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今本《仪礼·丧服》篇包含“经”文、“记”文与“传”文三部分内容 ,其“传”文据说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传。本篇每条“传”文之首均冠有“传曰”二字 ,而有些“传”文中间又有“传曰”二字。这些“传”中之“传”被称为“旧传”。有学者认为《丧服传》所引“旧传”当是《礼记》之文。此说尚容商榷 ,这些“旧传”当是比《礼记》与《丧服传》更早的解经之作 ,《丧服传》的撰作也当在《礼记》成书之前。  相似文献   

2.
英国汉学家杜德桥的《李娃传》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他引入莎士比亚学方法注释文本,引发西方学界关于"过度注释"的讨论;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传文,启发后来学者挖掘《李娃传》中所具有的仪式意义;继中国学者之后,运用传统的文史考证之学,再次对《李娃传》与《李娃行》的关系以及传文的影射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余编《广清碑传集》后,又物色到近代大诗人杨云史先生传文两篇,以及显亲传文一篇、曹元弼先生传文一篇、王培孙先生传文一篇、仲呈保传文一篇,因该集已出版(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无法补入,故发表于《苏州大学学报》,备留心清代文献者参考也。江南山水清嘉,世多恢奇朗隽之士,而望族子弟,能渊雅自好者,吾于杨云史先生见之矣。顷以殁于海港间,讣至,一时知交大拗,全谓烽火已遍于淑衰,人群方渴望太平,先生之逝,直无恨矣。其孤宏柞叩首呜咽,乞为传日:丈与先君交弥笃,先君在日尝称道所为文字不去口,是知先君者,莫丈若也…  相似文献   

4.
循吏是中国古代社会官员的典范。由张廷玉主修的《明史·循吏传》,编撰特点明显,载录的循吏人数较多,包罗了一个特殊群体。分析《明史·循吏传》传文内容可以发现其入传标准主要有三:一是传主本身具有良好的德行操守,二是传主在主政地方时有卓越的政绩,三是传主多受民众拥护。通过入传标准也可以探析《明史·循吏传》所蕴含的政治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5.
有学者认为《明儒学案·师说罗汝芳传》中邓先生指邓以讚,罗先生指罗洪先,“罗近溪汝芳”这一传目是误置增入,此篇应并入前一篇《师说罗洪先传》。这种说法实际上破坏了《明儒学案·师说》原来完整而严密的思想体系。通过对罗汝芳、邓元锡、罗洪先、邓以讚生卒年代及地域关系、学术师承及特点、邓元锡《祭罗近溪先生文》的分析,可知邓先生指邓元锡,罗先生指罗汝芳,《师说罗汝芳传》逻辑清晰、结构完整,完全能够独立成篇。  相似文献   

6.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七《许浑传》于传主出入御史台经历唯载大中年间一次,而根据笔者考证,许浑尝三入御史台。第一次为会昌二年,有清刊《润州许氏宗谱》卷一载会昌二年武宗“亲降监察御史许浑敕文一道”可证,敕文云:  相似文献   

7.
《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世情小说中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现存的十几种版本都题为“西周生辑著”。“西周生”是谁?历来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三种: 一种说法认为是蒲松龄。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杨复吉。《梦阑琐笔》载:“鲍以文云:留仙尚有《醒世姻缘》小说,盖实有所指,书成,为其家所讦,至褫其衿。”蒋瑞藻在《小说枝谭》中引用了这一记载。胡适在1931年写的《<醒世姻缘传>考证》里又补充了新的论据。1984年齐鲁书社出版的《醒世姻缘传》,有徐北文先生写的《<醒世姻缘传>简论》。  相似文献   

8.
《黑暗传》自三十年前发掘出来,被誉为"汉族神话史诗",一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集中研究。随着《黑暗传》的出版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出现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成果。汉族神话叙事长诗的新界定,成为目前学界对《黑暗传》做出的新结论。近期,《黑暗传》入选在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证明了它的价值与意义。为推动学术讨论、总结汉族民间叙事长诗的理论成就,本刊特地约请国内重要学者参与《黑暗传》的学术讨论,最早研究《黑暗传》的故事学家、三十年来不断深化《黑暗传》性质大讨论的著名学者刘守华先生不吝赐稿,为这次学术讨论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期待引起学术界更多更好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丧服传》与子夏的关系是一个聚讼不已的老问题,对这一问题作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分析和论述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论证子夏在儒学史上的学术地位,认定子夏具备传授《丧服传》的资质和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丧服传》与其他两部据说也由子夏所传授的儒家经典《公羊传》、《谷梁传》在文本上的内在相似性,说明子夏"传"和部分撰写《丧服传》的可能性。因此,否定子夏"传"《丧服传》缺乏理据。《丧服传》虽然不一定完全由子夏所撰作,但《丧服传》为子夏所"传"之说是基本可信的。  相似文献   

