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时尚"哥"族新词的兴起使"哥"的语义呈泛化趋势,"哥"的亲属称谓本义演变成一种对职业群体男性成员的最强烈的情感表达符号,显现了对语言规范的超越、突破、变异的语义"偏离"。"哥"族新词衍生的主要机制源于模因理论。特殊语境和网民的心态是族词迅速风行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吧”族新词的多角度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吧”族新词衍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套用词语模创造新词,二是借用英译兼表意的外来词。“吧”引中为表室内休闲娱乐场所的语义,是构成名词的标志。“吧”族新词的产生不仅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还形成独特的“吧文化”,折射出人们多种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事物的出现,以“霸”为类词缀的“X霸”组新词大量出现,并迅速流行。“霸”字可以分成霸1、霸2、霸3三类不同的“X霸”新词。文章通过对三类“霸”族词的比较,分析“X霸”族新词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特点,并试从语言内部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对其大量出现的原因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4.
段兴臻 《东方论坛》2011,(2):75-77,84
随着社会发展,以"黑客"、"博客"为代表的"客"族新词得以产生与发展。"客"族新词的形成理据可以分成内部理据和外部理据两个部分。其内部理据包括词源理据、语义理据和形态理据三个方面,外部理据主要是指社会文化理据,同时也与人们求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衍生了大量的网络新词,而微博应用程序作为新的交际媒介提供了充实的网络新词作为语料。经过对网络新词的归纳分析,网络新词语义呈现出以下特点:语素变异、语义范围扩大化、语义感情色彩反转化和结构互文化,而词缀结构压制、词汇压制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压制是网络新词语义变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新词新语在人们的日常语言生活中不断涌现.尤其是网络交际的普及繁荣,更是为新词新语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方沃土.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网络盛行的“新词族”进行分析,探讨其衍生的机制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汉语新词族进行了不少新的、比较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从汉语新词族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汉语新词族中词缀与类词缀的类化新义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等三个方面,对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汉语新词族的研究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梳理与阐释,并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阐明了自己的一些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民参与度与日俱增,互联网中不断出现新的词语。网络语词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语言文化,增强了其表现力。从最初的“裸奔”到之后的“裸退”、“裸官”、“裸婚”以及“裸辞”等,由“裸”字产生了一系列的新词,而“裸”字的语义和色彩也有所发展变化。“裸”字的含义不断扩大,同时增加了诙谐、讽刺等感情色彩,使“裸”族词汇在网络中被网民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网络中的“裸”族词汇现象,分析其特点,并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出发,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探究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霸”为类后缀的“X霸”新词中,同一“霸”字形成了两类不同的“X霸”新词,其分类依据在于类后缀“霸”语义的不同。探析“霸”语义的古今演变,可以发现产生这种语义现象的原因。另外,作为类后缀的“霸”,其语义也发生了不完全的虚化。  相似文献   

10.
新词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新词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新创造出来的词形,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的固有词形,新词的突出特点是“新”。对外来词语的吸收、对方言词语的吸收以及旧词语的复活等是产生新词的主要途径。对新词和生造词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网络“控”族新词及其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进程不断加深以及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上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的产生与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本文以新兴的"控"族词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控"族词的产生、结构特点及其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模因和模因周期理论角度对汉语中的"XX族"词汇分三类进行了举例分析,旨在了解这三类词汇的来源、构成特征、具体含义及其复制和传播的规律;明晰该类词汇与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探讨了其成为强势模因的动因和内在生成机制,揭示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因此可以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无厘头”: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传播时代的“无厘头”文本不同于传统的大众文本,“无厘头”结构文本以其经典情节模式的特殊变体、庸常的小人物形象、拼贴性的“程式化”结构、“戏说”式的文本风格等因素,形成具有鲜明特质的文本结构,成为一种时代风尚和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无厘头”结构文本的形成有着独特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土壤,客观、全面地探究剖析“无厘头”文本的特定内涵和程式化结构、复杂的社会文化成因、狂欢化的审美风格等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包括“无厘头”在内的当代大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新型农民、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比较,提出新型农业从业人员即新"新型农民"(简称新型农民)的概念,新"新型农民"是随着社会发展,分工分化成长壮大的各种新类型的农业从业人员。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型农民的类型、农业专业化、农民职业化、新型农民首先实现区域、新型农民培养对象和土地租赁或者自有等热点问题,最后指出新型农民的发展要尊重农民和基础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词汇"以物指人"现象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两种机制而产生。隐喻通过心理相似把事物和人联系在一起,转喻通过人与物的相关性联系人和物,它们都是通过对物体的认知揭示人的特征借以指人,少部分特征得到突显,大部分特征被隐藏。"以物指人"现象一部分是原有词的义项增生,另一部分则是短语词汇化产生了新词,来源于不同性质的词汇现象。这些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具有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与二十多年前音译词“欧佩克”一出现就受到一些人的指责一样,移译词“PK”的出现也同样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尽管如此,“欧佩克”依然生存下来,“PK”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外来语的引进从一个层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表现出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征,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音译外来语“欧佩克”和移译外来语“PK”的例子证实,一个外来语的出现是那个时代人们交际需求的反映,其命运并不取决于行政立法、语言学家或翻译家的意志,而是取决于语言的社会环境。通过统计分析2006-2008年间中国重要报纸移植外来语的文章篇数,指出新一轮的外来语移植潮正在悄然兴起。外来语的移植现象标志着社会语言环境的变化。外来语的移植有利于科技专业领域的对外交流,有利于汉语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流行语"XX门"的频繁使用不仅是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而且对汉语语言体系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XX门"族词全景式的语言学解读,系统了解其构词特点、句法功能、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及其语法化倾向,为接触语言学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提供更充实的语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十七年"家族小说文本的详细解读,梳理出了这一特别的社会现象在小说中的表现:传统的家族观念正在被新鲜的集体主义理想所淡化,家族主题小说主人公之间血缘关系的作用被大大降低,家族文化的维系力被减弱。  相似文献   

19.
新历史主义批评强调文本和历史的互文性,约翰·契弗的短篇小说《重聚》文本不仅影射了作者本人的经历,而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价值观。本文本将从以上两个角度揭示《重聚》中体现的文本和历史的紧密关系,突出其新历史主义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古汉语虚词"而""已"和习惯说法"若是(如彼、如此)其……"作了与传统不同的解释,连词"而"字用在主谓之间纯粹表示逆接;陈述语气词"已"字用在陈述句句尾,主要表示肯定论断;"若是(如彼、如此)其……"等并不是"其……若是"、"其……如彼"的倒装,应该是两类性质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