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使我国广大农村积淀了极其厚重的非物质文化,如何保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珍宝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者,是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的促进者,是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社区利益的维护者,也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者。通过有效的管理途径,积极发挥它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的独特作用,是保障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传承和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群众文化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群众文化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逐渐向群众文化需求靠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利用需要以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主要载体进行,由政府、社会组织、居民作为保护传承及利用主体而形成三维构架体系。本文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各乡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措施进行探讨,详细梳理了群众文化服务中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延续和流传后世的关键,传承性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重庆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渝东南地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予以整体性保护的文化生态区。在建设渝东南文化生态区初期,重庆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在传统传承模式“家族传承模式”和“师徒传承模式”下又衍生出“群体性传承”“教育性传承”“生产线传承”三种传承模式。本文通过调查渝东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现状,对五种传承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传承和在生产线模式传承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潜力做了深入分析,总结出在渝东南文化生态区建设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多采用混合、多元传承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对提升文化旅游的文化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建构文化旅游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符合内在逻辑。以湖南省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分析其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旅游视域下的价值认知、资源筛选、转化发展及宣传推广等互动实践,提出需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阶段规律,因地制宜地灵活发展,同时需借助多元的政策制度及社会力量,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的原因,提出其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意义,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并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冲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有传承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受到前所末有的挑战.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功能分析,它具有文化认同、沟通、审美等功能,但在社会发展和变迁中受到冲击,只有利用文化符号规律能更好地传承与利用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收集整理、保护利用、人才培养、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客家文化符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逐步增强.云南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特殊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为了应对中国文明转型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急剧流变消失的现实,必须加强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当务之急是引入学校教育,并构建多种形式的教育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8.
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个有机的生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所形成的场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就是构建和保护适宜的生态场.具体地说就是:构建意识场,通过宣传和教育改变人们的文化观念,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环境;恢复生活场,恢复和保留有关生活习俗、信仰仪式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基础;优化文化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优化文化的运作环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改善物质场,进行多渠道投入,探索新的运作方式,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物质环境;保护自然场,重视自然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保护美丽、富有特征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复杂。就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农村文化遗产,在理论认识及保护实践中存在着主体作用弱化、文化"复古主义"、忽视文化自身价值及"碎片式"保护等误区。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实现农村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肯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详细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非物质遗产被不正当商品化、非物质文化载体被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欠缺、传承出现断脉、民众意识薄弱、保护教育匮乏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态、保护物质载体、健全保护信息系统、保护传承人及文化空间、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开展保护教育及进行旅游开发等一些策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遗产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剧烈冲击下面临着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巨大危机,在传统乡土社会基本结构瓦解的情境下,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虽然国家、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面临消失的巨大危机,其制度上的原因在于文化精英名录制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乡土社会的文化精英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主要群体长期被忽略,这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隐忧。只有不断恢复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健全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的若干配套设施,在内生动力层面培育乡村本土的文化精英,围绕文化精英不断提高乡村向心力,修复其在乡土社会传播文化、引领价值的功能,重塑民间文化精英再生机制,方能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向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之路。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实践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过去数年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脱贫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对实现农民增收产生了积极作用,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作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融合机制时,要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旅游开发的多元监管制度;要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核心基因,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构建“三位一体”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模式;要创新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拓宽居民多元参与渠道;要推动“点面”相结合的“农+旅+非遗”融合等机制,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当前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传承问题更为直接和迫切。在传承问题上,必须重视和讨论三个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课程配置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徒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广受关注的话题,大学是文化遗产学习传承之地,高等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和发展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重视本民族、本地区体育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让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进课堂,保护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历史形态与现实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如何依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货",借助文化产业化的"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顺利而有效开展,这是学术界、各国政府及相关产业界共同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州米塑,就通过找寻其自身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对接路径,及文化构成要素的沿袭、替代与创新等,使得自身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得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旅游进程往往在空间和时间上表现为旅游开发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而其中的深刻原因是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民族文化多样性表现为各民族文化遗产的存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遗产的活体形式。旅游开发的历史效果必然地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要把握旅游开发的三个维度,从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和资源属性的关系处理上寻找保护与开发的路径。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完整把握其历史环境遗存、传承载体和精神内质三个内涵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性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及保护存续空间、优化传承机制和增效社会价值的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人类学是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研究所依托的主要学科之一,不同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理念和方式是不同的。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价值的日益增加,河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近年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面临一些困境,存在着传统的民间艺人渐渐消失、传承人的年龄偏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缺乏法制保障、传承人缺乏自觉意识等诸多问题。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教育、人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在教育人类学的文化传承视域下,应发挥地方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基础教育的校本课程之中,借助现代教育唤醒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觉意识等。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缺失给保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而科学地恢复、整合或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则是破解此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所谓生态场,即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整体性场景,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产生和传承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智慧、文化人格等诸多因素组合而成的立体空间.它们的合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的首要条件,也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奏.为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基础尚好的,使其得以恢复;已分散的,就将其整合梳理;已遭破坏的,就要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以及"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的精神,鼓励和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各级教学活动之中,使年轻一代增强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这是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能够长久保护和传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继续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业化——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仅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亟待保护与开发.河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这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实施联动开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手段,再通过旅游业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是实现两种产业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