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首次研制的《"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2年版)获悉,全国共有772种期刊入选,其中高校学报154种,由湖南文理学院主办的《武陵学刊》荣列其中。《武陵学刊》入选2012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这既是对近年来《武陵学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的充分肯定,也将为《武陵学刊》的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每一新版"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的发布都会在学术界和期刊界引起强烈震动,"以刊评文"盛行使学术评价的危机正在显现。危机的表象是被异化和简化成排行榜的学术评价大行其道,在危机的背后是评价机构与评价对象间双重的信息不对称,危机的后果则是学术批评的式微与学术诚信的缺失。面对危机,却难觅具有操作性的"以刊评文"的替代方案。尽管学术评价应回归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基本已成学界共识,但如何才能体现公正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解决的唯一办法就在于学术民主,由学术共同体的代表根据"民意"来进行评价,并有效地接受学术共同体的监督。因此,表达"民意"和进行监督的平台至关重要,最合适的平台无过于学术期刊。真正能成为某一学术共同体交流对话平台的学术期刊必须具有学科专业(专题)边界清晰、开放、通畅传播这三个特征,而目前却鲜有这样的平台。因此,重建学术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改变封闭和半封闭的综合性期刊占据多数的现状,建立起以开放的专业(专题)期刊为主并能通畅传播的学术期刊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评价主体,现阶段专业评刊机构越位主宰期刊评价,期刊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学者的投稿倾向和研究方向.期刊评价主体应包括“学术”评价主体和“期刊”评价主体,但在目前专业学术期刊评价机构一统期刊评价天下的情况下,其他评价主体的声音被弱化甚至缺失了,这其中尤以学术共同体、读者和编辑同行这三类重要期刊评价主体的缺失最为严重.因此应当倡导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尤其强调学术共同体、读者和编辑同行评价主体地位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特色、做法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国学术期刊的评价对象严格界定为"学术期刊",评价的目的突出评价管理导向与情报服务导向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突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在国内外期刊评价中首次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自主研发"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且评价结果采用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详细说明了学术期刊刊源的选择与分析,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主要步骤,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评审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等评价过程.分析了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状况、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情况、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及地区分布等状况.  相似文献   

5.
"以刊评文"的媒介基础是期刊与论文的同步传播,数据库传播形态否定了"以刊评文"的媒介基础。未来的期刊评价应该立"以文评刊"废"以刊评文"。刊文结构关系、刊文传播关系、刊人时段关系、文题传承关系是社科学术期刊的内在逻辑,也是社科学术期刊评价科学有效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之所以有"三大核心"之称,盖因其在学术评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读"三大核心"主要研制者的观点可以发现,"三大核心"虽然皆声称以"布氏定律"和"加氏定律"为理论依据,但作为核心期刊的前两者与CSSCI在研制目的、用途、方法、产品等诸多方面迥然相异。核心期刊的研制者通过将文献检索理论改造为评价理论,使指导订阅的期刊目录成了期刊质量排行榜,但其理论改造及其所标榜的评价作用都是十分可疑的,其对核心期刊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也是不能成立的,而在坚持评价主体身份、坚持以排行榜为唯一产品形式基础上的进路设计,很可能让核心期刊走向没落。后起的CSSCI虽然比较忠实地遵循了"加氏定律",但在其起步阶段表现出了对核心期刊明显的路径依赖,对评价功能的过度宣传,使其在影响迅速扩大的同时背离了初衷,检索工具变成了评价产品,"C刊"的风头甚至盖过了核心期刊。来自学界的抨击让CSSCI开始反省,重新"发现"了数据库的价值,从而开始了向数据服务平台的转型。在学术评价改革势在必行的背景下审视"三大核心"的进路,评价机构的评价主体身份因专业性的缺陷无法弥补而永远不可能得到学界的公认,因此,退出评价,回归数据开发者的定位,方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如此则既可开辟评价机构新的发展空间,也可推进学术评价向学术共同体的回归,但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的困难和对评价权力的留恋将构成其前行路上的两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11种宗教学期刊2004-2006年在CSSCI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数据来源.从被彳1次数、被引速率和影响因子三个角度定量分析评价了宗教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最后还根据备刊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划分了层次.以此来促进和引导宗教学期刊及宗教学研究活动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论文评价不宜“以刊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科技论文的评价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以刊论文,用核心期刊、期刊影响因子来简单判断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这一弊端,提出应尊重同行专家的意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科技论文作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当新媒体在大众传播领域高歌猛进、传统媒体节节败退之时,传统学术期刊作为主流学术媒体的中心地位却依然稳固.其原因在于学术信息源与受众的单一性使学术期刊得以垄断信息源,学术期刊体制的特殊性使学术新媒体无法获得合法的学术传媒身份,学术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使学术新媒体不能成为评价对象,故独立的学术新媒体始终没能产生,但纸本时代的"刊"与互联网时代的"网"之间还是形成了很大的张力.国家层面的媒体融合战略的实施为创新期刊体制提供了契机,从而为"合法"的学术新媒体的诞生提供了机遇,学术期刊将面临真正的挑战,唯有主动开发学术新媒体,让新媒体成长与媒体融合同步进行,方能求得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各种学术评价机构在强大的工具理性主导下,假以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手段研制出的各种学术评价结果被异化和泛化使用,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愈演愈烈。而回顾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不难发现,如果仅以国家政治价值理性主导学术评价工作所带来的危害往往比单纯工具理性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多。因此,在今后的学术评价中应以正确的价值理性为体、工具理性为用,多方参与共同建立主体间性的学术评价场域;政府管理部门应平衡使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结果;评价机构应细化分类,注重差异性和整体性;评价人文社科期刊不能仅靠"影响因子",应以文评刊。  相似文献   

