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采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问卷》对西北连片特困地区1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随着教龄和职称的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也在不断提高;(2)大专学历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最高,中专其次,本科最低;(3)女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略高于男教师;(4)主课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高于非主课教师;(5)建校历史越长,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越高;(6)13-24个班级规模学校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最高;(7)城市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明显高于乡镇教师。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分析表明,教师对刚性流动的价值认可度高,但更倾向于参加柔性流动;教师的性别、 婚姻、学校所在地区、学校类型、教龄、职称等因素与教师流动意向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而学历则与教师流动 意向无显著相关。由此提出具体对策:柔性推动教师均衡流动,完善教师流动制度;提高政策执行者素养,保 证政策有效执行;建立信息网络系统,提供长期交流学习平台;走农村教育自救路线,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 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然教育源远流长,内、外在自然教育交互融合,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调查研究表明: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所属地、不同性质幼儿园、是否是学前教育专业、是否取得教师资格证、不同教龄、不同学历、与单位不同劳动关系、不同月收入、不同级别幼儿园和班级的幼儿园教师在自然教育理念和实践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自然教育的实施尚需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国家立法层面——配置资源(城乡、公私、在编与非编)均衡,促进学前教育公平;教育制度层面——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吸引高素质愿奉献的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职业层面——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培养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园教师。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能否安心留在乡村学校从教,关系着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乡村教师"留不住"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6月发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从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专业发展等方面着手,提出了具体措施。但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新生代乡村教师的离职意向仍然普遍存在,尤其是其中的男教师和工作在乡村小学的教师;新时代乡村教师的离职意向,受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专业发展、个人偏好、乡村文化适应性、家庭和学校支持度、教师教育满意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偏好和乡村文化适应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留住新生代乡村教师,仍需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现有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1)重视乡村教师招聘和管理过程中对个人偏好的考察与培育;(2)积极帮助新生代乡村教师适应乡村文化;(3)关心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家庭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4)重视乡村学校建设,给予新生代乡村教师更多的组织关怀;(5)出台针对乡村教师的教师教育标准。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幸福感,关乎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调查显示,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的教师,虽然工作压力大、薪资不高,但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状况良好。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与职务、婚姻状况等因素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性别、年龄、学历、教龄、薪资等因素存在显著相关性。在分析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教学风格是教师的思想境界、审美理想、艺术修养和性格特点的综合表现,是教师专业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以大连市六所中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中学教师教学风格主要倾向于立法型、激进型和局部型三种类型;教学风格的形成受教师性别、任教年级、任教科目以及教师学历、职称和教龄等因素影响,其中,教师的职称和教龄对教学风格的影响较大;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有规律的,教学风格随着教龄的增长逐步趋于稳定;另外,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有其关键期,教师应抓住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期,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据广东省调查数据整理分析,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在个人自愿的前提下,本科学历教师与专科学历教师在学历继续教育计划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教龄、学校性质和学校层次对本专科教师的学历继续教育计划都有显著影响,区域类型、学校位置和教师性别因素仅对本科教师有显著影响;学历继续教育的条件对教师学历继续教育计划并没有显著影响;学历继续教育的效果评价对专科教师的学历继续教育计划没有显著影响,本科教师则会关注学历继续教育对工作的直接影响.建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区域类型、学校位置、学校性质、学校层次等因素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学历继续教育激励和促进措施,积极与提供教师学历继续教育服务的高校合作,针对在职本科学历教师设计专门的研究生教育产品.  相似文献   

8.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我国义务教育及相关的普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略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推行普及教育特别是普及小学教育(1949-1976年);重新酝酿与起步实施义务教育(1977-1990年);加速推进义务教育(1991-2000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2001-201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至今)。其间虽有曲折,但每一个阶段都有非常显著的进步。到现在,我国已经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此相应,我国国民基本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体,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区域教育质量。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发现,宝安区教师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教师生存压力较大,工作具有复杂性,培训满意度较高。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影响因素存在性别、学校性质、学段、教龄和职称上的差异,并受教师地位、生存压力、工作复杂性和培训满意度等因素的影响。为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加大经费投入,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强化制度保障,激发教师发展动力;分层分类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人文校园,营造教师职业认同氛围。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对210名幼儿园转岗教师的职业适应和心理弹性现状、特点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转岗教师在职业适应总分及职业关系、职业心理、职业技能上得分高于理论中值,在职业环境上得分低于理论中值,在年龄和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历和园所区域上无显著差异;幼儿园转岗教师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上得分略高于理论中值,在年龄、学历和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园所区域上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除职业环境、职业心理与心理弹性中的乐观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总分及各维度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均存在正相关,心理弹性对幼儿园转岗教师的职业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力。