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和谐"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它是同一性的一种状态,是各种矛盾和关系配合协调的理想存在形式。事物之间和和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是一种发展的美好境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莫不如此。《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经典的"和谐"关系读本。作品中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和谐、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都无一不在诠释着作者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境界的膜拜——和谐。  相似文献   

2.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意蕴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高校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指高校校园文化构成系统中各层次与各关联、参与主体之间所呈现出的一种相互协调与促进、共同发展与进步的状态。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有着层次和谐与关系和谐两个不同向度,其中层次和谐具体表现为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制度层次三种层次和谐,关系和谐则表现为高校内部及其与之关联的组织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谐以及由之形成的党群与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等诸多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3.
和谐的语言生活,是人们追求的一种语言生活的存在状态。它要求特定社会中的多语言、多方言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体,能够"和而不同"、"不同而和",而不是"相同"。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更是呈现出"多样性",并最终为沟通而趋向于"通用性",多样性与通用性应当长期共存,最终实现双方的双赢与互利。  相似文献   

4.
<正> 一、商业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协调商业的发展 “协调”从语言学上看有两种属性,其一是名词属性,指事物内外部各要素的和谐状态。其二是动词属性,指通过某种努力使事物内外部各要素的不合谐状态达到和谐状态。前者表现为事物的自发或自然状态,后者表现为事物的人为过程。事物内部的整体性,要求各要素的和谐,事物外部的关联性,也要求各要素的和谐。事物内外部的和谐性克服不和谐性,才能达  相似文献   

5.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大学校园指的是构成高校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和谐;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技术观是某一时期人们对技术的总体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归结为对技术活动有效性与合理性相互契合关系的不同看法.技术观的演变经历了顺应型技术观与征服型技术观,我们要重构的是和谐型技术观,和谐型技术观强调以人为本、以技为用,强调通过人、技术、自然、科学、社会之间的协调均衡、共存共进以实现体现它们系统性与整体性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7.
儒家和谐理念强调"仁",这是儒家和谐理念的精华。儒家和谐理念的本旨是希望人们能够通过自身的修炼和努力来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的境界,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高尚、和谐的道德精神,对于提升当前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扩招以来,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日益呈现出一种不协调状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重构研究生教育和谐的"导学关系",这样既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也有助于规范高等学校的研究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经济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物质基础,同时它又离不开和谐。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经济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物质基础,同时它又离不开和谐。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世界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维持着整个世界的和谐。成书于我国东汉的《太平经》,是道教早期的重要经典,蕴涵了丰富的美学思想。无论是《太平经》所言“生—美”、“寿—美”,还是“与道合一”的“道—美”最高境界,都无不蕴涵着“和谐—美”的思想。和谐是一种美的状态,一种美的境界,一种审美标准。在《太平经》中具体表现为自然和谐美、人与自然和谐美、人与人和谐美和自我身心和谐美。  相似文献   

12.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三个向度体现出了对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因为“民胞物与”是其基本态度;“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是贯穿其始终的主线;赞天地之化育是其归属。加强对其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汲取我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和谐为美是中华民族美学传统中的核心意识。它与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人生观密切相关。基于中华民族的独特的“天人合一”观念而形成的以和谐为美的美学思想 ,在先秦时期即已成为流行的思想 ,经过儒、道两家在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两个方向的发展以及两个方向相互之间的互补与整合 ,并经过历代的文艺实践与理论总结 ,形成了中华民族鲜明的以和谐为美的美学传统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神人以和;二是天人二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三是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基本意蕴有四一是政治管理之策;二是生存状态;三是道德境界;四是审美境界。具有连续性、整体性思维特点的“天人合一”观念从哲学本体论高度提醒人们“慎终追远”,给人类灵魂以现实的、普遍的“终极关怀”,这对于熔铸人类共同的信仰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思想参考。  相似文献   

15.
"和"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深远。传统建筑空间由于受到"和"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意味,文章从建筑空间尺度、虚空间与灰空间、空间的布局三个角度分析传统"和"理念对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并得出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自由个性”的理解首先是一种真正的“个人的独立性”,这种“个人的独立性”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独立性;“自由个性”还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和“个人的独立性”基础之上的“个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个性”更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每一个个人”个性独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生存状态。“自由个性”这一内涵表明了追求“每一个个人”的个性独立,自由及解放优先性与真正意义上社会平等和谐的统一是马克思学说的真正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7.
范赟 《东方论坛》2009,(6):8-12,17
“和”的观念萌生具有鲜明的农耕经济特色,并发展为源远流长的“和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流,儒家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儒家构建和谐的理想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并围绕其中的秩序和谐设计了具体路径,形成了调解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完整体系。儒家和谐思想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缺陷也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内经》、道家、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融合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理论与本土现象学资源对《内经》“情-志”予以分析阐发。《内经》、道家的“情”“志”分别对等于海德格尔“遮蔽”“去蔽”状态的情绪。就情、志为一而言,情志是生命真实活动内隐与外显状态的统一;就情、志为二而言,《内经》、道家之“情”处于本原性地位,是“志”的上位概念;“志”源于“情”、属于“情”,是“情”的下位概念。那种将“情”置于“志”范畴之下,而以“志”作为中医心理学重要概念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内经》阴阳气位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内气的功能与气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之间存在规律性的、动态的联系,拟将这种理论称为"气位观"。从气位的关系来理解阴阳等基本概念并进一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辨证治疗,可谓学习中医理论的重要门径。试总结为下述几点:气得其位为正常生理功能;气位失守为病理状态;恢复气位关系是治疗的目的;气行其位因时而动,治法亦因时而异;运气学说中的气位观。  相似文献   

20.
“礼”与“乐”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创设了旨在让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礼乐”的约束下和谐共处的社会理想,并使古老的“礼乐”观念逐步升华为全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儒家礼乐文化的本质是等级秩序与和谐的对立统一。“贵和”是礼乐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既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实现大同理想社会。这种观念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直至今日,儒家礼乐文化这种“贵和”的价值取向对我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