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现象的存在,其根由是权力寻租导致的,而权力寻租与租金的存在,其根由是政府强制性权力微观干预体制导致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发展期,政府强制性权力微观干预过多,这是导致大量权力性寻租腐败现象的根由。解决之道是:深化政治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加强权力管理机制建设并严格实施,提高权力寻租者的机会成本,构筑权力者的道德约束与心理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2.
比较国外反腐败体制: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现象是一种超越历史界限、超越国家界限的存在。作为权力的滋生物,无论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下,凡有公共权力和公共关系的存在而没有完整的监督和防范机制,腐败行为就易于滋生。故控制腐败除了依靠理想和道德约束,还有一个基本点就是反腐败的体制建设。反腐败有一个从理论设计到实践运用的发展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更有一个从权力制约、单一廉政立法到建构完善的反腐败体制的过程。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反腐败体制是各国寻求政治昌明的当务之急。但由于不同国家的腐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产生的,故要以科学态度考察国外的反腐败体制构建的经验,从中去芜存菁。  相似文献   

3.
社会腐败现象主要是权力的腐败,权力的腐败又是社会其他腐败现象的直接诱因和基础。因此,反腐败的权力制约机制应从权力腐败的根源入手。权力制约的理论提示:理想的社会结构要求合理地分配权力,使权力在符合社会制定的规范内运行,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和最大限度地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权力制约,可以采取权力——权力和权利——权力的制约模式。只有将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两者有机地联结起来,有效地制约与监督权力的现代难题才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的监督,是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而正确解决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则是保证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加强对领导干部思想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监督意识,以专业技术对领导干部的权力实施监督等方面,进而达到防止权力滥用,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反腐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组成部分 ,邓小平高屋建瓴地对腐败现象的成因、本质、表现及对策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为我们今天反腐败斗争提供了行动的指针。1 权力失去的制约 ,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 ,权力的滥用必然滋生腐败  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根源在于权力失去制约、失去了监督 ,当权者集中了无限的权力 ,为自己、为亲友谋取私利。特权导致腐败。邓小平指出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干部制度方面来说 ,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 ,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家长制现象 ,干部领导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领导制…  相似文献   

6.
惩腐治贪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紧迫任务。为了更好的惩治腐败,必须强化反腐政专门机关的独立和权威性。从体制上强化反腐败专门机关的独立性,改革现行双重领导体制,实行垂直领导体制,摆脱掣肘和羁绊;从法律上强化反腐败专门机关的权威性,赋予行使职权必备的法定权力,如检查权、调查权、强制权、处分权等等;从制度上强化反腐败专门机关工作运行的规范化,保证其履行职责的客观公正;从组织上强化反腐败专门机关的战斗力,使这支队伍成为铁面无私,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相似文献   

7.
权力腐败及其法律监督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是权力的异化 ,在现代社会中 ,“腐败”一词常作为“权力腐败”的代名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是权力者、权力的对象和权力所处的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监控不力、惩治不严是权力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法律监督机制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系统 ,它包括防范机制、监督约束机制、惩治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它们构建了一个全面、协调、有效的反腐败机制。因此 ,完善反腐败的法律监督机制 ,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 ,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从体制上逐步铲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从机制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提出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 ,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 ,通过深化改革 ,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揭示了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 ,指明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抓基础 ,进行思想教育 ,筑起反腐败的第一道防线 ;抓保障 ,实行依法治国 ,建立可靠的反腐败法律制度 ;抓关键 ,强化制约监督 ,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抓改革 ,立足体制创新 ,开辟反腐倡廉的有效途径。这四个方面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作用 ,形成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革"前17年与新时期反腐败工作环境的相同点是:处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之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且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但这两个阶段的社会转型并不相同。为此,我国采取了相应的反腐败措施。其相同点有: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腐败分子严厉惩处。不同之处是:反腐败的组织机构健全程度不同,反腐败的方式不同。但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革"前基本控制了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新时期遏制了腐败风的滋长和蔓延,但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反腐败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是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一贯思想。他不但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党内进行反腐败斗争的理论方针 :关于对党内反腐败斗争性质的认识 ,关于对党内腐败现象具体表现的认识 ,关于对党内腐败现象根源的认识 ,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廉政措施 :加强思想教育 ,教育倡廉 ;加强民主监督 ,防腐促廉 ;运用法制手段 ,防腐护廉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模范导廉  相似文献   

