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异化与伦理失衡--现代西方消费观释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 ,二次大战后 ,异化侵入了消费领域 ,出现了“消费异化”现象 ,并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社会问题。本文旨在讨论这种消费异化现象如何在精神领域中影响人的价值观 ;形成了特有的异化的消费文化 ;以及随之而带来的一系列的伦理失衡。西方异化消费的伦理问题 ,应引起我们对人类消费行为伦理性的足够重视 ,对其本应体现的实质性意义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劳动是数字化时代全新的劳动范式,然而数字劳动在表明劳动层次跃升的同时,也在数字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重构中演变出以劳动数据商品化、剥削过程隐蔽化、劳动自觉迷失化、主体关系对立化为表征的劳动异化。从异化劳动视域出发,发现数字劳动异化生成于资本与技术的嵌合,受控于数字资本权力统摄的平台资本,掩盖于消费文化的景观霸权,迷失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虚假幻象。基于此,提出数字劳动异化的破解路径在于:重构数字技术应用的价值取向,构建以人为本的技术价值观;从技术反噬回归技术反哺,推动数字技术为经济发展赋能;破除数据资本权力意识形态幻象,唤醒数字劳动者的主体意识。未来应通过打造技术与人本耦合的新逻辑,推动“人向自我”的全面复归,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经济。  相似文献   

3.
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消费异化的社会:人所创造的世界反过来成为人的主宰者,商品的使用价值被遮蔽,消费从手段变成目的,人们对商品的原理日趋陌生,人们的闲暇时光也因为消费异化而失去了充满意义的、创造性的体验,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为商品与商品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也处于具有"市场倾向"的异化状态;消费异化还带来了人类的生存危机以及人类的真爱迷茫和幸福的丧失。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之资本增殖、价值缺位、生产延伸和欲望失控,是造成这种消费异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借鉴弗洛姆批判消费异化的相关意见,树立"重生存"的生存方式,建立生态消费的新模式,注重精神健康的实际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消费需求,真正做到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消费回归"为人"宗旨,以促进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符号消费现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符号消费"现象日趋蔓延,追求符号意义的消费使大学生陷入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窠臼,消解精神生活的神圣,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及心理问题,使大学校园变得浅薄、庸俗和放纵;"符号消费"现象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机制和心理机制,是当下异化的消费世界的真实写照,揭开符号消费的本来面目,有利于大学生回归消费的真谛,重建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产消合一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数字化存在的样态之一,它以情感诱导、平台规训和数据监视为抓手构建控制模式;通过隐匿剥削意图、打破剥削时空界限和扩大剥削范围实现剥削最大化;推动个体堕入更深层次的“麦当劳化”,使整个社会陷入无序状态。瑞泽尔试图通过祛除“麦当劳化”的束缚和建设合作共享型数字平台,探索一条以认知和实践为核心的超越路径,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其对产消合一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具有不彻底性。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立场与方法,才能正确认识产消合一资本主义的运行机理,为寻求有效的社会反抗路径提供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与经济社会的高度重合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受大数据推介技术所宰制下的很多消费者进行网络消费时变得不再基于其现实需求,消费行为渐渐变为一种消极的异化偏离。在本质上,那些被符号化的商品价值与层出不穷的消费陷阱深刻影响着“赤裸的”消费者,陷入被动的消费环境中产生虚假的自我认同。而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带来的消费异化现象,将不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打破“资本逻辑”的宰制,在数字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技术开发与应用者内在德行的培育,督促市场监管部门用好“看得见的手”加强市场管控,广大消费者还应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主动构建理性思维抵御网络消费异化。  相似文献   