10.
《南柯太守传》是唐人传奇中的佼佼者,又是产生得较早的“传”类作品,因此对它的研究无疑是唐代文学研究中较重要的课题之一。1984年第1期《文学遗产》所载路工先生《<南柯>与<南柯太守传>》一文(以下简称路文),对《南柯太守传》的题材来源提出了新解,认为它是以“六朝志怪小说《灵怪集》中一篇《南柯》”为底本敷演而成的,并以此作为鲁迅先生所言“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的证明。此外,路文还涉及了《南柯太守传》的主题思想等问题。本文拟对路文的发现和论断提出不同看法,同时对《南柯太守传》的主题思想作一番探讨研究。笔者学识谫陋,谨以此就教于路工先生及读者诸君。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体验的角度来看,鲁迅的<狂人日记>其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发现、自我忏悔和对自身的反叛.无疑是一声巨雷,它震醒了世界.  相似文献   

12.
尹变英 《南都学坛》2003,23(3):53-57
《朝花夕拾》和《从文自传》分别是鲁迅和沈从文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 ,从这两部作品中 ,可以清楚地看到乡土对作家的影响和塑造。从文化土壤上来说 ,浙东的传统文化给了鲁迅丰厚的学养 ,同时又束缚了他的个性 ,使鲁迅的作品一方面开拓了中国文化的新视野 ,另一方面又无法与新的文化完全融合。相比之下 ,湘西的文化传统是自由而放纵人的 ,它使沈从文可以平和地对待它。从社会风俗上来说 ,鲁迅敢于对民间风俗持怀疑的态度 ,而沈从文的作品则是全身心的融入乡土和热爱民俗。从生命形态上来看 ,鲁迅的作品是珍视生命的 ,而比之鲁迅 ,沈从文可以说是崇拜生命。作家回望乡土 ,准确地抓住了自己的根 ,受地方文化影响 ,鲁迅把敏锐的目光投向了社会 ,去发现隐在世态人生中的丑恶 ,并无情地揭露它们。沈从文却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和乡民 ,由此而发现了隐含在其中的值得他珍视和赞颂的生命力。由此使乡土在两位作家笔下显示出了很不相同的底色 :社会的黑暗和自然的明朗。  相似文献   

13.
在关于日本“私”小说的诸多定义中,大都涉及到了作家的自传或具有自传性的特征这样的概念。但实际上,“私”小说与西方自传存在着文体上的根本差异。“私”小说的自传性特征也只能说是通过作者构成“私”小说作品的一部分,从而在读者与作者和作品之间建立起阅读的契约性关系,在整体上巧妙地发挥了日本独特的文艺特色。  相似文献   

14.
“边城”写作不仅描绘出被现代都市生活放逐的湘西一隅,更为出色的是,它在现代性挑战面前鸣奏出沈从文这位现代中国作家内心倔强而复杂的音律。与中国社会开始迅速向现代化转型的背景相关,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的“边城”写作生动形象地说明,在逐渐被现代生活遗弃的乡土边地究竟还有着怎样的事情使人怦然心动,怎样的人性之光仍然让现代人神往。作为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的一个表征,“边城”写作使我们在其中体会丰富多样的人性同时,也不能不反思现代社会一体化构想的缺欠,以及在现实理性所解释的范围之外,文学艺术还有一个多么广阔的关于人性尚有待发掘和添补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5.
自传体小说由于兼容小说和自传的语调,成为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一种较普遍方式,女性小说家们通过自己的自传体文本,不仅用自己的个体经验表现了时代生活,而且也展示了对独立人格精神的追求。通过对中国女性自传体小说主要创作的考察,发掘出女性独立人格精神从确立、构建到迷失重建的复杂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自纪篇>是<论衡>的最后一篇,也可以说是王充的自传.文章记叙了王充的籍贯、家世、成长经历、性格,以及写作<论衡>的原因、目的.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孤高自傲的知识分子形象,王充对世俗的反驳反映了一名知识分子的"不平而鸣",显示了为捍卫理想不懈论争、永不妥协的精神,这对我们理解<论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精神贯穿全书,我们亦可更感受到书中充满愤激与抗争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从文自传》是沈从文的散文名篇,不但具有很强的文学魅力,而且也包含较多的教育学内容,对现代教育在“差生”与因材施教、惩罚教育、教师品质与制度改革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传统自传中存在着对话的因素。口述自传与传统自传的最大区别在于由采访者的介入带来的真实对话。口述史的采访者基于访寻史实的动机发起、引导、控制着口述访谈。讲述者的讲述多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较少涉及到与自己人格形成、发展相关的解释性因素。口述自传假人物自传之名,行搜集资料之实。  相似文献   

19.
乡土文学作家许钦文写于1934年的《钦文自传》,其在叙事方式上带有先锋性质的艺术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采用逆时序回溯的反编年体结构使对象陌生化,冲击传统传记接受的阅读惰性;二是把创造文本间的互文关系当成自我赋形的特殊手法,通过主文本与互文本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拓展自传的表现空间;三是把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自传文本的注脚,通过叙述空白召唤积极接受,实现还原特定历史情景的功能。这些充满叙事张力的传记写作新尝试,在诞生初期的中国现代自传文学格局中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八九十年代美国非洲裔自传诗学的合法性,语境化及其自传叙事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认为美国非洲裔自传诗学注重历时性研究和共时性研究的结合,揭示了美国非洲裔自传与美国非洲裔历史文化、生存境遇的内在关系,阐述了美国非洲裔自传的内省或经验化特征和叙述特征,并指出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非洲裔自传诗学由先前的社会历史批评转向了多元的自传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