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的加快,中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为此,结合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从东中部产业结构梯度性、生产要素禀赋互补性两方面分析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并提出中部地区应抓住大好机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优势行业的选择是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已有文献中关于承接地行业选择的研究较少.文章以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转移的十大行业为基础,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优势行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的层次结构模型,分析十大承接优势行业的重要性排序以及行业布局在中部各省的权重.最后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确定出中部各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行业,并为中部地区更好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项目研究架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紧紧围绕产业转移的供求规模、基本规律、结构与效用,以及中部地区如何有效吸纳或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两大基本问题展开.试图探索以发挥中部地区的外生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培育中部地区的内生比较优势为重点,全面提升中部地区综合比较优势、实施外源性发展与内源性发展有机统一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战略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产业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已成为产业转移优势承接地。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重大发展机遇。立足我国经济梯度,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和产业梯度系数,根据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在全国的位置、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时空格局及演化情况、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梯度系数可知,河南省近年来经济接近度位列中西部首位,但面临激烈竞争,应把有色、食品、纺织、轻工、建材、装备、汽车等行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把电子信息行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性行业,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中部六省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首先应该分析自身本土产业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点,根据产业梯度系数确立各自的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省区相对东南沿海不同地区(主要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的产业梯度和相对产业梯度,确定各省区对应不同发达地区所需要重点承接的产业。同时,针对当前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与建议,以更好地承接东南沿海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前,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中部地区经济承载力问题是科学承接和布局沿海产业转移的基本依据.本文利用中部六省1978-2010年的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数据,建立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各省2011-2015年就业人数进行预测,以此反映中部地区未来经济人口承载规模,并与广东省三产就业人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中部六省经济人口承载规模差异显著;(2)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能力差异显著;(3)中部六省经济人口承载力相对较弱,阻滞了产业大规模转移;(4)中部地区经济人口承载规模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7.
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通过约束机制影响产业转移的实施与效果,认清各个地区的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大小能够为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移提供重要参考。文章从产业转移接受方角度出发,构建了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确立各指标权重,并运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计算了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然后从多个角度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给出改善和提升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西部地区间存在的经济级差孕育了东西部地区之间产业转移的可能性。产业转移的积极效应又激励了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积极性,而西部地区产业承接条件的好转与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则使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具有可行性。所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内在诱因。  相似文献   

9.
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找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最后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接能力、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推动产业转移、加强教育和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中部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中部地区经济特征,对金融危机下中部经济的发展进行思考,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抓住"两型试验区"机遇,引领中部创新;利用经济的互补性,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县域经济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吸纳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贸易结构、贸易竞争指数和贸易互补性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新疆与中亚五国产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产业具有相当的互补性,并且这种产业互补性很大程度上依托内地的优势;同时,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产业在以互补性为主的基础上,呈现出逐渐增强的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进程中,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目的地。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开放,使得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我国服务业企业要将自身的发展置于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大环境中,要努力构建我国服务业企业的竞争策略,不断增加自身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4—2009年的服务业效率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我国服务业运营效率有正的影响作用,而政府支持并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但从变化情况看,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规模效率值在逐年增加;服务业效率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即东部地区效率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促进中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走一条城乡协调、工农互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此,在分析中部地区城镇化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城镇化三种典型模式和国内城镇化的三种主要模式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促进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若干制度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信息资源服务在经济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在为粮食产业、煤炭产业、文化软实力服务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应构建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校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从政府平台中心维度、核心高校二级维度、主体高校三级维度全面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
提升文化软实力指向下的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要求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策源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与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中心城市。滨海新区未来文化产业应当走比较优势、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应将体制机制创新、结构创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等作为着力点,在资源优化、结构调整、吸引多元资金、产业集群发展、吸引高端人才、保护知识产权、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等方面突破发展瓶颈;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资源整合、国际接轨”的发展格局;构建“文化+创意+高科技+商业策划”的发展模式;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构建“京津文化产业带”,增强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在“十二五”时期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提出农业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基础,从搞好粮食功能区建设、保护和提高粮食产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几方面,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主要要求。认为我国应以主食产业化为突破口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具体分析我国粮食产业三个要注意的问题和我国主食产业化的四个要求。从政策支持、税收优惠和分类指导等方面对国家支持主食产业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央信托局人寿保险处自成立起至1945年业务概况的总结,述评了该处改革现状推进业务的举措。进而从其经营的特色寿险产品即公务人员团体寿险、重庆市厂矿职工团体寿险入手分析,力求较为准确地揭示抗战时期中央信托局人寿保险处展业的特色和亮点。  相似文献   

19.
钢铁工业国际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世界钢铁工业格局的演进指出了钢铁工业国际转移路径,阐明了钢铁工业国际转移的特点,进而主要研究了影响钢铁工业国际转移的因素:比较优势是表层动因,技术进步是根本推动力,重合产业是基本条件和产业结构是主导因素等.针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中国钢铁产业的现状,着重论述了中国承接钢铁工业转移所具有的时机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提出发挥中国钢铁工业特有优势,抓住钢铁工业国际转移机遇,是中国成为钢铁工业强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现代旅游业具有不衰老性、广泛的关联性和无限资源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给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处于中部地区的常德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