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直以来,电影的物质基础都被认定是一种记录影像的机械过程,亦即光线反射到一个感光的化学表面上,但是在数字影像时代里,数字技术给电影的真实观、语言和叙事方式及观看方式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关于"电影是什么"这个本质问题又被以新的方式重新探讨.数字影像编辑的奇观化倾向带给观众新的审美体验,但这种虚拟的真实并非电影艺术的本性,更不能成为影像的主要形态或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电影的发展一直是与科技的进步紧密联系的,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技术上的进步必然对作为艺术的电影产生巨大的影响。电影史上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与科技进步相伴相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科技对电影的影响更加明显,对传统的电影美学也带来了一定冲击。数字成像技术使得电影假定性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进一步突破了电影所受到的物质现实的制约。2009年被称为“3D元年”,但目前的3D电影无论在影像、表演还是叙事层面都带来了美学上的退步。影像数字化越来越使电影成为一种语言。高科技不仅对大屏幕产生影响,小屏幕也受到其影响,手机电影的出现,使电影体裁得到了开拓。  相似文献   

3.
明星公司主要代表了以传统的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戏人电影"的创作倾向和潮流,文华公司则主要代表了更加注重创作者的主观表现,因此也更富于艺术个性的创作倾向和潮流."文人电影"与"作者电影"具有较多可比性,其艺术上的异同及其所体现的艺术规律,对于中国电影创作,特别是对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正显示日久弥新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而存在,它的发现和完善得益于技术的发明和改进.特别是近年来,数字化电影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然而这种新的技术也给电影艺术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大量特技的运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电影的真实性又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而对数字电影时代艺术与真实的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梳理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重新审视经典电影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局限性,为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青年DV影像通过解构与颠覆的叙事策略,以互联网络和人际化的传播途径,实现了群体的越轨与自我认同,体现出从边缘开始抗拒的文化精神。从长远来看,青年DV影像要保持繁荣和持续发展,需要正视传播中出现的危机,找到危机的根源,明确发展方向,成人社会也必须认识到青年 DV影像的重要价值,给予更多的社会宽容与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6.
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联姻.数字技术是电影"再现现实"神话的新飞跃,它使电影在虚拟现实、再造历史、重组时空等方面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和可能.但数字技术并没有完全颠覆电影影像本体理论.电影的真实性与假定性本质决定其在数字技术的虚拟美学中延续着现实主义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2012年6月2日,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省电影家协会、浙江传媒学院和《当代电影》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与传播"国际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师范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二代电影导演的艺术贡献突出体现在:他们以"凝视现实"、"抓住现实"、"描画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真实",确立了中国电影的现实品格;以影像叙事艺术创造和电影表现的独特性,确立了中国电影的审美品格;以直面人生的艺术精神、真实性的美学原则和客观写实的表现手法,确立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形态;以在民族性格刻画中去挖掘民族现实内涵、从民族欣赏趣味着眼去结构叙事、将民族艺术美学融入镜头影像等探索,确立了中国民族电影的艺术追求。由此也就决定了第二代导演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和意识形态载体的中国电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应对竞争,广泛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全球化语境对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中国电影要取得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必须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实行"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编码",在电影传播的文化策略、题材策略、艺术策略以及运作策略上广泛借鉴,大胆创新,以"和而不同"的目标作为跨国传播的文化诉求,开创中国电影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电影应该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段和形式去表现电影家对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发现,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从早先认为"影戏是由扮演的戏剧而摄成的影片"及其所形成的戏剧式电影形态,到1970年代末以来,大陆影坛的纪实美学、影像本体美学、新写实美学,和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等电影创新潮流汹涌,正是不同代际导演从不同角度对电影艺术特性的执著探索,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审美的发展和深入。在实践中,他们以艰辛的艺术创造建构了中国电影的两大传统:"人学内涵的现代电影"和"世界视野的民族电影"。前者强调电影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联系,以其社会人生呈现的"现实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内涵;后者在民族性格刻画中挖掘民族现实内涵、从民族欣赏趣味着眼去结构叙事、将民族艺术美学融入镜头影像等独特创造,又使中国电影成为富于民族审美特质的现代电影。百年中国电影这些探索,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11.
斯芬克斯之像,也就是人兽神神象,是原人迈向文明、走向自我途中留下的一个划时代符号,也是让今人百思不解的一个谜符。根据神象建构的规律,以及神象“三像”与人类自我意识“三我”的对应演进规律,可对斯芬克斯式神象,也就是人兽神神象的“编图”密码进行解译,得出的结论是:斯芬克斯式神象是人类自我意识“混我”的自画像,该神象的两种基本形式:“兽身+人首”与“人首+兽身”蕴藏“混我”内部演进的早晚两个状态。  相似文献   