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培育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提高转岗教师新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转岗教师工作幸福指数;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提升转岗教师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2000年至2018上半年所收录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献,发现有2 604篇相关文献,并以此为分析对象。将导出的文献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通过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突变分析来捕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对策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关研究越来越注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师内在素质的提升,趋向于探讨城乡统筹中的中小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偏僻农村学校的特岗计划及教师配置问题、农村学校青年教师以及艺体等学科教师补充问题。针对已有研究的盲点和薄弱环节,未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应进一步扩大研究视野,注重以下方面:第一,关注国家乡村教师政策的落实,提高实效性;第二,关注流动中的乡村教师教育,提高统筹性;第三,关注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提高认同感;第四,关注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提高融合性;第五,关注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激发主动性;第六,关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高针对性;第七,关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队伍,建成专家库。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通过对贵州、河南和重庆3省市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且在不同教龄、职称、学校类型等方面显示出不同的差异和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措施,旨在促进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水平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3.
课堂突发事件常被视为中断教学进程的干扰,令教师避之不及。实际上,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生活意料之外的遭遇,它具有磨练职业心态、激发教学反思、促进自我实现等作用。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过程,可视为非连续性教育的过程。这种非连续性教育具有不确定性、非连续性、转折性、排他性等特征,需经过遭遇、震惊、反思、领悟四个阶段。要充分发挥课堂突发事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拓宽视野,提升专业判断力。  相似文献   

14.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城乡教师TPACK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城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差距。缩小城乡教师TPACK水平的差距有利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分析城乡教师TPACK水平现状以及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并将TPACK与教师学历、培训和信念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真实数据探究城乡教师TPACK水平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从而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出合理建议。结果表明:城市教师的TPACK水平高于农村教师,城乡教师在PCK、TCK、TPK各维度上和TPACK总体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城乡教师在学历和培训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参与培训情况明显优于农村教师;学历与教师的TK、PCK、TCK、TPK和TPACK存在相关关系;培训以及信念与教师的TK、TCK、TPK和TPACK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教师政策红利的推动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力量有所加强,教师待遇也有所改善,但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通过对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的深入调研发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发展意识和动力不强,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偏弱和后劲不足,教师发展激励机制不健全,尊师重教氛围较为淡薄。为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发展,需要重建教师职业信念,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需要重构教师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提升;需要不断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引导教师有序发展;需要加强育人文化建设,营造尊师重教、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6.
ESP教师参与行动研究是实现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参与行动研究的两名ESP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以探讨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如何获得专业发展。研究表明:ESP教师参与行动研究带来教师对学生和对外语教学认知方面的改变;行动研究也带来教师行为的改变,尤其是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但是,研究也发现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自觉性、系统性不够,缺乏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因此,要加强教师对行动研究和教师发展的认识,优化外部环境,激励ESP教师通过行动研究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三所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从教师专业必备知识、教师专业必备技能和教师专业必备信息技术能力三个方面调查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发展现状,发现: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对教育知识、教学设计、技术素养的获得最为关注;对通识性知识、反思与发展、评估与诊断需求最为薄弱;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学科知识以及教学设计的提升需求最为强烈;对专业发展关注度较高,但满意度低,缺少专业发展规划; 对学术视野不开阔而感到困惑。基于此,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增加教育职业规划课程,为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树立自我反思意识,强化反思引导;优化整合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增加信息技术的比重;重视教育实践,促进知识和技能二者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影响,也对乡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决定意义。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对贵州省X县的370名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X县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性别及任教学校建设水平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一定影响;教师的月收入水平及任教学科对教师职业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基于实证数据,提出了提升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相应对策,为实现我国建设"美丽乡村"的宏伟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折射出幼儿教师成长必要性。教育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教育理念,如能为成长中的幼儿教师授业解惑,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组织读书分享活动、各级各类幼教培训增加解读教育经典的版块、加大农村幼儿教师阅读教育经典的力度、专业期刊倡导阅读经典等都是重温教育经典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