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语教学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以笔者在英培训的经历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双语教学目标、双语教学模式、第二语言运用、双语教材建设、双语课程考核方面探索适合中国高校现状的双语教学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及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近三年的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从教材精选、集前沿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建设、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几方面,本文阐述了如何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两课四法"双语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不仅提高了高分子化学的教学效果,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口腔基础课开展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口腔基础课的教学模式,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分析口腔临床医学五、七年制学生对口腔基础课开展双语教学的态度和要求。结果表明56.52%的学生认为口腔基础课应逐步开展双语教学,94%的学生认为基础医学专业词汇缺乏;而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及合适的双语教材的编写成为能否有效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口腔基础课在有充分师资准备及合适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开展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从教学建设的诸多环节与因素入手,梳理分析了西部艺术类院校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学生培养、教材建设和教学考核等诸方面,给出了加强西部艺术类院校双语教学建设的各项对策,着重指出,从实际情况出发,创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现实灵活性的双语教学模式,应该成为西部艺术类院校双语教学改革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从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进一步搞好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非高炉炼铁》双语课程的开展,从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确定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健全双语教材和改革双语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讨论了双语教学和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之间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提出了以双语教学为手段,推动冶金工程双语师资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效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专业英语课和双语教学课之间的关系及现状,文章提出了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并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选用、授课方法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开展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实施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在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和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应理性地选择混合型教学模式,并应在教材、师资和教学对象等方面确保混合型双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环境法双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环境法学知识和外语知识并重的专业人才。然而,环境法双语教学在教材选用、教学模式选择、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环境法双语教学尚不具备实现这个目标的功能。为实现环境法双语教学目标,应该编写适合国内教学使用的环境法双语教学教材,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适当延长课程课时,提前开课时间,并为加强环境法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提供课程支撑。  相似文献   

10.
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使用外语进行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并对我系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从师资、学生、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双语教学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方针下所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逐步在各高校试行,它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发展和培养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具有极显著的积极意义。然而,实施双语教学不仅涉及教师队伍的素质、学生语言能力这两个前提条件,更涉及双语教材的建设。在选择双语教材时,应该把握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应当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以推动双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若干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双语教学的政策背景入手,探讨了法学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有关问题。基于法学的政治色彩浓厚,法学中的许多核心课程不适宜作为双语教学的课程,只有国际法、外国法等少数课程可以开设双语教学。在教学模式上,鉴于目前国内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的双语课程都还属于过渡式的教学模式,即以英文教材为载体,使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法学双语教学要摒弃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在教材的选择上,则要兼顾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3.
高校本土化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国外双语教学相比,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在教学思想、教学目的、语言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我们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国外双语教学模式,而应根据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背景,构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本土化双语教学模式。在师资上,引进与送培相结合,实行校际师资共享;教材上,遵循原版教材与中文教材相结合的原则,开发本土化教材;构建由半英型→混合型→全英型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堂研讨式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五届学生双语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在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双语课程教学中引入"协助策略"等教学方法,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大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感兴趣,认为教学效果较好。基于学生视角提出的双语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主要约束因素,从课程教材、教学计划修订及课程开设时间选择、师资业务培训、教学模式与方法提出了若干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5.
国内部分高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目前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和其主要影响因素,笔者对国内部分省市的503名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涉及双语教学的概念和模式、课程设置、学生水平、双语师资、教材选取、考试形式等几个方面。此调查研究的结果对我国高校目前的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等学校都在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结合财经专业教育的办学特点,高等学校积极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和教学目标的定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对高等财经教育双语教学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学习者、课程设置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建议在师资建设方面,实施双语师资专业复合化,建立双语师资培训机制,设计双语教学的教师准入机制;在教材建设方面,直接引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为主,建立教材体系与教学资料库;在对双语学习者要求方面,提升双语学习者的认识层次和外语水平,完善双语学习者成绩评价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确定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整体规划,规划双语教学课程的学科选择,安排双语教学课程的时间选择,创建双语教学课程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7.
双语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逐渐在许多院校进行推广和普及。"非指导性教学"作为一种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内容,值得我们借鉴。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效果,更好地达到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师生间的真诚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和情境式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培养新型的双语复合型人才,并通过学生实践评价和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验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振兴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战略举措。国内双语教学虽然经历10多年的发展,但效果不甚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合格双语师资短缺、双语教材建设滞后、学生外语能力整体欠佳。为此,必须规范全国双语课程体系,采取措施提升双语师资素质,建立完善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教材为主体的双语教材体系,全面挖掘学生的双语学习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在“C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学实践,对双语教学中教材选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目的、调整好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双语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实施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势在必行。双语教学是一个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材)三者互动的过程,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流利的英语口语和熟练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求教材必须是符合学生实际的英文原版教材。正确的教学方法,是使三者有机结合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