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人才国际化发展新环境,为企业实施国际化人才发展战略提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产业链培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面定义产业链,应透过价值创造和产品结构两种角度,涵盖企业内价值链(微观)、企业间 供应链(中观)、产业间结构链(宏观)3个层次。基于全球化———本地化的辩证关系,提出我国各地在 培育和构筑产业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大力开辟“三条战略通道”,促进本地化 与国际化的双向互动,并依据区域优势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实行内生型产业链与外生型产业链并举 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推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动力,也是推动云南省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契机。云南主动服务并融入国家战略,高质量实施RCEP,需要培养区域性国际化人才,包括创新型研究人才、高水平应用人才和复合型商业人才等。分析RCEP框架的区域性和人才需求,明晰区域性国际化人才内涵;协同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大主体,即运用三螺旋理论构建区域性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战略支撑与发展环境相辅、国内外人才培养资源相融、人才流动和聚集效应相宜、“3n”螺旋与“3n”网络相协的区域性国际化人才驱动策略,为云南培养高质量实施RCEP、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优质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面对国家油气发展战略重大调整新形势,传统模式培养的趋同化单一石油工程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改发展规划纲要、大众创业与创新政策导向以及学生专长与成才意向,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开展了石油工程分类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与建设,以实现高等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突出石油精神与文化主体教育为目标,界定“国际化、创新、卓越工程师”三类人才个性化特质,构建并实施三类石油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三类人才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转换机制,搭建服务于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软硬件配套教学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同类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力的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以北京联合大学为典型案例,分析应用性教育的发展动力:教育思潮、社会需求、政策导向、自身条件等“四大因素”共同作用,确定了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发展方向;产学研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特色办学等“三大战略”推动了应用性教育的迅速发展;全面提升“三个应用”办学理念、开拓大众化与国际化背景下的应用性教育、制定新的质量标准等多项“改革创新措施”是应用性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北京联合大学探索应用性发展道路的案例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发展应用性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企业人才战略特别是国际化竞争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将决定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死存亡。本文分析了美国在国际化竞争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了美国国际化竞争型人才战略的典型作法,对中国企业培养国际化竞争型人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外企业在国际化实践中需具备九种能力,短期是把握客户需求、国际化战略、实现销售;中期是东道国文化认同、人才建设、客户关系;长期是两国政经关系、社区公益、品牌建设。联想公司先做好国内市场再拓展海外市场,华为公司“生而国际化”,二者都通过“干中学”积累企业内生能力。比较中发现美中芬三国的六家跨国企业国际化内生能力异同体现在目的、手段、基础建设三层次上。  相似文献   

8.
“新文科”建设已成为中国打造高等教育大国和建设创新型强国的关键战略决策。如何以双向全球思维来优化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加快“文科国际化”发展,推动“新文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环境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建设“新文科”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从解决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和文化输出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三段式”、“职业培训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种课程体系有其局限性,遵循优化课程体系的依据和原则,按照“一个体系,两大模块,三个突出”的优化模块构建了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成了以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和品德协调发展的国际金融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全新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条主线,一个导向,处理好四个结合”的优化教育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义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开发人才资源。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对国际化人才的强烈需求。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坚持“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化发展模式成为研究人员探讨的主要问题。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国际化要素、动因以及国际化发展模式,探讨该校国际化发展路径,提出顶层宏观规划构建资金多元化渠道、实施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推进国际化科研合作平台建设、实施开放合作战略、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等措施,旨在对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跨学科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问题,提出跨学科外语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方案。应建立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内容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国际教育战略,树立人才培养本土化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体现了时代文明的精神成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开辟了新途径。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企业后备人才管理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章在梳理国内外企业后备人才管理趋势的基础上,聚焦企业后备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就我国新时期企业后备人才管理计划提出了"435"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军和以法治军互为映衬。传统武德文化的研究正逐渐成为以德治军的思想底蕴。文章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曹操的武德思想作了探索,并从其戎马一生的军事实践、为政韬略、人才思想三个主要方面展开论述,进而发掘了曹操武德思想兵儒合一的独特表征,是解读曹操的一种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CSR)战略管理为研究对象,从 CSR 边界、CSR 战略管理的关系入手,采用规范研究的演绎法分析新常态经济环境对企业CSR战略管理的预期影响。研究表明:新常态经济环境变化导致我国企业CSR的边界变化;应对这种变化我国企业可构建 CSR 战略管理框架;CSR 战略管理框架应考虑经济环境要素,以利益相关者为纽带,并遵循CSR识别→CSR 沟通→CSR 协调的循环提升过程。研究结果启示我们:新常态下政府应加强经济政策对企业行为的导向功能;企业应充分认识CSR战略管理能够带来的持续的竞争优势;政策制定部门应建立有效机制了解来自企业的反馈。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创建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基础。全球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群体集聚效应及成功超越国际同行的发展历史,揭示了精英联盟和群体集聚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优先战略,大学联盟和社会组织对大学国际化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结构和行业特征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应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先导,积极参加和主导大学联盟,并借助国际组织平台迅速提高大学海外知名度。  相似文献   

18.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实现七个转变。在人才标准上,必须从唯"学历、职称"向重"能力、业绩"转变;在人才选拔上,必须从"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转变;在人才使用上,必须从"追求完美"向"扬长避短"转变;在人才流动上,必须从"刚性化"向"柔性化"转变;在人才聚集上,必须从"引进人才"向"追随人才"转变;在人才环境上,必须从"硬环境、宏观环境"的改善向"软环境、微观环境"的优化转变;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从"一次性培养"向"终生培养"转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学术类、理论类、兴趣类及公益类等社团又因其活动内容的不同,在高校育人中有不同的侧重。学术类社团则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推动了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与自主就业、同伴教育与榜样教育。针对学术类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要进一步重视社团外部环境建设、指导社团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在社团的健康、稳步发展中充分发挥其育人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