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熹释"义"为"心之制,事之宜",并认为"善善恶恶为义;"其"利"则有"自然之利"与"贪欲之私"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利"的"自然之利"的意义上,"义"即"利",两者有着高度的统一;在"贪欲之私"的层面上,"义""利"的价值诉求则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因此,"义""利"之间乃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而就朱熹的义利观所具有的超越历史局限性的普遍意义而言,它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就学者新说中古诗歌中"伊""於""为""试"等是词头,"应""已""云""来""其""取"等为词尾的观点,文章从宏观与微观角度作细致准确研究,论定它们都不是附加式构词。得出结论为:"伊~"或表肯定和强调语气,或为判断系词;"於"为"於乎"之省,"为~"为泛义动词;"试~"或为动词"尝试",或为副词"姑且";"~应"为动词"应当";"~已"或是"以"的通假,或为副词"已经";"~云",或是动词"说",或为"运"的通假;"~来"为助词;"其"为助词,"载"是"才"的通假;"~取"为泛义动词。  相似文献   

3.
"反"最早使用于音学领域是佛教译经中用汉语音二合对译梵文音,进而作为专门的二合注音术语;"切"最早用于论说语音时是"精确、确切"的意思,中唐以后其使用义变化相当于"反";此后,"反""切"皆是"二合"注音术语,不再有分别。  相似文献   

4.
非范畴化指在某种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中典型特征的过程。网络流行语"×哥"是一种典型的非范畴化现象,其非范畴化包括三个方面:结构的非范畴化、语体的非范畴化和语义的非范畴化。"×哥"族词语中,其结构出现多样化、搭配不稳定等特征。从情感意义来看,原有的亲属称谓中的褒义、尊敬之意已经弱化,出现褒义、贬义和中性意义。"×哥"其亲属属性特征已经脱落,而且其年长的特性也不稳定,而且随着"×哥"意义的丰富,其语义的男性特征也有脱落的迹象,可以指女性,也可以指物体。  相似文献   

5.
在上古时期"废弃、废止"义是"替"的常用义项,未出现"代替"义;在中古时期,"衰落、衰弱"义的用例渐多,和"废弃、废止"义一起成为"替"的常用义;此时还出现了"代替"义,但用法极少。到了近古的唐五代时期,"代替"义成为"替"字的常用义,"废弃、废止"义和"衰落、衰弱"义在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中,用例极少甚至不见,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的词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多见."先生"作为现在比较通用的一个称谓词语,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交际之中,它经历了历史发展的诸多阶段,备了多且褒贬不一的义项,它在感情色彩上表现出的无论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义,都有它的发展渊源,从"先"和"生"两字的意义结合而来,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是其教化哲学的理论根基,它说明了对人进行教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仁、义、礼是先秦儒家教化哲学的主干内容,"仁"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义"是"仁"向具体道德行为转化的枢纽,是道德主体在具体行事时依据"仁"所做的应当、应为之判断,是经过反思后形成的自觉意识;"礼"是"仁"的制度化,它对于仁义具有节制、文饰和补充的作用。先秦儒家力图通过仁、义、礼的道德教化来成就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有不同的层次,其中"君子"和"圣人"最具代表性。先秦儒家的教化哲学体系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将中华民族塑造成一个重教化、重仁义、讲礼仪的有道德感的民族。  相似文献   

8.
以往研究认为汉语中"狗"的负面涵义是汉文化民族性的体现,但比较汉、法、西等十五种语言可以发现,"狗"在语言中普遍有负面义,且都集中在相似的范畴小类,具有词义衍生类型学意义。从汉语含"狗"词串负面义的发展情况来看,狗的负面涵义非原生,它的生成符合人类文化史发展的总规律,其具体激发因素复杂,是文化发展共性和不同民族、阶层的社会斗争差异性表现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深入思考"中国特色",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第一,"中国特色"的认知应该基于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是中国独有的东西","具有明确的参照系","具有多方面的体现","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等等。第二,"中国特色"的概括应该是多视角的。例如,在"发展原则""发展方式""发展中心""发展道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论语》中"行"字出现次数较多,其意思有差别。《论语》中用"行"字的"做;实行"意义的地方较多,大概有26处,此外还有"行走"义5处;"行得通"2处,"品行、行为"10处;"前往;离去"5处;"外交官"1处。《论语》中的"三人行"的"行"的传统释义存在疑点,可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公文术语义位的义值系统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其基义的单义性与多义性、精确性与模糊性,以及语体陪义、风格陪义、形象陪义、属性陪义与公文术语语用的庄重和生动风格的关系,时代陪义与文言色彩术语语用,情态陪义与委婉术语的使用,新义位与公文术语系统成员的淡入、淡出,外来陪义和公文术语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打算"一词来源于宋代的"打 X"短语,本为财务术语,表"结算"义,词义范围扩大后表"计数"义,元代开始带宾语。明代引申出"考虑"义和"筹措准备、(在具体行为上)为……作准备"义;清代前者的用法更加灵活多变,后者引申为"计划"义。可见,"考虑"和"计划"二义是通过不同的引申途径产生的,它们不仅非为一义,而且在句法功能上差别很大。另外,当后面跟[-自主]VP做宾语时,"打算"可以表意愿,正逐渐向情态动词虚化。  相似文献   

