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价格稳定一直是世界各国农业宏观管理的核心问题。国外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的成果非常丰富.近年来的研究侧重对汇率波动、能源危机、金融资本等外部冲击因素对农产品价格影响的考察。国内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理论较为薄弱,侧重对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近年来也开始关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外部冲击因素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现有文献存在对生鲜农产品波动研究较少、对各种外部冲击的传导机制厘清不够、对各种外部冲击因素的贡献度缺乏比较以及对价格波动中的非对称性效应分析不够等不足。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如何,市场信息是否对称充分,农产品价格波动传递的对称性与否是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农产品价格波动非对称传递的产生不仅冲击了传统的对称传递理论,在政策含义上也会使相关主体的福利变化呈现非均衡分布。文章在阐释农产品价格波动非对称传递在强度、速度、方向和涨跌等方面的性质的基础上,指出价格非对称传递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制定农业政策需要重视的问题;然后简述价格波动非对称传递的研究工具,并重点对国内外乳业、肉类和蔬菜等典型市场非对称传递的经验分析进行梳理以及对非对称传递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最后指出分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经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价格是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和物价总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指出国内外在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方面上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差异,认为国内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理论较为薄弱,实证研究的创新能力差,现有文献对部分农产品研究较少,主要是针对粮食和生猪等方面的研究,国际因素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的分析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4.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抑制通货膨胀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对于通货膨胀的动因,目前很多研究认为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利用DAG方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并不明显,其波动只能直接传导到国内的农副产品购进价格,间接传导到国内消费物价水平,这一研究为中国治理通货膨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变化是近年来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借助纽交所原油期货和大连大豆期货、玉米期货周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大连商品期货市场的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传导方向和路径以及传导效率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与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呈现同向波动,原油期货价格每波动1%,则国内玉米价格波动0.186%;从短期来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并不显著。原油期货价格与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原油期货价格与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大豆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比玉米期货市场更为有效,国内大豆的定价权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中国原油定价机制逐步市场化,国内与国际油价的关联性大大提高。以研究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消费物价水平的传导为研究目的,以2007年1月-2015年12月为样本区间,从国际油价对CPI的传导机理入手,依据传导性质划分为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两条传导路径,并以此作为研究框架。以协整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Wald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实际传导过程及其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对国内消费物价水平的传导包括垂直传导和空间传导。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传导效应在油价波动方向、波动幅度和传导速率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一直是世界经济和农业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国内外学者的基本共识为:供求关系是决定农产品价格的根本原因,各种因素通过影响供求双方,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传统影响因素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仍具有显著影响,而能源价格,投机因素和政策干预等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因素的作用也在日益增强;虚拟经济已逐渐成为导致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现有的研究分别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展开,而未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有机结合,如何将两者间的互动关系纳入研究框架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如何在涵盖实体经济因素和虚拟经济因素的研究框架下,得出有益于政府平抑农产品价格,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竞争性农产品价格发生剧烈变动时如何引致政府规制,是近年来研究农产品价格炒作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案例分析的三角测量法,对大量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归结出竞争性农产品短期价格波动原因、规制动因、规制措施、价格波动原因与规制动因的关系、规制动因与规制措施的关系等。研究发现:竞争性农产品短期价格波动主要受供求因素、小额农产品禀赋和经济利益的带动,国民福利是竞争性农产品短期价格波动生成的主要规制动因,行政手段是竞争性农产品短期价格波动发生时催生出的规制动因的主要执行方式。基于此,提出竞争性农产品短期价格波动影响政府规制的传导模型并讨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2003-2012年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及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为样本,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农产品产业链纵向价格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农产品产业链纵向价格传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农产品产业链的价格传导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型;短期内农产品产业链上的价格传导过程较为顺畅,但各环节间的价格传导效率存在差异。提出了从短期来看应平抑农产品零售价格以预防农产品价格非正常波动,从长期看应建立农产品价格波动预警体系以提高农产品价格监管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内渐进式改革和全球经济深刻变迁的宏观经济环境背景下,中国农产品价格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出现了多轮持续上涨,并且波动幅度、波动频率有所提高等异常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通过重点对国内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以及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归纳,结果发现:虽然货币政策是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其结论仍然存在分歧,这一研究方向理应得到更多关注且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旨在为货币政策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下一步研究指明方向,为防范和化解我国将来的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研究提供有益思路,为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改革提供可能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价格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也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相关研究已经相对成熟。