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夏区北片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区,南片方言属于赣语区.江夏话声系中基本上无鼻辅音n,无翘舌声母ts、ts、s、z.江夏话韵系中撮口呼韵母、o系韵母、i韵母字较多,无 n、in韵母.江夏话南片韵系中很少有元音韵尾的韵母.江夏话北片有阴平、阳平、上、阴去、阳去五个调类,南片有阴平、阳平、上、阴去、阳去、入六个调类.  相似文献   

2.
小江话与北京话共同的声母有15个,韵母有16个,调类有2个,但所辖的字以及声韵调的拼合情况不尽相同,不同的是:小江话有[η.η j v kw kwh]无[ts tsh z]声母,有丰富的辅音韵尾[m n η Ptk]和声化韵[m η]而无撮口呼韵母[y]、舌尖韵母[ll]和卷舌韵母[ ],调类有8个,小江话有入声韵。  相似文献   

3.
新洲方言的入声自成独立调类.中古入声字除少数已派入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调类外,其余绝大部分在新洲方言中仍保持入声调类.但现今新洲方言的入声:一、已失去了塞音韵尾,也没有喉塞音韵尾的发音趋势.二、发音不很短促,而是稍稍缓长.新洲方言的入声正处在向阳平等调类继续转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开县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没有入声,中古入声字今基本读阳平,极少数读去声、阴平,个别读上声。开县话没有入声韵,中古入声字今全读舒声韵。与普通话相比较,中古入声字在今开县话韵母中的分布自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慈利方言共22个声母,44个韵母,4个声调。其主要语音特点是:声母方面严格区分ts tsh s与??h?,字的分布与普通话相差很小;韵母方面存在?行韵母;声调方面清去多派入阳平,清入次浊入绝大多数派入阴平,全浊入派入阴平和去声的数量差不多。  相似文献   

6.
实验结果表明:湘乡城关镇话声调共有7个单字调,属于声调调类中"平声三分+上声+去声三分"的格局。次阳平和阴去的区别度不大,其余各声调能清楚区别开来。次阳平和阴去依靠声母类别不同相互区别,我们推测,次阳平和阴去调型调值相似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由于在普通话及周围方言中它们是属于不同的声调,因此为了清晰表达语义它们很可能会逐渐增大区别度。  相似文献   

7.
关于入声韵与入声字韵母的关系,目前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试看近年来出版的两种著作的有关论述: 《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 绥江、水富、陆良、云龙、剑川、洱源六县有五个调类,除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外,大多数古入声字自成体系,构成一个独立的调类——入声。不过,这些方言读入声的字,都不再有以塞辅音p、t、k(或p)作尾音的入声韵母,而是读作单元音或复合元音韵母。  相似文献   

8.
湖南汨罗大荆方言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荆方言属于湘方言的长益片,它在语音上的特点主要有:古代全浊入声字一般读送气清音,果摄有元音高化现象,古去声演变为阴去、次阴去、阳去三个调类。由于声母送气,次清去从清去中分化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调类:次阴去。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方言中,广州话素以声调复杂著称。袁家骅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下简称《概要》)认为,广州话有九个调类,两个变调: 阴平(55或53) 阴上(35) 阴去(33) 阳平(21或11) 阳上(13) 阳去(22) 上阴入(5) 下阴入(33) 阳入(2和22) 高平变调(55) 高升变调(35)  相似文献   

10.
河北无极方言音系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无极方言音系记略杨同用无极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无极人均操汉语,方言内部差异不大,较为明显的是县内中部、东部与西部在声调上有明显区别,以县城为代表的大部分地区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声调,而西部地区则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本...  相似文献   