12.
略论构架权力监督机制的方法和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各种腐败现象沉渣泛起 ,其根本原因在于权力的腐败 ,党和政府虽然下大力气进行整治 ,但这种权力腐败现象并未得到根治 ,主要表现在 :权力私有化 ,权力商品化 ,权力庸俗化 ,权力特殊化 ,权力本位化。为此 ,要遏制权力的腐败 ,必须突出三个环节 ,即关口前移 ,强化对权力授受过程的监督 ,做到防患未然 ;突出事中监控 ,强化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制衡作用 ,构建权力制约的第二道防线 ;加强事后察验 ,着力对权力运行结果的监督检查 ,保证权力运作方面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当前新旧经济体制的交叉和转轨,腐败现象在中国又一次沉渣泛起,成为改革肌体上的“毒瘤”和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病灶.多层次主角度把握产生腐败现象的阶级的、思想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根源,对于寻求和制定反腐败斗争的对策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剥削制度的遗留是产生腐败现象的阶级根源,2、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思想根源;3、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滞后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政治根源.4、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交错是产生腐败现象的经济根源.总之,腐败现象的滋生漫延,是多种因素和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阶级的根源、思想的诱惑,又有制度的疏漏和工作的偏差.其根本原因,是划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矛盾和紊乱.目前党中央顺应党心民意,作出了近期反腐败斗争的重大部署.我们应树立坚定的信心与决心,搞好各方面的工作,在探化改革开放中,标本兼治,一定能最大限度地治理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4.
腐败 ,就其而言 ,是指公共权力因非公共性运用而丧失公共性质的社会政治现象。它随着公共权力出现特别是国家建立而产生 ,因此 ,江泽民同志曾讲 :“腐败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我国历史上 ,也普遍存在腐败现象 ,也存在因具有不法性质而受到遏制和惩处。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封建王朝 ,在反腐败立法的完善和打击腐败的实践经验等方面都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介绍唐代的反腐败法律制度 ,是为中国现代社会的反腐败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和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一项关键性的任务。但是,目前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打倒“官倒”,反对“腐败”,曾经是引发高校学生参与1989年政治动乱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党和国家目前开展的反腐败斗争中,高校作为一块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正确引导大学生从深层次、全面认识权力腐败现象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拟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权力的本质、权力腐败的根源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腐败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两方面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自从党中央去年决定开展反腐败斗争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腐败现象在某些方面已得到遏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决不是一两次斗争就可以消除的,反腐败必须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本文试就如何尽快有效地铲除腐败产生的根源作一点探讨。 党中央在反腐败决定中指出,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点是党政机关;而报章揭露的腐败分子,也大多是握有一定权力的宫  相似文献   

17.
创新与强化权力制约及监督机制的若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但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某些领域的腐败现象还相当严重,症结在于对公共权力的制约未予足够重视,制约苍白无力,以至失控,导致滋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对此的治本之策在于创新与强化权力制约及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一种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损害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和利益,侵吞人民群众劳动战果,毒化社会风气的丑恶行为。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腐败现象已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屡禁不止,纠而复生。如果我们党不能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遏制腐败现象,就会民心不顺,社会不稳,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一、要实事求是估计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近几年来,我们党认真总结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教训,找到了一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依靠教育又依靠法制的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这个思路是对我们党在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科…  相似文献   

19.
论权力强租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初步剖析了权力强租主要内涵,即政府官员利用自身对某些资源的控制,合法地或非法地,强制性地出租手中的权力,获得一定经济租金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概述了权力强租的两种常见情况即部门权力强租和个人权力强租,以及实现途径是直接权力强租和间接权力强租;文章最后提出了遏制权力强租的重要举措: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培育,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经济制度创新和立法的高度,来铲除权力强租等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为我国目前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怎样反腐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何敏 《今日南国》2006,(24):18-21
职务犯罪在本质上是一种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行为,在形式上集中表现为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是社会最敏感、群众最痛恨、危害最严重的腐败现象。积极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是反腐倡廉工作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是加强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近年来,玉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党风建设和反腐败的重要任务,认真履行职能,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