12.
论《花间集》中“花”意象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意象,在“倚声填词之祖”的《花间集》中频频出现,多达300余处。18位花间词人不约而同地大量捕捉“花”意象进入创作,使其成为传递人物情意的媒介,从单纯的自然物象上升到意蕴丰富的艺术意象。这一现象的背后潜藏着深层的根源和意蕴:中国文学传统、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风气的喜尚、中国文人的传统心理以及花间词本身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搜狐视频用户体验与品牌形象的调查研究表明,受众对于视频网站的产品内容和产品体验最为在意,这是品牌传播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视频网站的品牌传播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给谁看”,即准确定位当前品牌传播的目标受众,善于发掘潜在目标受众;二是“看什么”,要重视受众对视频网站的内容需求,从品牌理念、优质内容、良好的产品体验入手,不断提升品牌传播的内容质量;三是“看得怎样”,注重视频网站受众对品牌传播效果的评估,做好与受众的互动,基于独特品牌个性慎重确认品牌形象代言人,强化受众的品牌认可度与忠诚度。  相似文献   

14.
自来研究意象的学者,大都只注意到"个别意象",而忽略了"整体意象";即使有的注意及此,也仅提出"意象群"或"总意象"、"分意象"的说法,而无法梳理出"意象系统"来.本文有鉴于此,即以"个别意象"与"整体意象"为基础,试图借由"层次逻辑"而形成之"章法结构",将自"个别意象"逐层提升至"整体意象"的"意象系统"作一呈现,使深埋于意象与意象间的内在逻辑或"纽带",得以开挖、显露出来,进而用"多"、"二"、"一(0)"的螺旋结构作考察,以见"章法结构"与"意象系统"不可分之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太平广记》里的女仙可分为神女、仙女、民间女三种。从女仙的嬗变过程中 ,可看到唐代妇女前后地位的变化。从形象塑造中 ,可看到唐人对女性既崇拜又远离的心态 ,也可看到唐代妇女异于其他时代妇女精神面貌 ,从而明白唐代崇尚道教的原因即老子的崇阴思想 ,契合了唐代“女主”的传统 ,而“女主”的传统又强化了老子崇阴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方言情结与普通话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情结阻碍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方言情结具有向心力、外张力及由此带来的顽固性.方言情结是普通话普及的主要阻碍因素,从发展趋势看,方言总要慢慢萎缩,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报道了一项实验研究,考察了无字幕视频和纯音频两种不同的电影输入形式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无字幕视频和纯音频可以看作英语学习的不同模态。此外,还分析讨论了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对英文电影的视频画面和音频的依赖程度。研究结果显示:1)以画面、声音和语言多模态播放为主的无字幕视频形式对电影内容的听力理解具有辅助作用;无字幕视频和纯音频两种不同的输入形式在提高英文电影的听力理解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这与音画关联度相关。2)与高分组的学生对比,低分组学生对于电影视频画面的依赖性更强。文章还讨论了研究结果对多模态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数字短片已成为青年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通过对优酷网和56网120个数字短片的统计分析与个案研究,发现数字短片作为青年亚文化的载体,内容多元,充满张力:一方面,与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保持距离,注重仪式抵抗,张扬自我表现,青年亚文化特征明显;另一方面,又积极向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靠拢,或趋向商业化,或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最终被收编的态势。总体上看,数字短片所呈现出来的青年亚文化仍将在保持自身特色与最终被收编的张力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纪录影像是引导人们直接进入现实的工具,具备建构文化形象的能力。“中国梦”作为近几年主流媒体主张并强力宣传的文化符号,其纪录影像作品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如创作观念保守、叙事模式单一、视听语言程式化等问题。本文结合当下“中国梦”纪录影像传播中的具体实例,从更新创作观念、讲究叙事技巧、巧用影像语言等方面探寻纪录片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优化等论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