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形态问题的核心是其具体性、发展性和实践性,文学艺术既是各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特别复杂和活跃的意识形态,形象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是其基本特征.运用意识形态理论对左翼文艺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左翼文艺理论观念的研讨;二是对左翼文艺作家作品的叙事研究.意识形态与左翼文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决定性关系,而是双方共鸣、绞缠、摩擦、碰撞的对话互动的交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本价值观还是程序方法论——论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畅、甘绍平和廖申白的相关论文涉及了这样一个问题:应用伦理学是基本价值观还是程序方法论?这确实是一个有关应用伦理学学科性质的核心问题。在当代社会的条件下,就确立一种比较合理的应用伦理学观念而言,我们既要看到其"程序方法"和"分析工具"性质的突出,同时又要坚持它的基本价值观性质,实现这两种基本特性的良性互动:在一种共鸣性、共同性的基本价值观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应用伦理学的"程序方法"、"分析工具"等特性;在其"程序方法"、"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合理地形成共鸣性、共同性的基本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鬼、兽之间的挣扎过程。21世纪开端,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红色经典”的出现,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发展,也给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新的课题。网络游戏和动漫,这些通过数码技术创造出来的新艺术形式中有许多可以渗透包含英雄主义价值观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虽然文艺生态学是近年刚兴起的一门文艺新学科,但在中国古代文艺论著和文学作品中,却有着极其丰富的文艺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5.
苏联的“解冻文学”与我国的“伤痕文学”都是在经过一段极左思潮肆虐之后,在思想解放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这两大文艺思潮在各自的文艺界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比较研究这两大文艺思潮,总结二者的经验教训,对于促进我国文学的健康发展,深化苏联当代文学的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规律,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是形成当代中国文艺“异体合成”美学风格的背景和基础.多元的经济发展格局必然带来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也为多元的文学艺术现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使主旋律由中心而边缘化.精英、严肃文艺与大众、通俗文艺处于激烈的抗争、对峙之中.当代文学艺术的国际交往与交流也是在一种不平等的对话语境中形成的,因此,中国文艺寻求独立禀赋的美学风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文字的艺术是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的根本。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文学》一书中传达了一种更高境界的文艺理念:思想情感于文艺鉴赏与创作的决定性作用。他对文学创作的独特理解和理性认识体现在创作者和鉴赏者在思想情感上的锤炼。思想的深度与情感上的广度决定了文艺作品的力度和鉴赏者的共鸣度。思想情感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文学创作的诸多层面和阶段,如创作理念、风格、意境和翻译等。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理性的扩张,科技的发展,大工业生产、市场经济以及影视文化的兴起.新的娱乐方式的大量涌现等因素的影响,促使现代文化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先锋派文艺继承文艺复兴以来“天才”文艺的传统,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但最终走进了死胡同。正确的回应是倡导一种新的“通俗”文艺,让文艺回到生活中来,在为生活服务的过程中创造出真正的杰作。  相似文献   

9.
文艺语体与文艺语体词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艺语体是运用民族共同语形象描绘广泛的审美客体,真切传达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运用语言的综合特点体系。文艺语体词是指那些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特质,适应了文艺语体交际领域的需要而为其所特有常用,在其他语体中很少出现的词。由于新、旧文艺语体词的产生与消亡,文艺语体词的转变,文艺语体词与其他语体词的共用等原因,这一概念的外延形成了模糊性。根据这一客观实际,它可以划分为文艺语体专用词与文艺语体常用词,前者仅用于文艺语体,后者可以在文艺语体及其邻近语体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20年代前后,人类文化史上一个两种文化相撞击、相交流的重要现象出现了,这就是中西文化在中国这个古老国度里的大融合。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派象潮水一般涌入中国。它们各自寻找着自己的共鸣者或知音。象征主义做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也在这时不失时机地传入了中国,而青年诗人李金发就是把“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的“第一个人”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