7.
以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为代表的生成式AI的创造力和技术想象力正在以“数字化身体”为焦点,重塑数字生活世界。一方面,数字化身体以一种数据信息流的方式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传播和应用,塑造了高度流动性的场景。另一方面,在全景展示社会中,数字化身体不断建构符号化、流程化和同质化的主体暴露美学,为人工智能深度伪造的技术叙事和场景叙事提供了可供性。基于数字化身体景观的涌现,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强大的“数字世界再造”导致生物识别数据隐私泄露和自主性丧失、社会信任危机与群体分化、政治舆论变异和社会民主破坏、后真相与本体性安全丧失等伦理风险。进而,在超真实的数字化世界中,现实世界被虚拟世界遮蔽而引发人的认知、伦理和生存的虚无化,从而走向真相与假相的内爆、真相衰退与认知无能、图像制造的道德悖论以及主体性剩余的虚无困境。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内在的虚无主义力量,关键不在于确定性世界和确定性观念的建立,更重要的是以一种生存论哲学视角去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即人工智能技术就是人的本质存在,其带来的种种问题并不是技术对人的单向度地反噬和异化,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自我建构不断扬弃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化是在数字技术漫溢背景下,一种资本裹挟技术的发展模式,它影响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凯尔纳的技术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体系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物质方面的虚拟化需求、精神方面的虚无主义、剥削方面的全新闭环模式。晚期马克思主义是理解技术资本主义的一把钥匙。探究技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逻辑以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期揭示晚期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与技术的内在关联性,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与美国文学的结合入手,分析其原因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成熟及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传播、美国内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异化现象、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旧文学的退出及女权运动组织的兴起等。从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科技异化、人与自然相异化、政治的异化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在美国文学中的体现,指出文学家们的社会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值得肯定,但他们毕竟不是革命家和理论家,无法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出发为社会改革提供必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界探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和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异化消费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研究主题。高兹对此做出最为尖锐和全面的生态批判。与马克思时代相比,职业劳动进一步异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形式和新趋势。这就不断催生和加剧异化消费,进而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资本主义的“双面社会”。从生成逻辑上看,异化劳动通过制造虚假需要作为中介,使消费主要服务于资本增殖的无限需求,从而导致生活必需品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匮乏。异化消费是劳动、需要、生态等各种异化现象的重要表征和集合点,使得社会陷入一种“丰裕的贫困”状态。只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通过缩短工时、重新分配必要劳动和推行文化变革等方式来克服经济理性和异化消费,从而实现生态重建的现代化。这一批判理论在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和适度原则等方面对中国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以欧洲为主要地域产生的一股哲学思潮,是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资本主义变化、探寻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由于在实践需要、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历史条件、民族特点等方面存在不同,在表现内容与形态、体系化与方法化、客体化与主体化、解释世界与批判世界、政治化与学院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存在各种不足和缺陷,但其所提出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哲学,以及对资本主义现实问题、对科技异化的关注等值得我们深思,其不拘于固定框架结构、汲取新的研究成果,以敏锐的眼光观照未来的探索精神和思维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批判异化消费为出发点,通过阐述生产、需要、消费、生态、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指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的关联性,主张通过社会结构变革和价值观重塑的双重变革来消除异化消费现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消费价值观。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价值观对于我们建构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消费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数字音乐产业主要有收费下载、广告分润、会员增值服务和社交音乐平台等4种商业模式,其中存在音乐质量和下载费用的平衡、广告过多和广告质量的不可控性、强制用户购买会员服务、潜在的用户数据滥用和泄露的风险以及管理成本高、侵犯版权等问题。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音乐市场中消费者力量的崛起,打破了传统音乐市场的博弈均衡,逆转了商业模式,并进一步影响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在生产端,音乐内容的生产方式从人工到人工智能,科技力量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在消费端,知识产权从垄断到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将逐渐打破音乐版权的垄断基础;在音乐的寻找方式方面从搜索到个性化推荐,音乐的差异化需求逐渐得到满足。未来,数字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将不断创新。流媒体订阅模式能满足用户对便利性、灵活性以及作品丰富性的需求;音乐IP化将进一步挖掘具有IP特征的音乐作品价值;音乐社区模式将在现有的平台模式下提供更有价值的音乐内容和更好的社交功能,形成独特的音乐社区特色和亮点。而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模式将使用户可以通过数字音乐平台进入虚拟音乐世界,得到更加全面的沉浸式音乐体验。  相似文献   

