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势群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话语权不足是弱势群体存在的关键。由于偏差的"维稳"理念、话语表达缺乏训炼且制度支撑不足,导致弱势群体的表达渠道被挤占、表达方式"原生态"和话语影响力微弱,致其"被边缘化",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阶层的健康发展,尊重弱势群体、提高其话语权、保障其享有均衡的公民权利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应从改善传统"维稳观"的心智模式,尊重弱势群体话语权,积极为弱势群体创造话语表达机会和平台,完善弱势群体话语表达的制度保障等几方面入手提高弱势群体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以“信息断裂”与弱势群体的边缘化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揭示出在我国以大众传播为核心的社会性信息传播活动中,弱势群体由于得不到应有的信息传播资源和条件,丧失了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话语权,因而同社会主流阶层之间形成了明显的“信息断裂”。分析认为,弱势群体因此遭遇不同形式的社会排斥,在社会发展的大小问题上缺乏甚至完全没有他们的声音,因而他们被不断地边缘化,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断裂”与弱势群体的边缘化是社会发展难以回避的问题,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断裂"与弱势群体的边缘化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揭示出在我国以大众传播为核心的社会性信息传播活动中,弱势群体由于得不到应有的信息传播资源和条件,丧失了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话语权,因而同社会主流阶层之间形成了明显的"信息断裂".分析认为,弱势群体因此遭遇不同形式的社会排斥,在社会发展的大小问题上缺乏甚至完全没有他们的声音,因而他们被不断地边缘化,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断裂"与弱势群体的边缘化是社会发展难以回避的问题,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向度上讲,弱势群体是具有特定亚文化意识,与主流文化意识之间易产生心理拒斥、隔绝等现象,在主流社会中经常性处于意识失语或意识表达纷乱境况的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该群体亚文化意识与社会主流规范体系的疏离,也是由于该群体利益表达能力的孱弱性、利益诉求话语权的缺失、利益表达渠道的非常态性等所致的意识表达失语.为此,我们就需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改造其贫困亚文化,促其与社会主流文化的有效对接;同时要强化他们的媒介话语权,提高他们的意识表达能力和意识表达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评论对弱势群体话语空间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随机性的简短评论,电视民生新闻评论以关注“民生”为宗旨,关心百姓的生存和生活状态,采取“主持”的方式来播报新闻,对新闻事件做出点评,由于这些特点,它往往被视为大众传媒时期普通民众话语权的代言人。民生新闻评论具有充分接近弱势群体的优势,但它在为这一群体构建公共空间时仍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即:新闻点评只停留在事实的表象,不能真正为弱势群体的利益代言;对政府公务行为横加指责,评价不当;过分娱乐化,缺乏足够的社会公信力。想要真正为弱势群体搭建起话语空间,民生新闻评论还需要把握和调整好自己的视角,注重维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切忌对公众事件进行娱乐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该给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一个发言的公共空间。然而,由于该群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相对处于弱势,他们拥有少量甚至没有话语权。本文以弱势群体的话语权为切入点,分析大众媒体弱势群体话语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公共治理,意味着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在当前的治理过程中,我国弱势群体话语权制度保障不健全、话语权社会载体不力、话语的正当渠道不畅,进而制约了公共治理的实现。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需从四个方面入手: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治理机制,协调利益矛盾;完善多中心治理,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加强弱势群体主体意识教育,提高其政治参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从电视与话语权力、电视与媒介经济、电视与受众以及日常生活四个方面分析和解读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电视文化研究,认为我国的电视文化研究应当关注话语权弱势群体的媒体行为,分析媒体消费观背后的社会机制,探讨不同背景受众与媒体的互动以及深入研究以电视为载体的城市文化对乡村传统日常生活的渗透,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对消费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理解,与传播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互补和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者对新媒体兴起后将消除一元中心的社会体系抱有乐观态度,但媒介的多元是否能带来话语的多元成为当下媒介研究中争论的中心,其间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女性是否和男性一样获得相同的话语权?本文正是通过对多元媒介中的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和符号贬抑的分析,阐述了女性在多元媒介时代中话语权丧失的事实与原因,提出要建立理想中的和谐两性的媒介世界,关键在于女性自身应努力建构自身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被看的"他者"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连接城乡二元社会的纽带,然而他们又是被社会忽略的群体,常常徘徊在媒体之外.在信息社会,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源意味着竞争力和财富,农民工作为中国经济的建设者应该全面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话语权,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文中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