13.
“真有你的”是一个表评价的情态构式,带有较为强烈的情绪色彩。该结构式来源于“你有N”,其产生是一个形式和意义整合的过程。作为一个情态构式,“真有你的”在话语中的分布相当灵活,但倾向居于话轮开头。该构式兼具两极情感义,总体上经历了由褒到贬的语义演变,目前以表褒义为主,它的形成丰富了现代汉语感叹句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分"有"部分"义,可以与一些表示方位意义的语素结合,构成合成词,如"上分""中分""下分""初分""前分""后分"等。这些词语义项比较丰富,在佛教典籍中用例较多。加强对这些词语的研究,对了解中古汉语的词汇面貌、编纂大型词典等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含"每"的句子一般要有范围副词"都"与之共现。本文在对大量语料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每P"与"都"的共现率并不高;"每P"的句法位置影响"都"的隐现。进而对"每P"作主语时,"都"的隐现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如果出现以下成分,主语位置"每P"后的"都"倾向于隐现:跟"都"意义、功能相似的词语;谓语或谓语后某些成分由数量词充当;宾语中有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每P"表示有规律循环的时间;谓语是"对称性"的。此外,"每P"出现在某些复句中,"都"也常常隐没。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副词"白"的用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白1",表示"徒然无效地"、"不付代价、无偿地",位于动词短语肯定式前,否定动作行为的"有效性"或"有偿性",兼具预设否定功能和情态化表述功能。第二类是"白2",由"白1"的语义虚化而来。修饰动词短语否定式时,表达抱怨、不满、失望等消极情绪,可译为"总、就是、偏偏;"修饰动词短语肯定式时,既能表"只不过、仅仅"等限制义,也能传达说话者轻松随意的语气,表"随便、稍微"等。此时的"白2"意义更加虚化,否定意义丢失,其功能向单一的情态化表述转变。  相似文献   

17.
“剋”是淮北方言中的一个使用频率极高、意义范畴极宽泛、句法功能极强的泛义动词.它可以和各类宾语组合,并表达多种意义,意义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取得义和处置义,其中语境对“剋”意义的确定起到限定的作用.另外,“剋”的口语色彩比较浓,一般不用于书面语体.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00年阮智富、郭忠新主编的《现代汉语大词典》为语料库,通过对汉语"上/下"的空间隐喻归纳分析,指出"上"除了趋向于表示地位高的、品质好的,"下"除了趋向于表示地位低的、品质低的之外,还存在:(1)"上"含有贬义的意思,"下"含有褒义的意思;(2)上下还存在共为褒义的现象;(3)上、下还可以为中性词。文章提出光从语义方面解释隐喻是不够的,必须认识到语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不可限量”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不可限量"是否是成语,不同的辞书观点不同。而在部分认为其为成语的辞书中,对其来源,意义发展演变解释不够完善精确。经分析考证,我们以为,"不可限量"是成语,最早见于三国吴支谦的译经,进入中土文献后,意义开始引申,并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开始具有了褒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不"的否定辖域和否定对象。否定辖域定义为VP(包括AP)成分被否定的可能性。"不"的否定对象为其成分统制的区域,否定对象随其邻接词的变化而变化。"不"的邻接成分为事件内置嫁接语及实义动词时,"不"嫁接在邻接的VP上并否定他们,体现了成分否定及句子否定。"不"的邻接成分为情态动词/助动词及其它嫁接语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