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全国各地区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作整体评价和比较,并对各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作投入产出分析。东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高于中西部。东部地区应该提高规模经济效率,中部地区应该减少物力的投入,提高金融机构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而西部地区的效率低下源于相关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与管理水平的低下,且应该引进相关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金融储蓄一投资转化的理论模型出发,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不仅农村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而且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中国的未来金融发展方向是应该构建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和机制,如政策性金融和财政资金在农村先行,引导商业性资金的流入;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合适的农村金融机构业绩评估的指标体系;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重新定位,进一步发挥我国农村金融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对不完全竞争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分析,得出:金融主体(金融机构)以最高的价格满足农村金融的最低需求;发现:增加金融主体后,能够促进金融主体的供给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农民和金融机构的收益,也即是发展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是解决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关键;提出从机制构建和环境完善两个方面构建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入经济转型发展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使城乡经济的非均衡性问题进一步突出。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对我国中部八省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作了整体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部八省金融支农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山西、安徽、江西、湖南与河南须提高金融支农的管理水平与完善相关的制度,同时应提高金融支农的规模效率。湖南的制度建设与管理水平相对完善,但须提高规模效率。其中,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力度不足是影响金融支农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对内蒙古农牧区的金融需求现状分析发现:农户金融需求强烈,且呈现分层性、不稳定等特点,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服务缺失严重制约了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缺乏保障机制,发展缓慢。农村金融供需的失衡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改善农村金融供需紧张关系需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实施普惠金融策略来增加农村资金支持,大力程度满足农户金融需求,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进行制度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91-2007年间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的相关数据,对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相关率与农民收入增长负相关;农村金融相关率与农民收入增长互为Grange因果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原因。文章在结合安徽省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就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归纳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困境的表现、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所涉各方主体的属性,以及各方主体间的关系,试图探寻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困境的根源和出路。研究表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呈现出“需求-供给”结构性失衡状态,命令控制型模式在应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困境中存在刚性约束,政府应在适度干预下,通过培育新型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形成多元主体合作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判别与评价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二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资源的均衡。从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实证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低于全国金融市场的效率水平,主要由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低下、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低下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高风险低效益”等因素所导致。因此,建议: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创新金融工具,聚集农村金融需求;建立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制度,降低金融风险;改革金融定价和补贴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机理是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推动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证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通过规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渠道是有效的;农村金融发展通过提高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渠道是无效的,也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不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结构具有农村金融机构初步多元化但覆盖率较低、农村金融工具单一,农村金融市场深度与广度不强,农村金融制度外部强制供给等特性,导致金融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农村经济主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无法满足、无法有效分散风险、农村金融效率不高等问题。应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遵循农村金融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通过健全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创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以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农村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所遵循的是金融机构观,这使得农村金融体系未能有效发挥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背离金融功能观的农村金融改革,仅仅局限于既有金融结构内部的修补,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根据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出能够实现金融功能的规则、制度等具体的金融形态,并且进行金融结构的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体系正常金融功能的复归。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应实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放松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管理;推动一个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创新分析——以漳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漳平市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发现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存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传统单一、产品普遍存在额度小、期限短等问题。结合漳平市自身条件从六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主要途径是把握客户需求并细分市场、调整优化农村金融配置资源、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产品线、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农村金融存在农村信用合作社“一社独大”的局面,农信社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农村金融的有效竞争,降低了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山东莘县农村金融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就和问题,提出农村金融改革建议,即打破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垄断地位,建立与农村多种融资需求相匹配,政策性、商业性、社区性、普惠制、合作制和民间金融等多种金融组织并存的竞争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社会资源的核心要素,农村社区金融对中国"三农"问题解决及促进弱势群体金融发展权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村社区金融制度对比现实存在滞后。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与社区金融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进行比较研究,以金融发展权理论为视角探析完善我国农村社区金融制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主要针对农村社区金融的组织制度、市场制度、资源配置制度及其依存的金融体制进行分析,着重提出互助担保、评级补偿、公众监管及资本多元化等具体法律制度,尝试解决制度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行业间收入、同一群体中不同阶层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其原因主要是由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社保制度的城市偏向、医疗卫生投入严重失衡、不完善的宅基地制度、财政政策支持不足引发的。为此,应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民流动保障制度;加快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推动农民职业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村公共资源投资,完善农村社保制度;完善城镇化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方向和利用效率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利用ADF法检验变量平稳性和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对1987-2008年黑龙江省农村金融资产中各类农村金融资源对农业产业化发展长期贡献差异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和农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326和0.642,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对二者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600和0.553,农业贷款和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对农业产业发展长期贡献大;农业存款对二者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20和-0.318,说明大量的农业存款被转移出了农业领域;1999年之前,乡镇企业贷款对乡镇企业总产值长期贡献较大,2000年之后贷款投向"非农化"趋势增强,长期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经济增长-反贫困效应形成”的逻辑结构把反贫困与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结合起来,分析了涓滴效应、微型金融的局限性和农村金融内生观的理论渊源,并基于农村金融的内生性源于转型增长的资源配置要求分析了演化路径.非均衡增长模式的脆弱性使农村金融发展陷入十分必要、又面临巨大逆向压力的矛盾结构,并把疲于应付的农村金融改革推到了一个重要历史拐点.低收入农村地区是金融反贫困的重中之重,应设立以农业、农村开发为主的地区性金融机构.依据后二元经济的新特征,推导出农村金融反贫困的主要发展取向是积极发展以人力资本开发、特色农产品生产等为内容的金融支持和能够支撑农业现代化的合作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成都农村经济发展与乡镇财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乡镇财政中存在着赤字、预算支出结构单一、管理不规范等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 ,要培植和扩大财源 ;增加乡镇收入 ;适度扩大乡镇规模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政府运行效率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以优化乡镇财政管理  相似文献   

19.
需求导向的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在于结构性失衡,一方面农村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农村信贷市场的低盈利性和服务群体的弱质性、国家金融抑制政策和工业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强制变迁、信息不对称、滞后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制约着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在校正农村金融指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需求导向的区域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路径:提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竞争力,适度发展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关键发展农村民有微型合作金融机构,探讨多元化供需对接的小额农村信贷模式,并构建农村信贷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先进而科学的管理方法。一些省农电企业目前尚未有效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管理水平落后,需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本文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研究,结合省农电企业的实际,提出了省农电企业应选择以电量销售为起点,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成本管理为重点,兼顾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