1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观认为,异化消费是与真实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的消费。异化消费在迷失人的主体性和满足资本主义社会政治需要的同时,又是造成西方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强调培养生态理性,而且主张通过生产和社会变革来解决异化消费问题。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局限于技术批判,而是将生态批判和技术批判、制度批判联系起来,这是可取的。但是它用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却是根本错误的,而且其提出的克服异化消费的策略也是缺乏现实性的。  相似文献   

1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异化消费"的视角阐明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指明"异化消费"与人们的真实需求相背离,是当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满足人们"虚假需求"的主要手段,而且这种消费方式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新途径。文章围绕"生态危机"、"异化消费"和怎样克服"异化消费"解决"生态危机"等问题进行阐述,倡导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开展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是引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结构、功能、价值上的耦合,为数字赋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适切性、可行性证明。数字技术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升级迭代和实效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一是数字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张力失度带来的数字悬浮、数字依赖、数字至上等错误倾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人的自我、人与人、人与教育、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失调和异化倾向;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数据的过度采集和滥用带来的数据过载、隐私侵犯、数据安全等风险挑战;四是算法不当产生的算法偏见、信息茧房、算法黑箱等问题。针对数字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即深化理念认识,明确数字技术赋能的战略定位;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加强数字技术规范,促进技术势能的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17.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为我们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人被商品物化、异化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丰富大学生的生活的同时腐蚀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日益趋于崇尚物质消费,追求享乐主义,呈现出异化消费的特征。马尔库塞所批判的"异化消费"现象对于我国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算法社会。算法已经全面渗透于社会经济、生活及管理的运行。然而算法并非是完全客观、价值中立的技术。算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偏见及问题,其本质是社会偏见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映射,逐渐显现侵害社会公众的人格平等权、隐私权,并对数据安全形成威胁甚至破坏,从而导致对社会危害现象的发生。因此,不应禁锢于算法中的技术乌托邦理念,通过把握算法偏见产生的环节及其存在的法律及事实风险,减少其因不确定性危害风险带来的对社会秩序的冲击,有必要及时建构法律和综合治理的风险防控体系,并将对算法偏见的防控治理纳入常态化社会治理体系中。  相似文献   

19.
网络消费异化现象正逐渐成为我国消费社会新兴突出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安徽省A大学为例,尝试将问卷调查法与无结构访谈法相结合获取相关数据,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现象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消费结构异化、主体收支失衡、消费节点不均和商品功能选择失真四种表现类型。多维探析发现,该现象形成与消费资金增加、消费观念嬗变,消费工具更新和外部环境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预防与避免这一现象产生,需要呼吁商品宣传回归使用价值,加强理性消费观念培养,强化消费者身份属性认识,同时提升消费转型升级速率,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数字经济十大原理,解决了数字经济逻辑内核、运行机制、发展趋势等三大核心问题,从哲学方法论、价值理论、生产与消费理论、组织理论和对策论等方面构建了数字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首先,数字经济的逻辑内核也是数字经济的存在前提:离散主义(世界观),世界的本质是离散的;制度价值论(价值论),制度规定价值的测度空间;稀缺二元性(逻辑起点),社会资源是绝对稀缺的。其次,数字经济运行机制主要指生产与消费理论:量化理性(理性论),人的理性可以量化和管控;分布效用分析(效用论),分布革命终结了边际革命;数字大生产(生产消费理论),消费和生产具有同一性;深度博弈论(分析工具),数字关系与数字策略全方位融合。最后,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包括:平台模式(组织理论),经济组织平台化;社会异化(发展理论),通往奴役之路;数字建构(经济结构),万物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