重点从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解等方面,对前沿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现有研究具有重视采用演绎方法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表观现象进行分析,并逐步拓展到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结构效应、调控机理等归纳性研究领域的特点。但以下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一是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的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剩余分配与转移以及调控成本的评估问题;二是如何科学确定政策启动与退出时机以及覆盖范围,即调控阀值与操作边界问题,建立区别于目前经验式、"自上而下"的调控机制;三是如何确定政策工具箱以及政策的配套使用,扩大政策的认知程度,减少"超调"和"空调"现象,避免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失"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7年3月—2012年12月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大豆价格、玉米价格和小麦价格的动态冲击;同时运用DVEC和DVEC-TARCH模型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关联性和非对称性。结果发现: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大豆价格互为Granger原因,国际原油价格对大豆价格影响程度最大,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次之,对小麦价格影响不明显;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主要来自自身前期波动,而大豆价格波动同时受到自身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大豆价格波动呈发散趋势,玉米和小麦价格波动趋于收敛;国际原油价格和大豆价格波动具有非对称性,玉米和小麦价格的非对称性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能源价格的波动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提出四项假设的基础上, 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等4个能源行业与其相关产业价格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给出了价格传导链条的数量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能源的价格波动对相关产业的价格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 而且有些部门之间会形成价格影响螺旋。研究结论揭示了能源及相关产业价格运行的关键环节和传导机制, 可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对能源及相关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理论及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丰,也是历史上丰收持久度最强的一次周期。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基本保持平衡,但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呈现出较大规模的上涨和波动加剧并存的态势。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复杂多样,如国际价格的传导性、农产品产能集中度、种粮机会成本、自然灾害等因素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巨大扰动。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农产品价格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指出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及对策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以来,四川省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抬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耕地和劳动力的减少影响了农产品的供给、消费需求层次的提升增加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流通环节过多增加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错位以及游资炒作造成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为稳定农产品价格,政府应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发展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四种粮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年度和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本推动、国际传导以及预期等三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推动和自身价格滞后的影响,国际价格波动只对大豆价格影响较为显著,对小麦和玉米影响较小,对大米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政府稳定粮食价格应首先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此外,短期可通过粮食储备进行调节,长期则应通过生产规划和完善期货市场以平抑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7.
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与美元指数是研究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参考指标,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利用金融市场中的高频数据,通过构建DCC-GARCH模型计算了美元指数与5种有色金属价格的动态相关系数,并且将动态相关系数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对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美元指数与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美元指数与铜、铅、锌、镍4种有色金属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与铝价格之间存在非对称的Granger因果关系。依据实证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美元指数与有色金属价格之间并不一定是负相关的关系;美元指数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具有局部性;交易量与相关系数的大小及其波动性呈正向关系;有色金属价格与美元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与经济周期有较强的同步性;美元指数与铜、铅、锌、镍4种有色金属价格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双向影响传导机制;美元指数与铝价之间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关系,美元指数对铝价的影响为线性传导机制,铝价对美元指数的影响为非线性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相当丰富。国内研究主要是从价格波动的原因出发进行分析,进而着重讨论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判断未来农产品价格的长期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国外研究侧重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借助新的模型工具,得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结论。拟在通过重点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金融因素对期铜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EC模型和EGARCH模型实证研究金融因素和沪铜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传导分析结果显示:汇率、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过不同的传导方式对期铜价格产生影响,在短期内各变量的变动均会使得期铜价格产生较明显的波动;而从长期来看,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冲击效果会逐渐消失,但货币供给量的冲击效果具有很长的持续性。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和信息冲击曲线得出,期铜价格波动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的变动,并且金融因素对期铜价格波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有多种影响因素,通货膨胀的根源之一是目前的资源性产品定价过低,尤其是成品油定价与国际油价严重倒挂。过低的能源价格,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造成了企业内在扩张的动力。通过研究高油价和低油价下成品油价格倒挂诱发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并对成品油国内外价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国内存在的高通货膨胀压力与成品油价格管制造成的低价政策相关。在紧缩性货币政策调控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改变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的定价机制是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