11.
关于广州话字调变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方言中,广州话素以声调复杂著称。袁家骅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下简称《概要》)认为,广州话有九个调类,两个变调: 阴平((?)55或(?)53) 阴上((?)35) 阴去((?)33) 阳平((?)21或(?)11) 阳上((?)13) 阳去((?)22) 上阴入((?)5) 下阴入((?)33) 阳入((?)2和(?)22) 高平变调((?)~*55) 高升变调((?)~*35) 本文准备通过对《概要》所说的两个“变调”的剖析,探讨一下广州话字调变读的性质、特点及其对调类分合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以下简称乌回话)是乌鲁木齐回族居民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乌回话有四个单字调,调类大致同北京话,只是阴平、阳平的分布范围与北京话有较大差别。连读调多与单字调相同,与单字调不同的有两类,一类属于语汇连读调,类似北京话的轻声;一类非通常所说语流音变连读调,而是“连读本调”,即连读调保持了乌回话单字调系统中阴平和阳平合并之前的字调面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考察孟州方言单字音的声调。孟州方言调类可以分为五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去声包括低降、弯降、低平等几个变体。入声字在孟州方言中不保留入声韵尾,但大部分独立一类,属于“中长调”,不过也有一些字已完成舒化,并与同形舒声调合并,全清人、次清入、次浊人大部分都归去声,全浊入归阳平。  相似文献   

14.
湘潭方言单字调和双字组变调的语音实验研究发现,湘潭方言单字调只有五个音调:阴平33、阳平12、上声42、阴去45、阳去21,入声24在单字调发音时归入阳平12;湘潭方言的连读变调有两种形式:上声在二字组无论做前字还是后字,均由42变为44;入声在阴平、阳平、入声字后时,由24变为33;湘潭方言的轻声时长大约是非轻声的一半,调值为3,上声在轻声前也发生变调,由42变为44。  相似文献   

15.
重庆开县厚坝乡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小片。该语音系统包括19个声母,38个韵母,4个声调;古全浊声母今全部清化,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知庄章组及精组洪音今读舌尖前音[ts tsh s ];古泥来母不分;古晓组合口一二等与非组声母混合;入声塞音韵尾消失;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声归阳平。重庆开县的移民到邵东几年后,其方言的语音变化主要有:送气声母在阳平中气流减弱,韵母[yi]的韵尾逐渐变弱,与韵母[y]有合并趋势等。  相似文献   

16.
构拟古代汉语的调值,是汉语音韵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尽管难度大,学者们仍在这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比如,日本赖惟勤先生根据至今还保存于日本佛门的中国古代流传到日本的佛教音乐,构拟出了公元九或十世纪宋代长安方言的调类调值:阴平,高降调,阳平,低降调;阴上,高升调,阳上及去声,低升调;阴入,高,阳入,低.赵克刚先生在《浊上变去论》(载《重庆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中,根据文献记载推论宋代至元代的声调大致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促)、阳入(促).陈振寰先生则更加充分全面地利用了古代典籍和方言、亲属语言的资料,并从语言学的音理角度进行分析,构拟出了隋唐以前黄淮流域的调类调值,其结论是  相似文献   

17.
南阳方言四个调类的调值是:阴平35调,阳平42调,上声55调,去声312调.文章主要探讨南阳方言中两字组、轻声及叠字组连读变调规律.  相似文献   

18.
青岛城阳方言属于胶辽官话,其语音系统有鲜明的特点:分尖团音,韵母简化,声调三个。除此之外,城阳方言有两个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儿化和普通话的去声字在城阳方言分别归阴平、阳平,前者会对音节的声母、韵母都产生比较特殊的影响;后者则和城阳方言本身只有三个声调以及语法条件的限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贵阳话两字组有连读变调,涂光禄《对<贵阳方言的语音系统>一文的几点意见》(《方言》1982年第3期)曾有论及。本文具体说明AA式叠音名词的各种变调现象。贵阳话有四个单字调:阴平[55],阳平[31](实际调值是21,为了醒目写作31),上声[53],去声[13]。贵阳话阴平字(古平声清声母字,普通话阴平)和上声字(古上声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字,普通话上声)构成的叠音名词不变调。例如(举例先标明调值,例词只标声韵):[5555]包包pau粑粑pa杆杆kan刀刀tau单单tan车车ts'e猫mau缸缸kan弯弯uan钉钉tin哥哥ko烟烟iaη杯杯Pei梯梯t'i…  相似文献   

20.
一1.济南话有四个声調,它们的調类和調值如下: 阴平213 诗梯杯足接阳平42 时題梅局竭上声55 使体美呂野去声21 是替妹绿业2.济南话的四声和《切韵》系统的四声比較,可看出以下关系: 《切韵》四声声母条件济南四声备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