11.
过去二三十年,传统学术出版模式及相伴的"期刊危机"问题已经引起业界、学界的极大关注和广泛讨论。传统学术出版面临着困难,一种新的出版模式OA出现并发展起来。商业出版商对开放存取运动的态度并不急切,甚至是持反对和否定的态度。他们珍视现有的学术交流体制,质疑开放存取新模式的种种缺陷,如经济可行性、编校质量问题等。非盈利出版者则相对易于接受现有出版模式的改变,希望能够开创一种可行的OA出版模式。开放存取运动引起众多关注且争论不休,正利益相关者都期盼开放存取运动继续发展,然而业界、学界对传统体制的依赖依旧,期刊价格也照样增长。学术出版处于调整和转型期,不同的出版模式将共存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2.
学术出版引入同行专家评审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出版应该引入同行专家评审机制,把学术评价和出版评价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学术水平和学术含量作为学术出版的支撑,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真正引导学术出版市场和大众学术阅读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3.
文章肯定了学术出版的意义与使命,对当前学术出版遭遇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导致学术出版困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六条突破学术出版困境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是指学术期刊以网络为载体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在以纸质载体的印刷传播方式为中心建立起的一整套法律、政策、科研体制、阅读习惯等制度体系面前,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还存在诸如版权认定、知识产权保护、阅读习惯、科研成果认定、期刊评价、存档与认证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出版权的认定是其中心问题.建立起一套网络出版认证制度系统是解决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推销(promotional)"功能似乎是广告语篇的专利,但由于出版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学术语篇也需要自我推销,事实上,这种推销成分在学术语篇中表现得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以学术语篇的推销功能为出发点,以英文学术著作封底简介为研究语料,从评价系统中态度次系统的积极肯定性倾向,直接引用名人和大家的评论,以及确定读者的范围三个方面探讨了封面简介"推销"功能.  相似文献   

16.
学术出版大众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和要求.讨论了学术出版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从学术出版的属性、历史任务和发展规律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学术出版大众化的路径和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术出版国际化的历史从晚清和民国初期开始发端,经历了西方传教士办报建社的初创奠基时期(1887-1949)、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旧更迭时期(1949-1965)、“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的坚守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8)以及2009年以来的转型升级持续发展时期,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化进程可谓跌宕起伏。一百多年来,中国学术出版为融入国际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出版规模、传播技术等条件已与国际同步,应考虑改革现有评价体制和标准,完善中国学术出版的生态环境,提升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树立自信和威信。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数字化出版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将大力实施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出版战略的趋势,对高校学报率先开展数字化出版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欧美发达国家在数字化出版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学报几种数字化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我国大学出版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指出新时期的大学出版事业仍应以学术出版为中心,以管理促发展,实施选题创新战略,并主动与国际出版市场接轨,走联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学术期刊独家授权协议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独家授权协议弊端的基础上探索合作各方的共赢模式,以期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