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固定内聚焦型视角 ,由主人公霍尔顿讲自己的故事 ,利于展示他独特的内心世界 ,并对社会现实夸张畸化 ,产生“陌生化”效果 ;这种视角留下的视野空白 ,激发人们对琴产生丰富想象 ,更感到主人公孤独可悲 ;同时还让作品成为主人公的戏剧独白 ,将叙事话语、非叙事话语融入人物话语 ,使小说语言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①讲述的是一个忧伤的成长故事,小说描述的视角非常独特,通过男主角死后遇到的人来缓缓描述男主人公的一生.小说的开篇描写的是男主人公爱迪的死亡,接着讲述了他在天堂后遇到的五个人的故事.故事主线是以爱迪在天堂的际遇,其中有讲述了他在世时几个重要生日的经历,当叙述完爱迪在天堂旅途的遇见的最后一个人时,现实中的他也走到了生命尽头.他在天堂所遇见的这五个人并不都是他所熟知的人,有些人是他在活着的时候并不熟悉甚至完全不认识的人,然而这些人其实都在他的生命中出现过,他们出现在这个天堂是为了让爱迪看清一些人和事.小说描述的笔时间是交错的,一会儿在天堂、一会儿又回到艾迪的生前.这五人逐一说出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彼此相关,有时在拐角相遇,有时一个压着一个,重重叠叠,就像河底的卵石.  相似文献   

3.
首阳  蒋殊  钢花  边杰 《山西老年》2014,(10):16-19
他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他曾在战火中浴血沙场、九死一生,他是电影《战火中的青春》男主人公雷振林的原型。今年已经88岁的老八路陈永庆,对自己的传奇经历很少提起。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得知陈老正是电影《战火中的青春》男主人公雷振林的原型。于是,几经周折,经我们再三劝说,希望老人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作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陈老才答应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4.
根据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于1922年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描绘了一个女人执着而凄美的一生.故事以陌生女人临终的遗信为引子,用追忆的方式诉说了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从少女时代的她开始,一生中两次和他相遇,肌肤相亲.她两次选择离开.临终之时,她用信的形式将自己曾经的心路历程告诉了他.电视剧以主人公完全占有"视点权"的女性"霸权"叙事,叠加一种"死到临头"死也要死个明白"的大义凛然,对自己的生命与爱情进行了一厢情愿的意义阐释.剧本启用自叙传的形式,让故事的主人公兼作叙述人,使其获得幻想秩序中的话语主体身份.这种话语主体的身份使主人公一切自己的心灵律动自由表达,微妙而细腻地展示了自己遭遇爱情后羞怯、惊慌、欢悦、激动、期待、渴望、焦虑与忧伤的复杂灵动的心灵之海的全新的生命冲动.  相似文献   

5.
在《变》中,德尔蒙是作者塑造的一个现代人形象,尽管不十分丰满,仍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倾向。由于采用第二人称叙述,叙述者可以深入地揭示主人公的潜意识活动,同时他的叙述又具有某种审判色彩。叙述者系统地采用主人公的视角,其描述从未超出主人公观察的范围。“您”又指向读者,改变了读者阅读时被动舒适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格里高里在抗争、呼喊、悲愤中完成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格里高里的性格悲剧导致了他_生的坎坷与无奈,在痛苦煎熬中生活,在矛盾中不断挣扎。对格里高里悲剧性格的着重描写也是作家本人性格双重性的折射。  相似文献   

7.
在《男孩和女孩》中,艾丽丝·门罗将儿童视角与女性叙事相结合,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主人公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由对性别差异的懵懵懂懂到逐渐接受自己"成为"女孩的历程。儿童视角叙事使这篇小说的语言和内容呈现出单纯活泼的气息,主人公的成长也通过叙述者的儿童视角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由于儿童认知的有限性,文中叙述者对父母形象的描述过于片面化,而这种片面性恰好反映了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内心渴望和困惑。  相似文献   

8.
道德赏罚就是缘于主体行为或品质善恶的奖赏与惩罚.善恶与赏罚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加以阐释.从社会学的视角看,道德赏罚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在利益关系方面,它是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二、在道德的社会表现形式方面,它是道德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的必要保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道德赏罚是建立在一定的、作为一种行为动力的情感反应基础之上的首先,社会性的情感可以引发道德生活中的社会赏罚;其次,主体针对自己的"自我情感"有时也可以引发道德生活中的"自我赏罚";最后,个体的某种情感体验本身,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特殊的赏或罚.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初那会儿,都说的哥挣到钱了。其实不然。您想想,公里是有数的,交完车份,能剩下多少?不太容易,甭听别人说,的哥们自己清楚。我要讲这个故事,主人公叫乖乖。他在的哥中算运气好的,一天下来挣个300多块钱。  相似文献   

