的关系分析方法,总结分析了中国对中欧地区的历史认知及其对"16+1"合作日益增长的期待,随后探讨了中东欧国家近来令人困惑的角色转变,认为这些国家开始寻求与欧盟更加密切的对华政策是由于欧盟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新挑战,如特朗普政府"美国第一"的政策和英国脱欧使中东欧国家更接近欧盟,同时,反大国情绪以及在投资方面中国未能满足其期待或许可以解释中东欧国家为何最近重新重视发展对欧盟关系。当今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关系中"期待一现实差距"这一现象说明,中东欧国家应该管理和修正他们的期待来避免未来的误解与失望。  相似文献   

6.
以"一带一路"和"16+1"合作为背景,研究中国对中东欧五国的投资现状以及投资策略.在分析中东欧五国投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营商和物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欧五国的投资需求,为中国企业投资布局该地区的优势产业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经济转轨后出现的“中国奇迹”与“东欧困境”的解释,已成为国际上转轨经济学界最大的论题之一,论者在概念上似乎都认为中国与中东欧在改革前都是“计划经济”,两者的差异只在于对“计划经济”采取了不同的改造方式。其实,中国与中东欧在改革前的经济体制差异更大,中国具有更多的“命令经济”的成分,而中东欧则较多的“理性计划经济”的成分,后者的绩效显然优于前者。但在迈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后者注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经济转型和金融开放过程中银行部门外资进入水平及其宏观决定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从数量和规模角度分析了外资在转型国家银行部门不同进入水平的决定因素,然后对外资银行进入问题进行了理论和文献研究,包括一般意义上外资银行进入的动机理论和进入模式以及针对转型国家的专门研究.通过构建相应的排序选择模型(OCM)对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及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关系展开实证分析后,本文指出:开放、自由的经济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外资流入银行部门,而GDP增长率、收入水平、对外资开放度等因素对外资银行进入水平的影响在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显示出不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借助贸易依赖度、贸易互补指数及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工具,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12国2001-2011年的货物贸易互补性.研究表明这一期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的依存度较低,但双方的进出口贸易表现出较强的互补性,互补的性质主要表现为产业间互补,而产业内互补的规模很小.据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东欧十六国林业投资环境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中东欧国家越来越成为林业合作交流、投资和贸易合作的重要伙伴.目前文献对中东欧国家投资环境的分析几乎没有,更缺少对林业投资环境的分析.选取27个指标,通过相关分析、模糊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中东欧16国的林业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认为16个国家的林业投资环境可以分为4个类别,分析结果与其地理位置紧密相关.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得出16个国家林业投资的综合排序,爱沙尼亚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拉脱维亚、捷克、立陶宛等;而波黑的得分最低.以上分析结果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林业合作战略提供技术支撑,为中国企业与中东欧16国经贸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