10.
《外科室》的女主人公伯爵夫人一直被认为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但采用女性主义视角观照该作品,会发掘出积极进步的意义.伯爵夫人过激的行为昭示了同明治时期强大的男权的激烈抗争.与其说她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不如说是为自己的觉醒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明治时期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诉求,启迪人们对女性解放、建构男女和谐的社会予以哲理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国内也有不少关于它的评论.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解读小说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的产生、社会与自身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主人公霍尔顿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作者把他放入了一个两难的处境:反抗,目光敏锐的霍尔顿知道是无用的;妥协,爱好真实的他无法接受.他只能用消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虚假社会的愤怒,同时向往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挽救孩子的纯真.但现实注定了他的寻找一次一次失败,他的向往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他的这些行动一步一步把自己带入孤独与绝望、最后无路可走的悲剧性境地.  相似文献   

12.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在晚年证明自己创作实力的中篇小说杰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小说之一,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获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也成为文学史上著名的硬汉形象,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人类的一种精神,充分表现了人类的智慧、刚毅和坚韧.本文初步研究小说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通过分析桑提亚哥的象征意义、基本性格、坚定的信念和悲剧性的命运.我们将更好的了解桑提亚哥的硬汉本色.  相似文献   

13.
《儿子与情人》所刻画的男女之爱处于朦胧之爱阶段。主人公保罗的朦胧之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他自小对母亲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甚至有时把她看作是自己的情人。当他长大并有了女朋友后,总是在恋母和恋人之间做痛苦的抉择;而他的初恋则在崇高的、神圣的精神之爱与充满激情、纯感官的肉欲要求之间摇摆——精神之恋与肉欲要求分离,肉体接触亦与精神要求分离,两者未能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一个人的朝圣》中已65岁的主人公哈罗德在得知老友罹患癌症后,开始了自己几乎横跨整个英格兰的徒步旅行。在这个仿佛朝圣般的艰难旅程中,主人公回顾了自己充满痛苦的一生,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角度对哈罗德的悲剧性人生进行解读,可以发现正是在包括时代背景、家庭背景、自然力量等因素的大他者的影响下,哈罗德始终无法确立自己的主体身份,大他者的显像造成的身份缺失正是他生命中痛苦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十四世纪当资本主义的第一道曙光在意大利岛国上升起的时候,继但丁、彼得拉克之后,卜迦丘以他那一百篇脍炙人口的故事——《十日谈》为资产阶级早期文艺复兴运动的新文坛树起了又一座宏伟而壮丽的艺术丰碑.《十月谈》除了少数直接揭露封建教会的故事外,大多数是描写爱情的,其主人公又多是受封建伦理道德迫害最深的妇女.这些故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写已婚女子对封建包办婚姻,对以男性为中心的夫权社会的反抗.她们常常采用“偷情”的手段,有时甚至与情人一起对自己老朽愚钝或伪善好妒的丈夫加以一番戏弄.这种爱情实际上是恩  相似文献   

16.
复调是莫言小说的一种重要叙事模式。他的很多小说打破固有的单一的表现方式,采用开放性的结构,通过主人公的“诉说”揭示主题;小说以“他者”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对主人公的视野进行补充;创作主体也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主人公,有时像处在人生开始时,有时像处在人生结束时;有时怀恋过去,有时憧憬未来。分别如叔本华人生哲学阐述的那样:有时“眼前展现出一片宏伟的未来”,有时“看到的是一漫长的过去”,有时产生“一步步迈向断头台的死囚的感受”,有时“从存在或意志角度认知事物”,有时“认为自己身上一切都是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18.
心理现实主义大师亨利·詹姆斯的创作上承欧美现实主义,下启欧美现代主义,具有转型时期作家所有的复杂特性.他继承传统并把霍桑的"浪漫传奇"转换成一种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去透视事物,处理现代人的复杂意识.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所富有的浪漫视角使其在欣赏周围世界、提升自己的同时,通过沉思去透视现实,获得智慧的洞察力.这种结合想象与现实的透视事物的认知方式有助于现代人去更好地应对多元的社会现实,因而对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非洲文学之父",钦努阿·阿契贝以文人的身份和视角观察、审视和思考着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现实情境和历史命运。其代表作《瓦解》更是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热切关注。《瓦解》通过主人公奥贡喀沃的人生历程,集中展现了阿契贝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超越二元对立模式的批判意识,着力透露出他对非洲出路乃至世界前途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欧洲文明与东方文明之间的冲突以及文化殖民主义的盛行,导致了现代青年人内心的迷茫与异化.通过<青春>中主人公对文化身份的追寻,剖析主人公精神异化的文化根源,展现后殖民社会现代人自我认同感的不确定性,反思不同文明碰撞导致的移民作家身份归属的困惑,并从他者视角阐释作者对多元文化身份认同的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